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6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 2008年 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 “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是她永远年轻。 ”乙同学说: “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 抢救方言 没必要。 ”丙同学说: “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 【小题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2分) 【小题 2】在经济快速
2、发展的今天,你觉得 “方言 ”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4分) 答案: 【小题 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 【小题 1】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示例四: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语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 【小题 1】本题考查阅读材料以及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同学们的不同观点进行概括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无论认为 “方言应该保护
3、还是应该摒弃 ”,都要有充足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8分) 学贵有疑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 “学问 ”,既然是 “学问 ”,那么就要既 “学 ”且 “问 ”。 “问 ”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人们 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_。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
4、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 “特创论 ”的怀疑,就不会有 “自然选择学说 ”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 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 “特创论 ”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 “贝格尔 ”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 “特创论 ”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
5、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 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 “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
6、 ”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 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的目的是 。( 4分) 【小题 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 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2分)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 【小题 3】第 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小题 4】 “如果达尔文没有对 特创论 的怀疑,就不会有 自然选择学说 的确立 ”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
7、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 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 不得引用本试题中的例子 )。( 4分) 【小题 5】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 2500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 “燧人氏钻木取火 ”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 “燧人氏钻木取火 ”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4分) 答案: 【小题 1】学贵质疑;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共 4分,每空 2分) 【小题 1】 知识也是无止境的。
8、(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2分) 【小题 1】举例论证。举了达尔文向 “特创论 ”发出强有力挑战的例子,具体形象论述了 “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成随便的怀疑 ”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小题 1】如果哥白尼没有对 “地心说 ”的怀疑,就不会有 “日心说 ”的创立。( 4分)(注:列举中国老一代地质学家怀疑西方提出的 “中国贫油论 ”从而开发了一个个大油田 以及其他因怀疑前人而创立新学说的典型事例均可。) 【小题 1】学贵质疑。质疑是获取新知和创新发展的基础,刘昱同学正是因为敢于质疑,善于探疑,才最终恢复了 “燧人氏钻木取火 ”的历史地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
9、和书本,要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4分) 【小题 1】本题考查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以及领会文章开头引用的能力。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开头引用的作用一般有: (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小题 1】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联系上下文以及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补写语句 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表达效果。解答此题的一般方法为:方法 +观点,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即可。( 4分,论证方法 1分;作用分析 3分) 【小题 1】本题考查补写论据的能力。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来补写
10、论据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谈对 “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 ”这件事的认识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8分) 长途跋涉的肉羹 林清玄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 “来,快来 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 ”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 “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 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
11、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当时的交通不便,从风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把整锅肉羹 夹在双腿问,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风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
12、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妈 妈边吃肉羹边说: “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 !”爸爸说: “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 !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 !”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 ! 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 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
13、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 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 “我爱你 ”,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 “爱 ”字的理由吧 ! 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 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 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 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漳州 双语 实验学校 初三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