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 选择题 若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为 0时,分式才有意义 . 由题意得 , ,故选 C.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完成 . 如图,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2, 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DCBA ,设 P点经过的路程为 x,以点 A、 P、 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 y与 x的函数关系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仔细分析图形特征及
2、点 P的运动路线即可作出判断 . 可得当点 P在 AD 上运动时,以点 A、 P、 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0;当点 P在 DC 上运动时,以点 A、 P、 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逐渐增大,当点P在 CB 上运动时,以点 A、 P、 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保持不变,当点 P在 BA 上运动时,以点 A、 P、 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逐渐减小,故选 B.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 图,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一个分支,对于下列说法: 常数的取值范围是 ; 图象的另一个分支在第四象限; 在函数图象上取点和
3、,当 时,则 ; 在函数图象的某一个分支上取点 和点 ,当 时,则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比例函数 的性质:当 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当 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 常数 的取值范围是 , ; 图象的另一个分支在第四象限; 在函数图象的某一个分支上取点 和点 ,当 时,则 ,正确,故选 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点评: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图,菱形 的顶点 在 轴上,顶点 的坐标为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4、,则 的值为 A -6 B -3 C 3 D 6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得点 C的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即可 . 菱形 ,点 的坐标为 点 C的坐标为( -3, 2)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k=-6 故选 A. 考点:菱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 点评: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图, ABCD的两条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 , ,则 ABCD的周长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得 AC BD,即可
5、求得 AD的长,从而求得结果 . ABCD, , AO=3, BO=DO=4 AC BD ABCD的周长 故选 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图,矩形 ABCD的对角形 AC, BD交于点 ,若 ,则对角线 的长等于 A 4.8cm B 9.6cm C 10.8cm D 19.2cm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 可证得 ABO 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以求得结果 . 矩形 ABCD AO=BO AOB=60 ABO 为等边三角形 B
6、O= BD=2BO=9.6cm 故选 B. 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小明解分式方程 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无解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去分母得到整式方程,再解所得的整式方程即可,注意解分式方程最后要写检验 . 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 得 解这个方程得 经检验 是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 故选 D. 考点:解分式方 程 点评:解方程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B CD 答案: C 试题
7、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加法法则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A , B , D ,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故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 . 考点:分式的化简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八年级一,二班的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情况如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 一 50 84 80 186 二 50 85 80 161 某同学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 一,二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 二班优生人数多于一班(优生线 85分); 一班学生的成绩相对稳定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中位数、平均数
8、、方差的计算方法及意义依次分析各小题即可作出判断 . 一,二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 二班优生人数多于一班(优生线 85 分),正确; 因为二班学生的成绩的方差较小,所以二班学生的成绩相对稳定,错误; 故选 A. 考点:统计的应用 点评:统计的应用是 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常见题,熟练掌握各种统计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 如图,在梯形 中, , ,若 ,则 A 130 B 125 C 115 D 50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 CDB的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 CBD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 , CDB= CBD= CDB=25 180-2
9、5-25=130 故选 A.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此类问题是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图所示,设 A为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一点,且 的面积为 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式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的面积为 3根据反比例函数 k的几何意义求解即可 . 的面积为 3,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有一支在第二象限 故选 D. 考点:反比例函数 k的几何意义 点评:反比例函数 k的几何意义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图,已知在 AB
10、CD中, , ,则 ABCD的周长等于 A 10cm B 20cm C 24cm D 30cm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ABCD中, ,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的性质求解即可 . ABCD中, , ABCD的周长 故选 B.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点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矩形 的边 , ,它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以 、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交于点 ,同样以 、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 ,依次类推,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 .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
1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得到规律,再根据所得的规律求解即可 . 由题意得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 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 所以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 . 考点:找规律 -图形的变化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所给图形的特征得到规律,再把这个规律应用于解题 . 如图,已知等腰梯形 中, / ,对角线 、 相交于点 , , ,则 = .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含 30的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 BC 的长,再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 等腰梯形 , CAB=30, DAB=60 CBA=60 CBD=30 , BC=8cm / , CDB= CDB= CBD=30 =BC=8cm. 考点
12、:等腰梯形的性质,含 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含 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0角的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如图所示,已知菱形 的对角线 、 的长分别为 12cm、 16cm,于点 ,则 的长是 _cm.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得 BC 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 菱形 的对角线 、 的长分别为 12cm、 16cm 解得 . 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面积公式 点评:菱形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在某次公益活动中,小明对本年级同学的捐款
13、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捐款数只有 10元、 20元、 50元和 100元四种情况,并初步绘制成不完整的条形图(如图)其中捐 100元的人数占本年级捐款总人数的 25%,那么本次捐款的中位数是 元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捐 100元的人数占本年级捐款总人数的 25%可求得捐款的总人数,即可求得捐 20元的人数,再根据中位数的求法求解即可 . 由题意得捐款的总人数 则捐 20元的人数 所以本次捐款的中位数是 20元 . 考点:统计图的应用 点评:统计图的应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已知双曲线 与直线 有一个交点为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临沂 青云 中心 中学 年级 下学 期末考试 数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