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研究金属丝电阻的大小与材料关系的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是 A选用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镍 合金丝。 B选用粗细不同、长度相同的镍 合金丝。 C选用粗细、长度都不同的镍 合金丝和铝丝。 D选用粗细、长度都相同的镍 合金丝和铝丝。 答案: D 试题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要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选取长度、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两根电阻丝研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材料关系的实验中,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选取长度、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两根电阻丝 故选 D 考点:
2、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物理学方法 点评:本题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探究思路,要注意控制好变量要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就必须选择材料不同的超导体,但其他方面必须要相同 下列几种情况,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爆竹点燃后, 腾空而起 B陨石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C用锤子砸铁块,铁块变热 D古代人钻木取火 答案: BCD 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导,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导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故据此知识对下面的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 A爆竹点燃后腾空升起,是爆炸产生的气体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爆竹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B.陨石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做功的方式; C.用锤子砸铁块,铁块变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的方式;D.古代人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的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点评: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 A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 B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 C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 D在墙角堆一堆煤 ,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墙角变黑了 答案: AD 试题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
4、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A 糖放人水中后水变甜,是糖分子运动到了水中,是扩散现象,符合题意 B.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是物质的流动,不符合题意;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是物质的流动,不符合题意;长期堆煤的墙角,墙体变黑,是煤分子进入到了墙体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扩散现象、分子的运动 点评: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以及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自由电子定 向移动才形成电流 B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 C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D在金属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的
5、方向 答案: CD 试题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 A、 B错误;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C正确;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形成 点评:掌握电流形成的几种情况,掌握电流方向的规定,会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箱子里放几粒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都充满樟脑的气味 B晒衣服时,衣服上的水滴答滴答往下落 C早晨打扫教室卫生,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D泥沙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樟脑球不见了,固态的樟脑变为气
6、态的樟脑,是升华现象;闻到樟脑的气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B.晒衣服时,衣服上的水滴答滴答往下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错误; C.早晨打扫教室卫生,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是机械运动,错误; D.泥沙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不是分子运动,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子运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 R是转动式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 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位越高, R两端的电压越大 B R 、 R0在电路中是并联的 C油位越高,流过 R的电流越大 D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电
7、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油量表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可以判断油量表是电压表 油面越高,浮子上升,滑片上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串联电路中电阻起分担电压的作用,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油面越高,浮子上升,滑片上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油量表的示数越大 A、油位越高,滑片上移,接入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油量表的示数变大,即 R两端的电压变大 正确。 B、 R和 R0 在电路中是串联的,错误。 C、油面越高,浮子上升,滑片上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错误。 D、油量表和滑动变阻器是并联的,
8、 油量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错误。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杠杆及其五要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本题根据油量表并联在电路中,可以判断油量表是电压表;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可以判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不变,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如图所示是王洪同学连接的 “电流跟电压关系 ”实验的电路图,各器件和连接都良好,闭合开关 S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两电表的示数为零。 B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 C两电表的指针迅速发生最大偏转,两电表都损 坏。 D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流表内部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使
9、用时应串联在电路里,本题中电流表与电阻 R并联了,会将电阻 R短路;电压表内部电阻很大,相当于断路,使用时应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本题中电压表与电阻 R串联测电源的电压( 1)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相当于导线,电流表与电阻 R并联后,将电阻 R短路,开关闭合后,等效电路如下图: ( 2)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因此电流表示数为 0,不会损坏电流表;电压表通过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的两极相连,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其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点评:解决此题,抓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出错率比较高的问题。 某同学在做
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 ”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变亮,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路总电阻减小。 B滑片逐渐向右移动。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灯泡亮度的变化可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变化,则可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求得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变化由电路分析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 根据 P=I2R可知,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根据 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即滑片逐渐向右移动;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
11、于各支路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答案: A 试题分析: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
12、端;当滑片向左移时,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的变化,结合欧姆定律确定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灯泡两端电压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并根据 P=UI分析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决定了灯泡的明暗程度当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即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的阻值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 U=IR可得,故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变大;又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压表示数也变小;由 P=UI 可得,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变大,所以灯泡变亮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会根据欧姆定律及其变
13、形公式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并且知道灯泡的电功率决定灯泡的明暗程度 实验题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 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沙子 (2)在实验中,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其目的是: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_(选填 “大于 ”或 “小于 ”)沙子吸收的热量 (4)可以推想,如果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则 (选填 “沙子 ”或“水 ”)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 . (5)实
14、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 (4)的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 答案:吸收热量的多少 ; 使它们均匀受热 ; 大于; 沙子; (5)没有搅拌或者受热不均匀 试题分析:( 1)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间长,沙子吸收的热量就多所以,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了吸热的多少 ( 2)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水的温度,沙子的温度,就整体一致了; ( 3)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 Q=cm t,水比热容大,吸收的热量就多,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 4)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说明吸收的热量也相等,根据Q=cm t,沙子比热容小,升温就高些;
15、 ( 5)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 4)结论不符,可能是因为物体受热不均匀造成的,应用搅拌棒充分搅动。 故答案:为:吸收热量 的多少 ; 使它们均匀受热 ; 大于; 沙子; (5)没有搅拌或者受热不均匀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热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考查了学生对试验的操作能力,以及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我们要能够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得出我们需要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以及物理实验中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灯 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 (1)请写出发生上述现象的两个常见原因: ; ; (2)
16、为进一步确定原因,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答案:( 1)灯 L短路, R开(断)路( 2)灯 L短路, R开(断)路( 3)不行,可能会使电源短路 试题分析:闭合开关 S,灯 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路可能出现了断路和短路,也有可能灯 L电阻太小,分担的电压也小,不能发光;当把一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时,若电流表有示数可能是灯 L短路,如果灯断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若电流表无 示数,可能是电阻 R断路,如果是电阻 R短路,电压表也短路,电压表就
17、无示数( 1)如图灯 L和电阻 R串联,电压表测电阻 R两端电压当闭合开关 S,灯 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如果是电阻短路,电压表也短路,无示数不合题意如果是灯断路,整个电路就断路,电压表也无示数不合题意因此是电阻 R断路、灯 L短路同时也有可能灯 L电阻太小,分担的电压也小,不能发光 ( 2)当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 S时,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灯 L短路,如果是灯断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求数若电流表无示数 ,可能是电阻 R断路,电压表与灯形成串联,电压表分担了电源电压,灯不亮如果是电阻 R短路,电压表也短路,电压表就无示数与题目不合 考点:本题考查电
18、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点评:此题通过实验对电路短路和断路进行了深入探究,要对短路和断路后电路出现的各种情况有所了解,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某班在探究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的实验中,分成了两大组进行实验探究 : (1)甲实验小组为了研究 “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a.请你指出他们在电路连接上的两处错误: , b.该实验小 组在器材选择上有一个元件选择是错误的,是 ,应换成 ,理由 是: ( 2)乙实验小组探究为了 “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特选择了以下器材:学生电源、开关 1个、滑动变阻器 R0一个、导线若干、四个定值电阻( R1=5、R2=10、
19、 R3=15、 R4=20),但是由于粗心少领了一只电压表,多领了一只电流表。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了实验(实验之前老师特别强调他们注意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如下: a.先将各元件按电路图正确连接,接入的定值电阻分别为 R1=5、 R2=10,调节滑动变阻 器,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如下表; b.把定值电阻 R2换成 R3 , ,记下对应电流表 A2的示数,填入表格中(请你帮他们完整这一步的操作); c.再把 R3换成 R4,按上一步的操作进行调节,并记下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中; d.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答案:( 1) a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滑动变阻器接线错
20、误, b灯泡,定值电阻 灯泡的电阻会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1的示数保持 1A不变 d 当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试题分析: 实物连接图中找 错误之处,主要从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上考虑:从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连接方式、正负接线柱的接入方法上考虑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接入和滑片的位置考虑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出电阻上的电流; bc、探究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因此先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出通过 R1的电流,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
21、,使电流表 A1 的示数保持不变,再根据 求出电流表 A2的示数; d、运用控制变量法找出表格各物理量的关系( 1) a、由电路图可知:电路连接上的两处错误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滑动变阻器接线错误 b、因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即电阻是变化的,在实验时无法控制电阻不变;所以实验时不能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 ( 2) b、探究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因此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 A1的示数保持 1A不变,此时电流表 A2的示数:=0.33A;如下表所示 c、当把 R3换成 R4时,电流表 A2的示数: =0.25A,如下表所示 接入的电阻 R1 R2 R3 R4 电阻 R/
22、 5 10 15 20 电流 I/A 1.00 0.50 0.33 0.25 d、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当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正确使用,以及实验前开关的状态;侧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小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小英和小芳同学分别在做 “观察海波的熔化 ”实验,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1)海波的熔点是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 。(填 “固态 ”、 “液态 ”、 “固液共存状态 ”) ( 2)小芳同学实验时发现海波熔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辽宁省 大石桥市 水源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