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枝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枝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枝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枝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实现了南北重归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了全国且励精图治,发展经济, 605年,隋炀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排除 A,B,C三项,本题选 D。 考点:隋朝的历史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隋朝虽然短暂,但是却创立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如三
2、省六部制,科举制,大运河的开凿贯通了南北,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于隋朝的历史,同学们要注意对时间制度等的识记。 澶渊之盟是( )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宋辽澶渊之盟的认识,根据图片信息,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经过长年累次的战争,最后在澶洲城下两国签订的一份休战协议。因澶洲其西有湖泊曰澶渊,澶州亦名澶渊郡,因地而名,史称 “澶渊之盟 ”,本题选 B。 考点:澶渊之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除了澶渊之盟的签订时间,影响外,学生还要知道: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
3、。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 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假如你七世纪时居住在长安,你要到哪里去购买日用品( ) A市 B坊 C行 D宫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代商品经济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代的纺和市是分开的,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假如你生活在 7世纪的唐朝长安,要购买东西必须到市商业区去购买,本题选 A。 考点:唐代
4、的商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 识的识记能力,唐朝的坊市界限非常严格,而且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制,到宋代,坊和市就不再分开了,界限被打破,还出现了夜市,说明宋代的商品经济比唐代发展了。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下列各项中你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清明时节,一家人乘马车去郊游 B在四川,商人用纸币买卖用品 C在临安,无论昼夜都可买到物品 D江南丘陵地区农民用茶招待客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宋代交通工具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宋朝马匹稀缺,人们多用牛车,也有乘驴车的。达官贵人出门乘轿以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驴或骡子出行,本题选 A。宋代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而
5、且出现了夜市,饮茶之风兴盛,所以 B,C,D三项在北宋时期都能见到。 考点:北宋的交通工具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此题也可以改成组合型选择题: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下列各项你能见到的现象是: ( 1)清明时节,一家人乘马车去郊游 ( 2)在四川,商人用纸币买卖用品 ( 3)在临安,无论昼夜都可买到物品 ( 4)江南丘陵地区农民用茶招待客人 A(1)(2)(3)(4) B(2)(3)(4) C(1)(2)(4) D(1)(3)(4) 下列经济发展成就,哪一项产生于南宋( ) A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D景德镇的制瓷业兴
6、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南宋经济发展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B,D,三项都产生于北宋时期, C项棉化种植在南宋得到推广,棉纺织业后来发展到东南沿海,本题选 C。 考点:南宋的经济发展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也可以改成组合型选择题: 下列经济发展成就,属于北宋的是: ( 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 2)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3)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 4)景德镇的制瓷业兴起 A(1)(2)(3)(4)B(1)(3)(4)C(1)(2)(4)D(2)(3)(4) 第一个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介绍到中国的是( )
7、A鉴真 B玄奘 C晁衡 D阿倍仲麻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中国和天竺交往密切,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后来从天竺带回大量的佛经,为中印友好交往做出了贡献, A是东渡日本的僧人, C,D:阿倍仲麻吕,入唐后改名朝晁衡,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使,本题选 B。 考点: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玄奘西游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学生要对中国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 往进行掌握,尤其是对中日交往做
8、出贡献的高僧鉴真东渡要和玄奘西游进行分析对比,找出他们的异同。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场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B一面墙上挂着一柄宝剑 C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宋金议和后的金 .南宁对峙形势图 D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诗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南宋历史的认识,根据据所学知识, A,B,D三项都可能在书场中出现,南宋宋和金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是:岳飞收复建康 -宋金达成和议,所以宋金议和在岳飞抗金 后,岳飞书场不可能出现,本题选C。 考点:南宋和金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岳飞是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在抗金斗争
9、中屡建战功,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烧杀抢掠行为的愿望,因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宋金议和对宋来说虽然屈辱的换来和平,但社会安定,南北交流密切,有利于南北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 开元盛世是在( )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开元盛世时情况的认识,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姚崇为相,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人们称开元盛世。 A项是唐朝的开创者, B项是出现的是贞观之治, C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本题选 D。 考点:开元盛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
10、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对于封建社会出现的盛世,同学们要正确看待,劳动人民是创造盛世的主人,但即使是盛世年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仍然很艰苦,提醒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除了重视正文内容外,像一些对课文有辅助作用的材料,古诗句,图片等也要认真对待,多看,多想,多观察,多分析。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宋代娱乐生活得到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瓦子又称“勾栏 ”、 “瓦肆 ”、 “瓦舍 ”,为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 瓦子出现的原因是宋代商品经济
11、发达,在城市市民阶层形成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他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本题选 B。 考点:瓦子出现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瓦子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瓦子的出现,丰富了民众生活,推动了文化发展,瓦子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出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用心识记。 进口的泰国米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其实,宋朝就曾引进了外国的优 良品种占城稻,占成稻引进于( )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占城稻发源地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
12、,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 “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 “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本题选 C。 考点:越南的占城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占城稻引进无疑是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果,宋代占城稻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外来农作物品种。其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 ,随后在宋政府的主导下向北扩散 ,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成为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 ,而伴随着地理环境不同 ,相继演化出繁多的新品种。所以 ,占城稻对长江流域稻作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岳飞墓前有这样一幅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13、,白铁无辜铸佞臣,其中的佞臣是指( ) A宋高宗 B李林甫 C秦桧 D杨国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南宋奸臣秦桧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岳飞墓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岳飞是南宋初抗击金兵的主要将领,但被秦桧、张俊等人以 “莫须有 ”罪名诬陷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在岳飞墓前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其中的佞臣是指秦桧,本题选 C。 考点:岳飞抗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据说,在秦桧和他老婆的跪像前边,还有这么一副对联,是用这两个坏蛋互相埋怨、对骂的口气写的,更有意思:唉!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题目中
14、的对联显示了人民对抗金英雄岳飞的敬爱和对奸臣秦桧的 痛恨之情。 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 “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幅名画应是( )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封建城市经济发展到北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都是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即 “市 ”、 “坊 ”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人聚居到城市,彻底打破了 “市 ”“坊 ”的界线, “市 ”“坊 ”之间的墙壁也都拆除了。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 。如当时最繁华的城市 首都东京,市
15、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 “动即千万 ”(东京梦华录)。城内还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有娱乐场所 “瓦肆 ”,本题选 C。 考点:清明上河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城市也发展起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东京的繁华景象,宋朝是我国古代继隋唐之后经济和文化科技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通过对清明上河图 的欣赏与探究 ,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而体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认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
16、值 ,树立我们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以善于用人的的纳谏著称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隋文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善于纳谏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 ,知人善用 ;开言路 ,虚心纳谏 ,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本题选 A。 考点:唐太宗善于纳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中国古代对人才的重用是政治得失的重要条件,魏征对朝政失误的批评,对贞观政治纠谬补缺,多所裨益。太宗已感到自己不可一日离开他。太宗曾把魏征比作良匠,自己比作金子,金子原在矿石里,它之所以称贵,是由 “良冶锻而为器,
17、便为人所宝 ”。 “得人者昌 ”,失贤则亡 “,下列哪一个皇帝在位时的情况最能说明这一观点(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玄宗的认识,唐玄宗前期任用姚崇,宋 为相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后期受李林甫 、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的蒙蔽,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元气大伤,从此走下坡路。因此最能说明 “得人者昌 ”,失贤则亡 “的是唐玄宗在位时,本题选 D。 考点:唐玄宗的统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古代帝王在用人上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兴衰,用人得当则国运昌盛,用人失当,则有可能国破家灭。所以我们应该吸取历史教训,不管是
18、当今的政府在选拨人才,还是一个企业人用人才,都应该把握好。 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白族 B满族 C藏族 D彝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唐朝民族关系中吐蕃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 7 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所以正确选项是 C.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是要求同学们把回纥,吐蕃,六诏少数民族和现在的少数民族对应起来,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而新疆居民主要是维吾尔族人,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属于较易题。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