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城镇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城镇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城镇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城镇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建平县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县。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混合 B成型 C干燥 D烧结 答案: D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粘土混合、成型、干燥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烧结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 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1 分)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 (试剂和酒精灯省略 )的图示正确的是 。 答案: B (
2、1分) 试题分析: A、振荡液体时,要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防止液体溅出, A操作错误; B、振荡液体时,可左右晃动, B操作是正确的; C、固定试管时,应夹住试管的中上部,图中夹持部位不正确, C操作错误; D、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固体时冷凝液倒流回试管, D操作错误。 选 B。 考点: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点评: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 ,固体 X与气体 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 X和 Y。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对含杂质的固体 Co 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
3、,发生的化学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 1中的温度为 600 B固体 Co从容器 1到容器 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 CoCl2和 H2 D容器 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容器 1中的温度为 900 ;固体 Co从容器 1到容器 2的过程为化学变化;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 HCl;容器 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 。选 D。 考点: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点评:化学反应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改变条件,反应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
4、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Cu粉 Fe粉 磁铁吸引 C CaO CaCO3 高温 D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 CaCO3 ,过滤 答案: A 试题分析: CO2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其中含有 CO,不能通过点燃的方法除去,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u粉中有 Fe粉,可以用磁铁吸引,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铜不能; CaO 中有 CaCO3 可以用高温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钙将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aCl2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可以加入足量的 CaCO3 ,过滤除去,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选 A。 考点:除杂。 点评:除去杂质时,不能除去主要物质,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 某密闭容器中有 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 /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 /g 0 待测 45 36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表中 “待测 ”值为 5 D. 反应生成的 CO2和 H2O 的质量比为 45:36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 X减少了 16g, CO2 增加了 44g, H2O 增加了36g,故 O2 应该减少 44g+36g-16g=64g。故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
6、反应;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表中 “待测 ”值为 6g;反应生成的 CO2和H2O 的质量比为 44: 36=11: 9.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 D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系统中,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
7、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点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风写了一首歌,歌名为化学是我,化学是你。其 中写道: “ 你我你我 要温暖漂亮 化学提供 衣装婀娜;你我你我 要吃足喝好 化学提供 营养多多;你我你我 要飞天探地 化学提供 动力几何;即使你我的身心健康 也是化学密码解锁; ” 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8、的价值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但大量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却导致了诸如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选 C。 考点:化学与人类社会。 点评: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某些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2012 年 4 月 15 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 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 “毒胶囊 ”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 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
9、对原子质量为 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4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52 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铬原子呈电中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铬原子核内有 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2,故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4,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4。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铬原子呈电中性。选 B。 考点: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观察右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 SO2、 NO2 B CO2、 CO C SO
10、2、 CO2 D NO2、 CO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PM2.5等。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选 A。 考点:酸雨的形成。 点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空气中的水反应,最终将生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雨水落下,就形成了酸雨。 家庭用煤经过从 “煤球 ”到 “蜂窝煤 ”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的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煤从 “煤球 ”变化到 “蜂窝煤 ”,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会燃烧的更旺。选 A。 考点:燃烧的条件。 点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1、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 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 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 D天然气、煤、石油 答案: C 试题分析:固态氮、液态氧是单质;干冰、冰水共存物、氯化氢气体、蒸馏水是化合物;稀有气体、液化石油气、透明的河水、天然气、煤、石油都是混合物。选 C。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 雪花,
12、被人们称为 “冬之精灵 ”,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并没有变为静止,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而且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选 D。 考点:微粒的性质;物质的构成。 点评: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微粒,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 C、 C
13、H4、 CO三种物质转化为 CO2的转化关系,即: CCO2 CH4CO2 COCO2,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C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D三种转化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一氧化碳和氧气或者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碳、甲烷、一氧化碳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还会生成金属单质。选 C。 考点:碳、一氧化碳、甲烷的性质。 点评: “多变一 ”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一氧化碳
14、、甲烷都具有可燃性,碳和一氧化碳还有还原性。 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 “2”的说法正确的是 2H 2NH3 SO2 Mg2+ 2OH H2O A表 示离子个数的是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表示原子个数, 表示铜的化合价。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
15、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检测指标。 PM2.5( particulate matter)是指 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于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 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大力植 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可以洗去空气中的灰尘;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可以减少空气中灰尘的数量;而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则会增加空气中灰尘的含量,
16、对 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选 B。 考点:空气污染与防治。 点评: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PM2.5等。 下面是 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分子、原子、离子中,分子、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 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选 B。 考点:分子、原子和离子。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就形成了离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 填空题 (15分 )下图所示
17、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M ; N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反应。若用装置 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 3)实验室用 H2O2溶液和 MnO2制取氧气,若选用 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 C的优点是 。在该反应过程中 MnO2 起 作用。 ( 4)欲使用装置 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 “a”或 “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
18、“a”或 “b”)端通入。 (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 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 ( 6)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M 长颈漏斗( 1分) N 试管( 1分) ( 2) A( 1分) 2KMnO4 K2MnO4 +MnO2+ O2( 1分) 分解( 1分)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验满 ( 3)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 催化 ( 4) a b ( 5) F ( 6) B或 C
19、F Zn+H2SO4=ZnSO4+H2 试题分析:(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M:长颈漏斗; N:试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MnO2+ O2,其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若用装置 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验满。 ( 3)实验室用 H2O2溶液和 MnO2制取氧气,若选用 C做发生装置,则 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在该反应过程中 MnO2 起 催化作用。
20、( 4)欲使用装置 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a端通入,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欲使用装置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b端通入。 (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F,即排水集气法。 ( 6)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或 C,收集装置是 F,因为氢气难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 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氧气和二氧化碳
21、是重要的知识点,将这两种气体放在一起对比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室选择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体、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等综合考虑装置的选择。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3分)已知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核外共有 2个电子层,其结构示意图为: ( 1)若该粒子为原子时,则 m= ; ( 2)若该粒子为阴离子时,则 m-2 x(选填 “”“”或 “=”); ( 3)若 x=8,请写出符合该组成结构且显电性的一种粒子的化学符号: 。 答案:( 1) 2+x ( 1分) (2) ( 1分)
22、(3)Na+(或 Mg2+或 O2-或 F-)( 1分) 试题分析:由图示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 1)若该粒子为原子时,则 m=2+x; ( 2)若该粒子为阴离子时,则 m-2x; ( 3)若 x=8,请写出符合该组成结构且显电性的一种粒子的化学符号: Na+(或Mg2+或 O2-或 F-)。 考点:粒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原子。 (3分 )目前我市主要以煤燃烧产生的能量发电。据媒体报道,我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实施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辽宁省 建平县 城镇 学校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检测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