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安徽黄山市隆阜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复习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安徽黄山市隆阜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复习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安徽黄山市隆阜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复习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安徽黄山市隆阜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复习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能充分说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运动 D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结合材料、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 “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 ”我国成功实现这一情景的最主要原因是
2、 ( ) A国际地位提高 B综合国力增强 C军事力量强大 D “一国两制 ”的构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更好地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 1997年7月 1日、 1999年 12月 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 ”的构想 2009年,海协会、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在南京举行。 “两会 ”曾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达成共识的时间是 ( ) A 198
3、7年 B 1992年 C 1993年 D 1997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达成共识,成为 “九二共识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海峡两岸的交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总结、归类、提炼是 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国防建设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
4、知,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成并发展了我国的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等兵种,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建设,故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导弹部队的发展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 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 APEC会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准确识记。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一思想就是 “求同存异 ”的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
5、的阴谋,周恩来总理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故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和而不同 ”是孔子 “仁 ”的思想体现。下列哪些史实符合这一思想主张 ( ) 万隆会议 中美关系正常化 我国重返联合国 巴以冲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所给的信息。材料所讲的是说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 “求同存异,和睦相处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是因为 “求同存异 ”方针的提出;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双方的敌对时代结束,中美关系正常化了
6、; 我国重返联合国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巴以冲突则是讲地区冲突, 故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万隆会议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周恩来说: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5 年没有交往了呵 !”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次握手 ”表明 (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
7、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双方的敌对时代结束,中美关系正常化了,故选 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图是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准确理解与运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使得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外交事业的发展
8、 中美关系正常化 2013年 6月 11日, “神舟十号 ”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准确理解与运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两弹一星 ”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刚刚在贵阳落幕。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的
9、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为发展高新技术实施了 ( ) A “星球大战 ”计划 B “尤里卡计划 ” C “希望工程 ” D “863计划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准确理解与运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86年 3月,邓小平对我国四位科学家写的信做出了批示,最终形成了 “863计划 ”,从而这一计划带领着我国跻身科技世界,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学技术的成就 863计划 ”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 “科教兴国 ”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 “优先发展战略 ”的领域是 ( ) A教育 B高新科技 C高等教育 D电子产业
10、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行 “科教兴国 ”的发展战略的准确 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故选 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 “中国梦 ”。实现 “中国梦 ”( ) 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题干的主旨进行分析归纳。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知
11、道, “中国梦 ”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 “最富天才的创造。 ”这一 “天才的创造 ”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更好地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祖
12、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 ”的构想 “十二五 ”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 65个,总投资约 12.4亿元,将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 消除民族差异 民族共同繁荣 维护民族团结 建设和谐社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战略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可用排除法。 消除民族差异是错误的,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
13、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某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利用暑假时间编撰不同时期革命英烈小传分册,其中一组搜集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该组英烈应属于 ( ) A国民革命军北伐英烈 B抗日战争英烈 C人民解放战争英烈 D抗美援朝英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和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代表,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最可爱的人 战斗英雄黄
14、继光和邱少云 到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 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设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 标八年级下册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新中国的
15、成立 B 1953-1957年 “一五 ”计划的完成 C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1958年 “大跃进 ”运动的开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 个五年计划的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 B。 考点:人 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 第 个五年计划 某同学利用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 A抗美援朝 B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 ”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6、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 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故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公私合营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 B点到 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 ”扩展到经济领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后,因为党对如何建设社会
17、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1958年后,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使国民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 “19661976 年的 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内乱 ”的是 ( ) 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消灭地主阶级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准确识记。可以用排除法。其中 消灭地主阶级属于土地改革的
18、历史意义,所以排除 消灭地主阶级,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 级下册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 动乱和灾难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 1919、 1949、 1979和 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理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爆发于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华民族觉醒, 1949年的新中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安徽 黄山市 中学 年级 下期 期末 复习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