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A铜、铁、陶瓷是金属 B盐水、石墨、人体是导体 C沥青、冰、玻璃是晶体 D酒精、水蒸气、水是液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四个选项,每个选项中只要按物体的共性来分就是正确的铜、铁是金属,而陶瓷是非金属,选项 A错误;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石墨也是导体,选项 B正确;沥青、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而冰是晶体,选项 C错误;酒精、水是液体,而水蒸气是气体,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涉及金属、导体、晶体和液体
2、等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温度计使用时要注意三点:( 1)玻璃泡要全部浸没于被测液体中,不能触及容器底和容器壁;( 2)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3)示数稳定后在读数, A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 B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 C图玻璃泡未全部浸没于被测液体中, D图正确选择答案: D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两盏灯都不亮。用一根导线连接 a、 b 两点后,灯 L1不亮,灯 L2亮。假设故障只有一处,那么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 L1短路 B灯 L2短路 C灯 L1断路 D灯 L2断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
3、说明电路中应有断路存在,或是两灯均短路;用一根导线连接 a、 b两点后,灯 L1不亮,灯 L2亮,说明电路导通,即 L2及开关应是正常的,因为故障只有一处所以也不可能为两灯同时短路,故只能为 L1发生了断路故选 C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故障的判断 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图中箭头表示棒的旋转方向)( ) A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等量的电荷 B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第一幅图两
4、根带正电荷的玻璃棒相互排斥,第二幅图两根带负电荷的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第三幅图一根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一根带负电荷的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幅图均无法说明玻璃棒和橡胶棒所带电荷的多少因此选 A 考点: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图所示的电路是李洋同学在做串联电路连接时的实物连接图,当他接好电路开关还未闭合时,上面的灯 L1和下面的灯 L2均已发光。则当闭合开 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1熄灭, L2熄灭 B L1发光, L2熄灭 C L1发光, L2发光 D L1熄灭, L2发光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李洋接好电路开关还未闭合时,由
5、图可以看出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开关右接线柱后流过灯 L1,再流过灯 L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上面的灯 L1和下面的灯 L2均发光则当闭合开关时,电流经过开关直接流向灯 L2,不再经过灯 L1后再流向灯 L2,即等泡 L1被短接,故 L1熄灭, L2发光选 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电路故障判断;短路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 1 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3 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 3 4 B 4 3 C 1 3 D 3 1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想求出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首先应该熟练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式,进一步求出热量之比由吸收
6、热量的计算公式:得, 故 A正确 考点:热量的计算,吸热和放热的公式 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 (略低于100 )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 (26 )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熔点高于 l00 B该金属熔点低于 26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 100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 100 答案: D 试题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金属勺熔化了,说明热水瓶中开水的温度高于金属的熔点,使金属勺从开水中吸热而熔化;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 26 )后,杯
7、中凝固出一金属块,说明室温( 26 )低于金属的凝固点,使金属凝固故选 D 考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对下列现象的形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工厂烟窗冒出的 “白烟 ”都是液化现象 B霜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会 “出汗 ”,这是汽化现象 D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这是升华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烟窗冒出的 “白烟 ”是未燃尽的固体小颗粒,不是液化现象,选项 A错误 ”霜和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选项B错误潮湿的夏天,从冰箱内取出一瓶啤酒,其温度较低,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液化而附着在啤酒瓶外壁,所以会
8、发现啤酒瓶外面 “出汗 ”,这是液化现象,选项 C错误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一部分固体碘直接变为气态碘,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故选 B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会 “出汗 ”是液化现象碘含量减少,这是升华现象,选项 D正确 考点:物态变化,生活中的升华、凝固、液化等现象 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在内能转移的过程中,一定有热传递发生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 C 试题分析: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选项 A错误;热量
9、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 ”吸收 “和 ”放出 “,不能用含有,选项 B错误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在内能转移的过程中,一定有热传递发生,选项 C 正确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对它做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内能、热量及其关系 实验题 在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两个实验结论: ( 1)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 _(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 _(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
10、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做 _ 答案:( 1)不相等( 2)不相等;控制变量法 试题分析:根据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 可知,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在公式 中 c、 Q相同 m不同,所以 不同,也就是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 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在公式中 Q、 m相同 c不同所以 不同,也就是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例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控制变量法 在 “观察水的沸腾 ”的实验中,实验
11、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 (见下表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 1)( 2分)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 2) (4分 )从图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_ ,由此可以判断当地的大气压 _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 _热量(填: “吸收 ”或 “不吸收 ”),温度 _ 答案: ( 1) ( 2) 99;小于;吸收;不变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内容,从表格中找到相应的数据进行描点,最后连点成线即可;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
12、度是液体的沸点,由图象知,水在沸腾时,保持 99 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 99 水在 1标准气压下的沸点为 100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地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要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填空题 如下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循环,这四个冲程依次分别是甲_冲程、乙 _冲程、丙 _冲程、丁 _冲程 答案:压缩冲程;吸气冲程;排气冲程;做功冲程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试题,一定要先把每个冲程的特点把握好吸气冲程是活塞向下 运动,进气门开,排气门关闭;压缩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两个气门全关闭;做功冲程是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
13、动;排气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甲图活塞向上运动,两气门关闭,为压缩冲程;乙图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为吸气冲程;丙图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为排气冲程;丁图活塞向下运动,两个气门都关闭,为做功冲程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_ 答案: .5 试题分析:体温计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需要熟练掌握 其使用和读数方法使用体温计之前,先要明确体温计的分度值、量程,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末端相垂直,由图知,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 1 ,里面有 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 0.1 现在水银柱升到 38后面第五格,因此它的读数为38
14、+0.5 =38.5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如右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你猜想_是主要原因 (填 “a”或 “b”); (2)你猜想的依据是: _ 答案: (1)a; (2)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
15、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空气做功,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二是热传递本题根据热的部位确定改变内能的方法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筒壁,使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可见 a是主要原因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如图所示电路中, 只闭合开关 S3,而开关 S1、 S2断开时, L1、 L2是 _联; 只闭合开关 S1、 S2,而开关 S3断开时, L1、 L2是 _联; 当开关 S1、 S2、 S3均闭合时,电路中发生 _现象 答案: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云南昆明 中学 九年级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