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实验学校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上海市实验学校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上海市实验学校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上海市实验学校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 B黄瓜榨汁 C菜刀生锈 D玻璃破碎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A、冰块融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误; B、黄瓜榨汁是将黄瓜中的汁液挤出,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 C、菜刀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故 C正确; D、玻璃破碎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误。答案:为 D。 考点:物理变化和
2、化学变化 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 NH3(气体 ),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 A NH3的密度 B NH3在水中的溶解性 C空气的密度 D NH3的质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决定气体收集装置的条件是: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是否与水反应等。故 A、 B、 C正确, D不正确。答案:为 D。 考点:气体的收集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 A水银、空气 B氧气、氧化镁 C氢气、氧气 D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水银是单质,空气是混合物,故 A错误; B、氧气是单质,氧化镁是化合物,故 B正确; C、氢气和氧气都是单质,故 C错误; D、二氧化碳
3、是化合物,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故 D错误。答案:为 B。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 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该同学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 ) 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试管外壁潮湿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忘了加催化剂 加热时与灯芯接触 一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A全部 B除 外 C除 外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故 正确;试管外壁潮湿,会使试管加热时受热不均匀,故 正确;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会使加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故 正确;试管与灯芯接触,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 正确;一收集完氧气,没有先从水中撤出导管,熄灭了酒精灯会使水倒吸入试管中,使试
4、管炸裂,故 正确。答案:为 B。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 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搭建 装置时的顺序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故首先就进行的是放置酒精灯。 考点:装置的组装 根据化学反应 3NO2 + H2O 2HNO3 + X,推断 X的化学式为( ) A NO B N2 C N2O3 D N2O5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还少 1个氮原子和 1个氧原子,故 A正确。答案:为 A。 考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
5、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 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12 g C 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1mol碳原子和 2mol氧原子 D O2的摩尔质量是 32 g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摩尔是化学计量单位,故 A错误; B、 1个碳原子的相对质量是12,故 B错误; C、同温同压下, 1摩尔气体中所含的分子个数相等,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可知道 C正确; D、 1摩尔氧气的质量为 32g,故 D错误。答案:为 C。 考点:摩尔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下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
6、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 A错误;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 B错误; C、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属于包含关系,故 C正确;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 D错误。答案:为 C。 考点:概念的关系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A、 B、 C、 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15 0 84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 A和 C B容器中
7、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了 84g D物质 D反应后,待测 A的质量为 26 g 答案: D 试题分析:表中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A、 A反应后的质量为 26g,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 A错误D 正确; B、 C 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 A、 B、 D 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故 B错误; C、反应物生成的 D物质的质量为: 84g-4g=80g,故 C错误。答案:为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几个月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填微粒符号) ( 1) 2个氢原子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3
8、)正三价的铁元素 ( 4)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是 _。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6)为防止甲状腺肿大,食盐中加入了_元素。 答案: ( 1) 2H ( 2) N2 ( 3) ( 4) H2O ( 5) Al ( 6) I 试题分析:( 1)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个在前面加上数字 2;(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每个氮分子由二个氮原子构成;( 3)先写出铁元素的元素符号,在其正上方标 +3;( 4)人体中含量最多是物质是水,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Al;
9、( 6)碘元素右防止甲状腺肿大,碘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I。 考点:化学用语 下列化学变化中,氧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是( ) A碳在空气中燃烧 B氯酸钾受热分解 C蒸发液氧 D水通电 答案: A 试题分析:游离态是指氧元素形成的是单质,化合态是指氧元素形成了化合物。A、碳与氧气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氧由单质变 成了化合物,故 A正确; B、氯酸钾受热后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由化合物变成了单质,故 B 错误; C、蒸发液氧,是氧气单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故 C错误; D、水通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氧从化合物变为了单质,故 D错误。答案:为 A。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10、A冰水混合物 B加碘盐 C洁净的空气 D雪碧汽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冰是水的固态,故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故 A正确; B、加碘盐中含有含碘的化合物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 B错误; C、洁净的空气是相对被污染的空气而言,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错误; D、雪碧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蔗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错误。答案:为A。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黑火药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显示,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即由多种物质组成,故属于混合物。答案:为 D。
11、 考点:物质分类 日本福岛核事故引起世界关注,而 “加碘食盐可防核辐射 ”的谬说则引起中国的抢盐风波。加碘食盐中 所含 KIO3中 “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3 C +5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设 I的化合价为 x,则( +1)+x+( -2) *3=0, x=+5,故 C正确;答案:为 C。 考点:化合价 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 ”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A、为单质,故 A 错误; B、有三种元素组成,是含氧化合物
12、,不是氧化物,故 B 错误;C、由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故 C正确; D、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D错误。答案:为 D。 考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每年 6月 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都属于空气的污染物的是 ( ) A CO2、 N2 B NO2、 O2 C CO、 CO2 D SO2、 N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碳虽然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A错误; B、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 B错误; C、二氧化碳虽然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 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C错误
13、;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空气污染物,故 D正确。答案:为 D。 考点:空气污染物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金刚石用来划玻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酒精被用作内燃机中的燃料 D铝用于制造电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金刚石用来划玻璃是利用其硬度大的性质,故 A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其升华时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降雨,是物理性质,故 B错误; C、酒精可做燃烧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是化学性质,故 C 正确; D、铝用于做电线是利用其导电性,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故 D错误。答案:为 C。 考点:化学物质和物理性质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
14、是 ( )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B、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防发生安全事故,故 B错误。答案:为 B。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煮沸过的冷开水里不能养鱼 , 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有 ( )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氧原子 D二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分析:鱼生活在水中需要氧气,煮沸过的冷开水中因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故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A氧分子,故 A正确;水中也含有氧元素和氧原子,故 B、 C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是不能养鱼的原因,故 D错误。答案:为 A。 考点:物质构成的奥秘、气
15、体溶解度、二氧化碳 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 A、为氢分子,故 A正确; B、为氧分子,故B错误; C、为水分子,故 C错误 ; D为氧原子和氢原子,故 D错误。答案:为 A。 考点: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 (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 )。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给液体加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试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上海市 实验学校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