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 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 B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发生火灾时,这种涂料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作用。其防火的原因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 B 下列从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
2、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答案: D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 答案: D 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即打开弹簧夹 B反应后,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C实验时,红磷取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D将红磷点燃放入瓶内塞紧胶塞后,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答案: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蒸发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水蒸发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水分解时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改
3、变 D水分解时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答案: D A、水蒸发时分子之间的间隔逐渐变大,故 A错; B、水蒸发时发生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故 B错; C、水分解时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种类不改变,故 C错; D、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所以水分解时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 D正确 在化学反应 MnO2 4HCl MnCl2 2H2O Cl2中,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降低的是 A Mn B O C H D Cl 答案: A 由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 B水是由氢气和
4、氧气组成的 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发生燃烧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答案: B 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 ”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 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不带电 B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 C 右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 “ ”代表氢原子, “
5、 ”代表碳原子, “ ”代表氧原子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为氧化物 B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8 D 1个乙醇分子由 1个氧原子、 2个碳原子、 6个氢原子构成 答案: A 以 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 700 可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属于金属单质 B CCl4是一种化合物 C制造纳米级金刚石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 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反应 是化合反应 答案: D 下列 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 4个实验过程中某质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6、向一定量镁粉中滴加稀盐酸 电解一定量的水 向盛有 MnO2的烧杯中加入 H2O2溶液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答案: A 氧化铁的化学式是 A FeO B OFe C Fe2O3 D O3Fe2 答案: C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给液体加热 C过滤浑浊的水 D检查气密性 答案: 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答案: C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A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 2H B 2H2 C 2H2O D 2H+ 答案: A 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木炭 B酒精 C柴草 D天然气
7、答案: D 煤在燃烧不充分时容易产生一种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有毒气体是 A H2 B CO C CH4 D CO2 答案: B 实验室中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 “钙 ”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答案: D 海水通过日晒能得到粗盐,说明海水是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 答案: C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镁 MG B铜 Cu C银 Hg D锌 Xn 答案: B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甲烷用于燃料 B干冰用于制冷剂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8、 D水用于制取氢气 答案: B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 B物质的种类 C分子的数目 D物质的状态 答案: A 填空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为 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字母序号,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 _。 答案:( 1)酒精灯 ( 2) A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3) B C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 1
9、)为防止资源浪费,燃烧时通常将煤块变为粉末状,其原因是 _。 ( 2)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制取轻质碳酸钙粉末是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作用,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其原因是_。 ( 4) CaCl2溶液和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 CaCO3。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 CaCl2 + NaHCO3 CaCO3 + NaCl + HCl; CaCl2 + 2NaHCO3 CaCO3 + 2NaCl + CO2 + H2O。 你认为哪个化学方程式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北京市 石景山区 九年级 一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