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姜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姜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姜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姜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人工降雨 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 答案: B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人工降雨、湿衣晾干、灯泡通电发光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 B。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报道,化学家已创造出对 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颗粒外层为 SiO2的粉状物质 “ 干水 ”,其含水量约为 95。下列
2、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吸收 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干水中的分子不停运动 答案: AD 试题分析:干水颗粒外层为 SiO2,是一种混合物; 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而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干水吸收 CO2的过程中不只发生物理变化,还有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干水中的分子不停运动。 BC错误,选 AD。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干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微粒的性质。 点评: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
3、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 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C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含氧化合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 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微粒构成的,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是含氧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 ACD不对;选 B。 考点:微粒;单质;纯净物;氧化物。 点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4、一种碳 -13原子可用于呼气试验查胃病,有一种二氧化碳中就含有这种碳 -13原子 ,已知该碳 -13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6,相对原子质量为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2 B碳 -13原子核外有 6个电子 C这种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g D碳 -13原子核内有 6个中子 答案: CD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2 ; 碳 -13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6,则碳 -13原子核外有 6个电子;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 碳 -13原子核内有 7个中子。 AB正确,选 CD。 考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分子质量。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
5、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合物中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其单位不是“g”,而是 “1”,通常省略不写。 下列选项没有错误的是 A 氖气的化学式 Ne 2 B 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 2个氮气分子 2N 2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C 铁 由分子构成 D 分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氧化碳 由原子构成 原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氖气的化学式 Ne ; 2个氮气分子 2N 2;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最外层电子数; 铁 由铁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分子是
6、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ACD有错,选 B。 考点:化学符号;元素;原子的构成;物质的构成;分子和原子。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 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阳
7、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的质子数是 8,核外电子数是 10,甲是阴离子; 乙的质子数是 10,核外电子数是 10,甲是阳离子; 甲、乙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 甲是氧元素,是非金属元素,乙是氖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ABD不对,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 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原子。 国际医学大奖 “拉斯克 医学奖 ”有 “美国的诺贝尔奖 ”之美誉,是美国最
8、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拉斯克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 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 B青蒿素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C青蒿素中 C、 H、 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0: 11: 40 D青蒿素是由 l5 个碳原子、 22个氢原子和 5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青蒿素的化学式 C15H22O5下可知: 青蒿素是一种含氧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青蒿素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青蒿素中 C、 H、 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5
9、: 122: 165=90: 11: 40; 每个青蒿素分子是由 l5 个碳原子、 22个氢原子和 5个氧原子构成的。 ABD不对,选 C。 考点:化合物的组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氧化物。 点评:化合物的化学式表达了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原子个数比,也表达了元素质量比等信息。 氧化物是 由氧元素和其他的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发明家,倾心化学研究,诺贝尔从小就和父亲一起进行实验。诺贝尔奖是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获诺贝尔化学奖的重任就在你
10、们身上!试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D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 【小题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碳酸氢铵加热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小题 3】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 4.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这时应 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添加砝码 D移动游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用嘴吹灭酒精灯,容易将火焰压入酒
11、精灯内,引起失火,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 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会污染瓶内的药品,应该将用剩的药品放到指定的地方; 用药匙或者纸槽取用粉末状药品; 称量物品时,应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砝码放在右盘上。 ABD不对,选 C。 【小题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注意不能说成白雾; 碳酸氢铵加热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氨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ABC正确,选 D。 【小题 3】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 4.5g药品,则药品的 质量是一定的,若在称量中发现
12、天平指针向右偏移,说明药品的质量不足,应该添加药品,使其质量达到 4.5g。选 A。 考点:熄灭酒精灯;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红磷、木炭、铁丝燃烧的现象;碳酸氢铵分解的现象。 点评:取用固体粉末,要用药匙或者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试管,使药品划入试管; 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防止引起失火。 称量固体药品时,要遵守 “物左砝右 ”的原则;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注意不能说成白雾。 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下 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 B液氧 C果汁 D空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食盐水
13、、果汁、空气成分复杂,都是混合物,液氧是液态氧气,属于纯净物。选 B。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空气 D液氢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都是含氧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液氢中不含氧元素;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含有氧分子。选 C。 考点:氧分子与氧元 素。 点评:氧气由氧分子构成,空气中含有 21%体积的氧气,故空气中含有氧分子。 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4、这里的 “钙 ”、“碘 ”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人体缺钙、缺碘等的 “钙 ”、 “碘 ”是指元素。选 B。 考点:单质;元素;分子与原子。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分子、原子都能构成单质,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钙由钙原子构成。 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鱼类能生活在水中,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天目山公园里,花香四溢,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D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汽水、灭火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但鱼类就是靠着这少量的氧气生活在
15、水中的; 天目山公园里,花香四溢,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花香分子进入人的鼻孔,人们才能闻到;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的是空气;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汽水,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可以灭火。 BCD正确,选 A。 考点:氧气的性质;微粒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氧气不易溶于水,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生产汽水、灭火等。 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环保 ”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双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 “QQ”能够升级,长期把 “QQ”挂在线上 C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姜堰市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