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能与 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小苏打
2、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 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60 时, 100g水中加入 90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必须有温度的限制,否则不能比较,故 A错; B、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能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
3、 B正确;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100%, 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相等,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本题没说是否饱和,故 C错; D、由图示可知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 90g,所以 60 时 100 g水中加入 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 D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现有六种物质: Fe粉、 CO2、 Mg( OH) 2、 CuSO4溶液、稀 H2SO4和 BaCl2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发生的反应有(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4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 Fe粉能与 CuSO4溶液、稀 H2SO4发生化
4、学反应,则有 2个反应; CO2不能与任何物质反应; Mg( OH) 2是难溶性的碱,只能与稀 H2SO4发生化学反应,则有 1个 ; CuSO4溶液能与 BaCl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则有 1个;稀 H2SO4能与 BaCl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则有 1个;则两两混合,共发生 5个反应,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 ) A N2( O2):木炭、点燃 B Cu( CuO):稀硫酸、过滤 C NaCl固体( KCl):水、过滤 D NaOH溶液( Na2CO3): CaCl2溶液、过滤 答案:
5、 B 试题分析: A、除去氮气的氧气不能用木炭点燃,这是 因为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木炭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NaCl固体、氯化钾均易溶于水,加水均能溶解,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Na2CO3能与 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 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
6、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答案: C 试题分析: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有不溶物说明有碳酸钙,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碳酸钙可能是固体粉末中就有的成分,也 可能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故固体粉末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可能有碳酸钙;故说一定有碳酸钙不正确 考点:物质
7、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 二甲醚( 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 C、 H、 0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 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D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二甲醚( C2H60)化学式可知,二甲醚( C2H60)化学式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二甲醚( C2H60)化学式可知,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 6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甲醚( C2H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46,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甲醚( C2
8、H60)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超细的铁微粒是一种纳米颗粒型材料,可在低温下将 CO2分解为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 ) A超细铁微粒在反应中可能做催化剂 B该反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该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 O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碳在潮汐铁微粒的作用下能在低温下分解生成碳,超细铁微粒可能是催化剂,故 A正确; B、该反应时二氧化碳分解生成了碳,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故 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另一种物质
9、可能是氧气,故 C正确; D、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参加反应,不可能是化合反应,故 D错误;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10mL酒精和 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分子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故此说法错误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
10、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 C、 10mL酒精和 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说明 分子间有空隙,酒精分子进入水分子的间隔中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此说法正确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酒精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图中操作正确,故 A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 B正确; C、稀释
11、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 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 C错误; D、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正确,故 D正确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 PM2.5)和臭氧( 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 03)是一种氧化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燃烧植物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碳等固体颗粒,故 A错 ; B、吸入细颗粒物会造成人体的肺病和气管病的发生,故
12、B错;C、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检测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解决污染状况,故 C正确; D、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臭氧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D错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填空题 家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碳酸氢钠末来灭火,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时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 X和 Y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向 X溶液中滴加 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再滴加 Y溶液至溶液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答案:隔绝了空气(空气), 2NaHCO3 Na2CO3+H2O+CO2; NaCl、 HCl 试题分析:
13、由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原理,所以二氧化碳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了空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物是碳酸氢钠,生成物是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加热,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H2O+CO2;若 X和 Y反应生成两 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可知,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都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向 X溶液中滴加 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X是碱,故 X为氢氧化钠, Y为盐酸,向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并过量,溶质为氯化钠和盐酸; 考点: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
14、1)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 2)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 3)野炊时,将灶内木柴架空会越烧越旺,是因为 ( 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 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请解释造成这种现象可能原因 答案:( 1)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 3)因氧气浓度增高,所以火会越烧越旺;( 4)装置漏气或红磷的用量不足等; 试题分析:( 1)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2)元素的种类是由 核内质子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南省 周口市 川汇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