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宿迁市五校初三第一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宿迁市五校初三第一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宿迁市五校初三第一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宿迁市五校初三第一学期 12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火上浇油 B百炼成钢 C玉不琢不成器 D死灰复燃 答案: C 试题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火上浇油,油具有可燃性;百炼成钢、死灰复燃,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玉不琢不成器是玉石形状改变。选 C。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和应用。 点评: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注意区分性质与变化的不同
2、。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 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 / g 3.2 3 待测 3.2 A W可能是单质 B 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 Z物质的质量为 86 4g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Y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Y可能是催化剂; X质量减少了 6.8g,是反应物; W质量增加了 3.2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Z的质量应该增加 3.6克,故 Z应为 93.6g。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W可能是单质。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
3、化学反应类型。 点评: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 B丙氨酸相对分子质量是 89g C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D丙氨酸的化学式为 C3H6O2N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可知,每个丙氨酸分子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丙氨酸相对分子质量是 89;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1;丙氨酸的化学式为 C3H7O2N.选 C。 考点:分子结构;化学式。 点评: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得到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信息。 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
4、子做钟摆的 “光格钟 ”,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8,其质子数是 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38 B 50 C 88 D 126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子 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8.选 A。 考点: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 4.8g氧气,同时生成 4.4g二氧化碳和 2.7g水,则该化合物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 4.4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5、氧元素 =4.4=3.2g; 2.7g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氧元素 =2.7 =2.4g。生成物中共有氧元素: 3.2+2.4=5.6克。故该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选 C。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分数。 点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下列有关溶液和乳浊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将硝酸铵、硝酸钾分别溶于等量的水时,溶液的温度都降低。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降低,硝酸钾不行;同种溶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餐具上的油
6、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选 D。 考点: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乳化。 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饱和溶液一定是某个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 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 ,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的,容易得到电子;小于 4的容易失去电子。选 C。 考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性质。 点评:若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则该层有 2个电子就是稳定结构,虽然电子数小于 4个,但也不容易失去或得到电子。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 原子的种类 分子数目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7、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变化,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选A。 考点:化学反应的本质;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的本 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在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监测指标。 PM2.5 ( particulate matter)是指 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 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大力发展火力
8、发电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定时洒水,可以洗去空气中的粉尘;大力植树造林,树木可以吸附部分粉尘;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增加空气的粉尘。选 B。 考点:空气污染与防治。 点评:空气主要污染物有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粉尘等。 卢瑟福的 粒子 (带正电荷 )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 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最能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且质量较大的轨迹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图 中 d线表现出其与原子核相
9、斥并被弹开的现象,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且质量较大。选 D。 考点:粒子的带电性;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表现为带正电荷。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借火,容易引起失火;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大拇指不要放在试管夹短柄上;取蒸发皿,应用坩埚钳,防止烫伤;选 B。 考点:点燃酒精灯;测量液体体积;加热液体;转移蒸发皿。 点评: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
10、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可以再分;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选 C。 考点:微粒的性质;微粒的构成。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可以再分,原子得失电子形 成离子;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答案: D 试题分析:催化剂
11、可以改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选 D。 考点:催化剂。 点评:有些反应的速率太快或太慢,为改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才需要使用催化剂。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包含: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选 A。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空气中各种成分的百分数是指其体积分数。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12、活泼,是可燃物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助燃,植物光合作用是氧气的重要来源,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选 A。 考点: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来源;氧气的工业制法。 点评:氧气是重要的知识点,注意与二氧化碳对比掌握。 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 C2H5OH+4X(红棕色) + 6H2SO4 =2 Cr2 (SO4)3(绿色) + 2CO2+ 9H2O,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A CrO3 B Cr2O3 C Cr2S3 D CrS
13、O3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由 C2H5OH+4X(红棕色)+ 6H2SO4 =2 Cr2 (SO4)3(绿色) + 2CO2+ 9H2O可知,物质 X的化学式为CrO3。选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在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填空题 通过近三个月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用过氧化氢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 ),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收
14、集气体时如果用 E装置,那么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 3)如果用 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填 “a”或 “b”)进入 F中。 ( 4) F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 (填 “a”或 “b”)进入 F中。 ( 5)完成图 G所示实验时,为避免集气瓶底炸裂,可预先在集气瓶中放 。 答案: (1) BE或 BF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 2H2O2 2H2O + O2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 3) a( 4)量筒 b( 5)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试题分析: 1、用过氧化氢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要用排空气法收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宿迁市 初三 第一 学期 12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