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 12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石器是天然石料打磨而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青铜器是铜锡合金,铜和锡是从矿石中通过化学变化冶炼出来的,故选项错误; C、铁是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包含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符合铜纤维材料属于人工合成材料,包含
2、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 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F1、 F2拉动绳子使滑轮通过的距离相同,试比较拉力 F1、 F2及拉力所做的功 W1、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F1=2F2, W1=2W2 B F1=2F2, W1=W2 C F1=4F2, W1=2W2 D F1=4F2, W1=W2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 A在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相等,首先分析 F1、 F2和摩擦力的关系,比较出 F1和 F2的大小,然后用 F1和 F2的表达式表示出 W1和 W2最后比较
3、出 W1、 W2的大小如图所示,同一物体 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A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在第一幅图中 F1=2f,;在第二幅图中 F2=1/2f,所以拉力的大小关系是 F1=4F2,又因为拉力 F1、 F2拉动绳子使滑轮通过的距离相同,所以拉力移动距离 2s1=s2.根据功的计算公式 w=Fs可知,拉力所做的功 W1、 W2的大小关系是 W1=2W2;故选 C。 考点:功的计算 如右图所示,两端分别站着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杠杆平衡。如果他们同时都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缓慢走去,杠杆将 ( ) A小孩那端下沉 B大人那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
4、题重点在于分析移动中两人相对于支点的力臂变化,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杠杆的移动方向开始时两球平衡,即力臂相等;当运动时,两人速度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同,大人的力臂减少的快,则大人力臂会小于小孩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出杠杆向小孩那端下沉故选 C 考点:杠杆的平衡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 “转换法 ”。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是用了 “转换法 ”来研究的实例是( ) A通过测 200张纸的厚度来测 1张纸的厚度 B通过研究红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
5、关系时,控制电阻(电压 )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 )关系 D研究电阻串联的规律时,两个 5的电阻串联起来可以用一个 10的电阻替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用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 “累积法 ”、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 “等效替代法 ”等 A、通过测 200张纸的厚度来测 1张纸的厚度,是 “累积法 ”,不符合题意; B、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是 “转换法 ”,符合题意;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 “控制变量法 ”,不符合题意; D、研究电阻串联的规律时,两个 5的电阻串联起来可以用一个
6、 10的电阻替代,是 “等效替代法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物理方法 现代家庭用照明 灯的控制开关 S上往往有一个指示灯 L1,当 S闭合时,照明灯 L2发光,指示灯不发光。当 S断开时,照明灯熄灭,由指示灯发出的微弱光亮指示控制开关 S的位置。你认为图所示的四种指示灯电路中,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选出符合要求的电路 A、两灯泡串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同时熄灭,不合题意; B、开关断开时,两灯泡串联,并且灯泡 L1的阻值很大,由于通过两灯的电流相同,由 P=I2R知:电阻较小的灯 L2的实际功率要远小于灯 L1的
7、实际功率,因此指示灯 L1发光,照明灯 L2不发光;当开关闭合时, L1被短路, L2发光,故 B选项正确; C、两灯泡并联,开关控制 L1,无论开关断开还是闭合 L2 都发光,故不合题意; D、两灯泡并联,开关控制 L2,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 L1都发光,故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电路的设计 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发电机的原理图中没电源,有电源的实验装置图不是发电机的原理图 A、当金属棒 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就会发生偏转,故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发
8、电机的原理,即该选项符合题意; B、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故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当开关闭合时,磁场中的金属棒中会有电流,故此时该金属棒会运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是电动机的原理,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现象是电磁铁,该装置可以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发电机的原理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 要掌 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
9、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拱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符合题意 B、水中折枝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合题意; C、白墙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D、树间的光线是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光的反射 双选题 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冬季出现了极端严寒天气,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一定危害。 (1)极寒天气容易引发冻雨,其过程是液态的降水与温度低于 0 的物体(如电线、树枝)接触形成冰层,这一物态变化称为 。 (2)极寒天气造成路面结冰,使汽车车轮与路面间的 变小,导致刹车变得困难而易引发交通事故。 (3)极寒天气加剧了
10、部分地区煤、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空气中的 增加,从而易引发酸雨。 答案:( 1)凝固 ( 2)摩擦力(或摩擦)( 3) 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 试题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当 路面有冰雪时,路面会变得光滑,因此车辆行驶时,由于摩擦力的减小,很难在正常时间内使车停下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森林的乱砍滥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 1)水滴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就会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层,这是凝固现象,凝固的过程要放热 ( 2)在冰雪的路面上,路面的摩擦力会减小,因此刹车时,由于轮胎和路面间的摩擦力减小,汽车会比路面没有冰雪时,滑行更远 (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浙江省 温州地区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12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