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 环境保护; 能源开发利用; 新材料研制; 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答案: D 下列各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 A N2 、 NH3 、 NO2 、 N2O5 B N2 、 NO2 、 NH3 、 N2O5 C NH3 、 N2 、 NO2 、 N2O5 D NH3 、 N2 、 N2O5 、 NO2 答案: C 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
2、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答案: AC 下图为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1 D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 11 答案: B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 B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防止读数误差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 用双氧水制氧
3、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答案: C 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 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 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答案: D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 X、 Y、 Z、 Q 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 g) 2 2 84 5 反应后的质量( g) 待测 24 0 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以上反应都不是 答案: B t 时,有两
4、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一瓶为稀溶液,下列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 A加入少量硝酸钾 B加入一定量的水 C略降低温度 D蒸发水分 答案: B 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下图, 其化学式为 C8H8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由 3种元素组成 B该有机物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8: 3 C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 1 D该有机物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 C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B 向充满 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
5、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有: (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 塑料瓶内液体由紫色变红 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 A B C D 答案: C 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 2 Na2O2 + 2CO2 = 2X + O2吸收,则 X的化学式为( ) A NaOH B Na2C C Na2CO2 D Na2CO3 答案: D 广告词 “儿童厌食,补锌是关键 ” 。这里的 “锌 ”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A、分子是微观粒子,且锌不能以分子形式存在,故 A错误; B、原子在食物中不能单独存在,可存在于无机盐中,故 B错误; C、锌是
6、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锌只作为组成锌盐的一种元素,故 C正确; D、人体内的锌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故 D错误; 人们以 “茶,品味健康生活 ”,能够闻到各种茶的独特香味,原因之一是( ) A分子的大小改变了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分子变成了原子 答案: C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答案: B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食盐水 B雪碧 C食醋 D碘酒 答案: D A、生理盐水是将氯化钠溶于水中,溶剂是水,故 B错误; B、雪碧中溶质有二氧化碳,溶剂是水,故 B错误; C、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 D、在碘酒中碘是固体,为溶质,酒精是液体,为溶剂,故选项正确
7、;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 D 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包装时不会采用 ( ) A充入氧气 B充入氮气 C放入一小包铁粉 D真空包装 答案: A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 C A.视线,刻度线,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B.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应将瓶盖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将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后,要把瓶口在容器口上贴靠一下 (以防止瓶口残留液腐蚀标签 )。最后盖好瓶盖,放回原处。 D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
8、是:倒入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 1/3;试管夹从底部套入、取下;加热时,受热容器外壁不能含水,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操作时,先要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以防局部受热而使试管破裂。对盛有液 体的试管加热,要使管口向斜上方倾斜 (约 45角度 ),不得将试管口对人,以防液体喷出试管口而伤人,加热时,还要不断振荡试管,以防止局部受热沸腾而飞溅。 昆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 150万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的催化净化装置,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CO在低温下转化为 CO2,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催化净化装置能将有毒尾气全部吸收 B反应前后氧原
9、子个数发生了变化 C该过程不能说明 CO具有可燃性 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答案: C 填空题 ( 7分)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时,由于盐酸的挥发性,在得到的氢气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在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除去其中的杂质而得到较纯净的氢气。 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装置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 2)制取干燥的氢气时,装置的导管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 ;其中 C装置的作用是: 。 . ( 3)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方法是: _ (填 “排水集气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向下排空气法 ”中之一)。 ( 4)用装置 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云南省 昆明 中学 初三 上学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