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黄花塘中学初二上首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黄花塘中学初二上首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黄花塘中学初二上首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黄花塘中学初二上首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1.5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地形类型 B山脉走向 C平均海拔高度 D相对高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主要依据平均的海拔高度,我国地势划分为三级阶梯 解:主要依据平均的海拔高度,我国地势划分为三级阶梯故选项 A、 B、 D不符合题意;选项 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根据地势的含义体会,筛选出正确选项 ( 1.5分)( 2006 南通)当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农忙了这是由于我国(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海陆差异
2、大 D垂直差异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造成我国南北热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纬度因素,据此解答即可 解:纬度跨度大,导致我国南北热量差异大,所以当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农忙了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我国南北热量差异的根本原因,解题时先明确黑龙江和海南地处我国一北一南,纬度跨度大,导致气候差别大 ( 1.5分)下列建筑适合多雨环境的是( ) A窑洞 B吊角楼 C晾房 D平顶房 答案: B 试题分析: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气候的两大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解:降水量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等许多方面降水较少的地区,多为平顶房;降水
3、较多的地区,多为斜顶房,有利于排水故选项 B符合题意;选项A、 C、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要根据降水量对建筑的影响作答 ( 1.5分)我国季风显著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跨纬度广 C跨经度广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来解答此题 解: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冬两季气压差较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 故选: D 点评:考查了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常见于中考选择题中 ( 1.5分)( 2013 枣庄模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
4、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答案: B 试题分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是指夏季风 解: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是指夏季风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夏季风对我国的影响 ( 1.5分)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合适的生活地区主要因为( ) A我国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 B我国气候雨热同期 C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D我国地形多样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
5、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解: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 1.5分)( 2006 泉州)被誉为 “黄金水道 ”的河流是( )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黑龙江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我国部分河流的特征来解答此题 解:我国的长江有 “黄金水道 ”“之称长江古代时称 “大江 ”或者 “江 ”,发源于青藏
6、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沱沱河,自西向东流经了 11个省份,自上海东流入东海,长江长有 6300公里,只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为中国的第一大河,流域的总面积为 180多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江阔水深,为我国南方之交通大动脉,当前长江的干支流的通航里程已达到 9.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年货运量大约占全国河流总运输量之 70%,万吨巨轮可从长江上溯至南京, 5000吨级的轮船可以开到武汉, 3000吨级的可直至重庆长江流域也拥有 4亿亩肥沃的耕地,我国有 3亿多人口生活于这儿,世界上还有哪一条江河能够哺育如此众多的人口,故以 “黄金水道
7、 ”称之,实在是当之无愧 故选: B 点评:考查了被称为 “黄金水道 ”的河流,常见于中考选择题中 ( 1.5分)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重要手段是( ) A.植树造林 B.加固大堤 C.修建水库 答案: C 试题分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 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大增,下游又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泛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以防洪、减淤为主,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解: A植树造林,能够治沙,但不能防洪故不符合题意 B加固大堤,能够防洪,但不能治沙故
8、不符合题意 C水库在灌溉、防洪、治沙、发电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故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综合治理措施黄河上的水库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 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 1.5分)根治黄河的做法具有可行性的是( ) A每年挖沙不止 B另辟入海河道,使黄河改道 C引长江水冲沙 D中游植树造林、打坝淤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 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 5464千米,流域面积 75.24万平方千米 解: “治黄 ”的关键在于 “治沙 ”,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
9、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故选: D 点评:考查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 ( 1.5分)长江、黄河干流都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藏 B青、甘 C青、川 D川、甘 答案: C 试题分析:( 1)长江流经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 2)黄河流经的省区有: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解:( 1)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四川 ( 2)青海省的简称是 “青 ”,四川省的简称是 “川 ”或 “蜀 ” 故
10、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江与黄河流经的省区及我国主要省区的简称 ( 1.5分)长江和黄河上、中游共同的特点( ) A流量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结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 D 试题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 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 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 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 5464千米,流域面积 75.24万平方千米 解:长江上中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
11、,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 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故选: D 点评:考查长江、黄河共同的水文特点,要理解记忆 ( 1.5分)生活在坦荡的草原上,善于骑马,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食品为主;拥有独一无 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A藏族,木卡姆艺术 B藏族,呼麦 C蒙古族,呼麦 D蒙古族,格萨尔史诗 答案: C 试题分析: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传统活动是解题关键蒙古人能歌善舞,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民族节日 解:善于骑马,且身着长袍,束腰带,脚蹬长筒皮靴,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食品为主的民族是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呼麦是蒙古人特有的单人发出多声部唱法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 “喉音
12、”艺术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 故选: C 点评:主要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传统活动及服饰,要对重要的、 常考的少数民族作总结,并熟记各民族的特点来区分他们 ( 1.5分)我国著名的大淡水湖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 ) A青海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B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C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D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巢湖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湖泊的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青藏高原多咸水湖,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中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
13、地区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中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著名的大淡水湖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故选: B 点评:考查我国淡水湖的面积大小,要牢记 ( 1.5分)长江三峡位于( ) A荆江河道 B川鄂两省交界 C鄂渝交界 D湖北境内 答案: C 试题分析:长江三峡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水流湍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处(重庆和湖北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1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整个工程分为拦江大坝、大型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部分 解:长江三峡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从长江流域水系图上看出,重庆直 辖市的建立,标志着长江三峡由地处原四川省与湖北省两省交界变成渝鄂交界故选项 C符合题意;选项 A、 B、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考查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要识图记忆 ( 1.5分)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答案: A 试题分析: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影响我国东西降水差
15、别大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解:由于纬度因素影响,对于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所以,我 国南北气温差别大故选项 A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有难度 ( 1.5分)我国夏季多数地区普遍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我国大部分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多 B夏季风带来湿热空气 C我国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温度高 D海陆位置影响,多数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温度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 解:
16、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最主要原因是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并不比南方低多少,而北方的昼长却比南方长,因此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所以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最主要原因,注意理解 ( 1.5分)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的地形类型为( ) A山地、高原 B高原、丘陵 C平原、丘陵 D高原、盆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
17、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解: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故选: D 点评:观察我国地形分布图,明确阶梯分界线,查找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 1.5分)在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答案: A 试题分析: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
18、积约占陆地面积的 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 60%这些山地和高原多分布在西部地区 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 10%,山 地占 33%,高原占 26%,盆地占 19%,平原占 12%;由此可见,在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 1.5分)习惯上山区指( ) A山地、平原、丘陵 B山地、丘陵、海拔高的盆地 C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D山地、丘陵、崎岖的丘陵 答案: C 试题分析: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高原的合称,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解: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省 淮安市 黄花 中学 初二 首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