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杭州运河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浙江杭州运河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浙江杭州运河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浙江杭州运河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由著名导演李安拍摄的 3D电影,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都追捧炫丽的视觉效果。 影片讲述了印度少年派遭遇船难,与一只孟加拉虎共同在海上漂流 227天,顽强地活了下来。 电影虽然大量运用 3D技术打造华丽影像,却没有让特效凌驾故事,每一个镜头都充满生命对李安的独特感悟。 答案:( 1)将 “追捧 ”改成 “追求 ” ( 1分) ( 2)在 “下来 ”后加 “的故事 ”( 1分)( 3) “生命 ”与 “李安 ”互换或把 “对 ”改成
2、“给 ”( 1分) 仿照下面句式,以 “月亮 ”和 “海鸥 ”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3 分)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鲜花说:枝头争妍的年龄最理想;月亮说: ;海鸥说: ;太阳说:激情燃烧的青春最辉煌。 答案:略 试题分析:根据 “鲜花说 ”这一例句以及 “明亮 ”“美好 ”“辉煌 ”这些关键词语进行仿写,如:月亮说:坦荡澄澈的心灵最明亮;海鸥说:搏击风雨的人生最美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点评:仿写要看示 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
3、作答。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个字。( 3分)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杭州地铁上覆盖 4G信号,杭州地铁将成为全球首条覆盖 4G网络的地铁。目前地铁 1号线的 4G通信系统,已经全部完成全线的设备安装、调测和站点优化工作,完成了全线开通。届时,地铁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在地铁内享受飞速上网的乐趣。 答案:杭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已覆盖 4G信号。 试题分析:对 象:杭州地铁一号线;状态:试运营期间;技术:覆盖 4G 信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字的主要能力。 点评:用一句话概括文字的主要内容,关键要分析清楚文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4、,然后根据 “对象 +内容 ”进行概括即可。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上下文意连贯,合乎表达中心。( 3分)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古时,战国赵括 “纸上谈兵 ”,两晋学士 “虚谈废务 ”,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 ,也从另一面印证了这个道理。我们付出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在 “坚船利炮 ”的西方列强侵略下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我们靠着 “节衣缩食、勒紧裤带 ”的奋斗精神,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鼓起 “杀出一条血路 ”的改革勇气,用短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煌, 。 答案:( 1)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奋斗史
5、( 1分) ( 2)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 2分)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腼腆( din)绰刀( cho)度德量力( du) B骈进( pin)阴晦( hu)强聒不舍( gu) C嗔怒( chn)庖官( po)面面相觑( x) D鞭笞( ch)拮据( j)五行缺土( xng)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腼腆( tin), C、面面相觑( q),拮据( j)。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
6、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 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 希望和梦 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 读书。倦了时,只
7、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点评: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 位置。标点符号有许多种特殊用法,比如 “法律条文 ”必须要用书名号,倒装疑问句的问号必须放在句末,在并列 词语后有语气词用逗号等,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并加以运用。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
8、一项是( 3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水浒传,写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的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足智多谋的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B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 “亲贤远佞 ”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C鲁迅的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里面刻画了纯朴善良的贫苦农民闰土和小市民杨二嫂,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D “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这幅对联可以概括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内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写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的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
9、,在途中被足智多谋的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能力。 点评: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 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爸爸这两天东奔西跑,忙得 不可开交 。 B刑警队长目光敏锐, 明察秋毫 ,疑犯留下的蛛丝马迹也很难逃过他的眼睛。 C我的同桌听课专心,思考缜密,做事更是 一丝不苟 。 D我说的是孔子东
10、游,而你说的是西天取经,真是 可望不可即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无法摆脱。 B、明察秋毫: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C、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 马虎。 D、可望而不可即: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经分析,答案:用法是不正确的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
11、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文采滞留红装素裹心无旁鹜 B陨落萧索黎明百姓恪尽职守 C既然嘻闹重蹈覆辙无与伦比 D汲取矫情恃才放旷味同嚼蜡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心无旁骛, B、黎民百姓, C、嬉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 点评:辨别汉字的正误,关键在于词语的意思。比如: “心无旁骛 ”中的 “骛 ”意思为 “追求 ”,不能写成读 “w”的一些同音字; “黎民百姓 ”中的 “民 ”的意思为 “老百姓 ”,不能写成读 “mn”的一些同音字; “嬉闹 ”中的 “嬉 ”意思为 “嬉戏 ”,不能写成读 “x”的一些同音字。 现代
12、文阅读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 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的从绒套中取出他的 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
13、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 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 2.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请 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 “为什么? ” 朱丹答: “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
14、乐曲。 ” 大师问: “为什么? ” 朱丹说: “因为今天是 12月 13日。 ” 大师说: “12月 13日是什么日子? ” 朱丹说: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 久久,久久,一片沉默。 大师问: “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 朱丹答: “没有忘记。 ” 大师说: “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 朱丹说: “请原谅 ”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 深感惋惜的说: “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须目的,朱丹追
15、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渲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已,明显是一个 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韧是童稚的坚韧,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抢。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
16、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 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 “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事,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 “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
17、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小题 1】丹麦音乐大师为什么决定录取朱丹进乐团?请简要概括回答。( 4 分) 【小题 2】下列句子具体生动,请作简要赏析 。( 4分) ( 1)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 2)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渲染。 【小题 3】文章中对 “雪 ”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 4分) 【小题 4】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他认为朱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听见了朱丹在纪念碑前的演奏,他被朱丹的民 族精神所感动。 【小题 2
18、】( 1)通过外貌描写(或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暗示了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 2)运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纯真坚韧以及纪念仪式的肃穆。( 2分) 【小题 3】渲染寒冷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物内心的悲伤。 【小题 4】朱丹是一个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要结合文章内容,答出两点得 4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1)朱丹经过激烈的角逐,闯进了决赛;( 2)朱丹拒绝了演奏的曲目,因为这个日子不适宜演奏欢快的曲子,身上的民族精神感动了主考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朱丹最终被录取的原因,主要围绕 “朱丹
19、 ”这个人物的 “才华 ”以及 “身上的民族精神 ”来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 1)为了表现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朱丹先生的民族精神;( 2)为了表现孩子们的纯真以及仪式的肃穆,作者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同时也把朱丹先生的民族精神给表达了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 点评:为了文章表达以及艺术效果的需要,作者在文章中往往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如本道题,主要运用的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无论运用什么表现 手法,目的都是表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小题 3】试题分析:为了营造悲凉、肃穆的氛围以及人物内心的悲痛之情,作者在文章中两处写到了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浙江杭州 运河 实验学校 初三 上学 期期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