2014届山东德州市九年级4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德州市九年级4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德州市九年级4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德州市九年级 4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诗经 卫风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 “尊王攘夷 ”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争霸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对内改革,对外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疆界,最后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材料一:发行统一货币;材料二:成立于 19
2、93年;材料三: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请依据上述三组材料判断该组织属于 A联合国 B三国同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联盟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欧洲联盟成立于 1993年,发行统一的货币欧元,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欧洲的联合 当 “珍珠港事件 ”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地流下眼泪说: “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 ”。这里的两个 “敌人 ”分别指的是 A德国、美国 B日本、德国 C日本、美国 D日本、中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珍珠港事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
3、可知,题干里的 “敌人的敌人 ”中,第一个 “敌人 ”指的是日本,第二个 “敌人 ”指的是美国,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4-16 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 来创造条件的是 文艺复兴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 法国大革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4-16世纪欧洲先后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4、册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 ”在二战的危急关头,促使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召开巴黎和会 D成立联合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联合国家宣言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二战的危急关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进攻, 1942 年 1 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的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国际反法西
5、斯联盟的建立 近年来,伊斯兰国家(指国民主要是伊斯兰教信徒的国家)的政治局势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哪一经典为根基发展起来的? A大乘佛经 B道德经 C圣经 D古兰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伊斯兰国家的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古兰经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世界三大宗教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百家争鸣 新文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
6、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一次严重失误,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从 1861年至今, 34年的自强, 16年的变法, 67年的革命, 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这句话中包含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路程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34 年的自强, 16 年的变法, 67 年的革命, 21 年的改革分别指的是,
7、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 近日,韩国向我国归还了 475具志愿军烈士遗骸,让我们又想起六十多年前,那场令人难忘的战争,当时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林彪 C刘伯承 D朱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彭德怀,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在天文学 .数学 .农学和中医学等领
8、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是 祖冲之 郭守敬 孙思邈 张仲景 僧一行 刘徽 贾思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孙思邈是唐朝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是汉代著名的医学家,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华佗和张仲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光耀千古的诗坛 战国末期的秦国, 18世纪的英国, 19世纪以来的美国, 19世纪的俄国、十九世纪末的日本等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什么?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
9、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国末期的秦国, 18世纪的英国, 19世纪以来的美国, 19世纪的俄国、十九世纪末的日本的崛起的原因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制度创新,战国末期的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 18世纪的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19世纪以来的美国积极利用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9世纪的俄国、十九世纪末的日本都进行了改革,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蒸汽时代的到来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废除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
10、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史记与资治通鉴同属于历史类的书籍,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司马迁和史记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一打就垮 ”和 “不打自垮 ”都说明了必须 A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B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C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弘扬国家的民族精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
1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材料的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干里的 “一打就垮 ”指的是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题干里 “不打自垮 ”指的是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精神,两者都属于国家的文化竞争力,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二) 改革发展中国的教育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考试
12、的准确识记。依据题干里的 “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可以推出本则材料主要讲的是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诞生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 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 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 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A、 B、 C三项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七七事变
13、 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平型关大捷 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难忘九一八 西安事变 血肉筑长城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综合题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 “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 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
14、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请回答: ( 1)图一中 “沉迷的帝国 ”和 “堕落的帝国 ”分别指哪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或该帝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3分) (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
15、么?( 2分) ( 3)材料三中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 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曾怎样探索?(举 1例说明)( 3分) (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2分) 答案: ( 1)英国、中国( 2分);根源:工业革命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 1分) ( 2)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2分) (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分); 近代化( 1分); 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 1分) ( 4)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 2分) 试题分析:第(
16、1)问,材料中 “鸦片战争 ”告诉 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一中 “沉迷的帝国 ”指的是英国; “堕落的帝国 ”指的是中国;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工业革命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 第( 2)问,主要考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 “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等信息可以得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指的是鸦片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 德州市 九年级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