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439-2023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技术规范.pdf
《DB41 T 2439-2023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439-2023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技术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33.160.01 CCS M 6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4392023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技术规范 2023-08-07 发布2023-11-06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T 243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 对接架构.2 6 接口.3 7 应急信息源系统对接.4 8 上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对接.4 9 应急广播播发资源对接.8 DB41/T 243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广播电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广电安全播出和应急广播调度中心、中国广电河南网络有限公司、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国、李韬、金艳辉、张东、冯国建、乔戈、王辉、冯德泉、李韦韦、申啸晗、袁子林、杨金莹、袁胜利、徐龙源。DB41/T 24392023 1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架构、接口、应急信息源系统对接、上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对接、应急广播播发资源对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应急广播平台的设计、建设、运
3、行和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Y/T 5093 应急广播平台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GD/J 079 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 GD/J 080 应急广播系统资源分类及编码规范 GD/J 081 应急广播安全保护技术规范 数字签名 GD/J 082 应急广播消息格式规范 GD/J 083 应急广播平台接口规范 GD/J 084 中波调幅广播应急广播技术规范 GD/J 085 模拟调频应急广播技术规范 GD/J 086
4、 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技术规范 GD/J 087 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技术规范 GD/J 088 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D/J 089 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Y/T 50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应急信息 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发布,应急广播系统接收的源信息,内容包括紧急情况下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各类信息。3.2 应急信息源系统 用于发布来自政府部门提供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系统。3.3 应急广播 一种利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向公众播发应急信息的方式。DB4
5、1/T 24392023 2 3.4 应急广播系统 一种利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传播渠道,能够为公众提供紧急公共信息服务的系统。3.5 应急广播平台 由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单位建设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应急广播发布和管理系统。3.6 应急广播播发资源 与应急广播平台对接的广播电视播出系统、融媒体播出系统、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络和终端等。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DTMB: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DVB: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6、Transfer Protocol)IP: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RDS:广播数据系统(Radio Digital System)TAR:文件归档格式(Tape Archive)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5 对接架构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架构见图1。应急广播消息上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应急广播平台应急信息源系统应急信息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直播卫星中波广播调频广播地面数
7、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IPTV公共广播新媒体传输覆盖网络应急广播播发资源融媒体播出系统终端大喇叭系统机动应急广播系统 图1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架构 DB41/T 24392023 3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包括了应急广播平台与应急信息源系统之间、上下级应急广播平台之间、应急广播平台与应急广播播发资源之间的协议对接、数据交互和功能要求等。6 接口 接口模型 6.1 应急广播接口模型由接口请求方和接口响应方组成,接口请求方和接口响应方使用应急广播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接口模型见图2。上级应急广播平台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应急广播平台接口应急广播平台应急广播播发资源应急广播平台接口b)上级应急广播平台与下级应急广播平台之
8、间的交互c)应急广播平台与应急广播播发资源之间的交互应急信息源系统应急广播平台应急广播平台接口a)应急信息源系统与应急广播平台之间的交互 图2 应急广播平台接口模型 接口协议 6.2 接口请求方和接口响应方使用HTT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各个接口功能。接口请求方为客户端,主动向接口响应方发起HTTP连接请求;接口响应方为服务端,创建HTTP服务端口,侦听处理接口请求方的请求。应急广播平台接口所实现的业务功能见第7章、第8章和第9章,接口协议框架见图3。接口请求方接口响应方应用层协议:HTTP传输层协议:TCP应急广播接口数据文件格式:TAR网络层协议:IP 图3 接口协议框架 接口流程 6.
9、3 应符合GD/J 083的规定。数据格式 6.4 应符合GD/J 081、GD/J 082、GD/J 083的规定。DB41/T 24392023 4 7 应急信息源系统对接 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宜与本级应急信息源系统对接,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级别的应急7.1 信息制定发布策略和应急预案。应急信息发布部门负责应急信息的生成、审核和发送,并确定信息级别、信息类别、播发内容、7.2 发布时间、发布范围等播发要求,可对应急广播平台呈现要求提出建议。应急信息源系统与应急广播平台之间的对接,可通过下列任意一种方式实现:7.3 a)按照第 6 章的要求,通过接口对接方式完成应急信息源系统与应急广播
10、平台之间的对接;b)在应急信息发布部门部署应急信息接入前置系统完成对接(见图 4),功能要求如下:1)身份认证:确认系统访问者身份的合法性,通过用户名密码或 USB_key 等方式进行认证;2)用户管理:注册维护使用系统的人员信息;3)权限管理:根据实际业务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4)协议转化:具备将通用预警协议转化为符合 GD/J 083 的 TAR 包,实现应急信息接入;5)信息录入:进行应急信息的录入及内容修改;6)信息提交:对提交的内容调用 USB 密码器进行签名保护,对录入的信息进行查验,完成后上传提交;7)结果反馈:应急信息发布流程、发布结果应返回应急信息接入前置系统;8)操作
11、日志:应急信息接入前置系统应具备操作日志查询功能,包括用户登录信息、信息上传等内容;9)附属支撑:支持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应急信息接入及发布,支持应急广播发布结果以数据、图表等多种方式查看及导出。应急信息源系统应急信息接入前置系统应急信息应急广播平台TAR文件 图4 应急信息源系统对接示意图 8 上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对接 通则 8.1 8.1.1 当上下级应急广播平台不具备对接条件时,可跨级进行网络与数据联通。关联应急广播平台信息(RelatedEBRPS)节点在市级平台未建立前填写省级平台,所属市级平台建立后改为相应的市级平台。8.1.2 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应将本地资源数据、应急广播消息
12、播发数据同步至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并及时响应上级应急广播平台的调度控制指令。在本级资源不够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可逐级向上级应急广播平台请求调用上级资源进行应急广播消息播发。8.1.3 平台可能存在多个上级平台,应支持多地址上报与接收。8.1.4 平台离线(重启、故障等原因)并再次上线后,应主动上报平台及平台内所有应急广播适配器、传输覆盖播出设备、平台设备及终端的状态。8.1.5 平台信息、应急广播适配器信息、平台设备及终端信息、平台状态、应急广播适配器状态、平台设备及终端状态等数据包中的数据操作(生成)时间(RptTime)应选择最后操作时间,而非上报数据时的当前时间。8.1.6
13、 应急广播平台资源采用唯一编码,编码规则应符合 GD/J 080 的规定,地区编码采用省级平台使用的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DB41/T 24392023 5 对接要求 8.2 8.2.1 平台心跳发送 各级应急广播平台之间应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心跳数据包,心跳时间间隔应不高于30 s。8.2.2 应急广播消息播发请求 8.2.2.1 对于不同级别应急广播平台播发的同等级别应急广播消息,应急广播平台应能体现上级优先原则,实现向下多级切播。8.2.2.2 播发区域为市级/县级平台所属区域时,区域内终端均能响应。8.2.2.3 应急广播消息基本信息(EBD.EBM.MsgBasicIn
14、fo)应扩展音量(Volume)字段,便于控制不同场景下的应急广播任务音量。若上级应急广播平台下发的应急广播消息未携带音量字段,则下级应急广播平台按照自身默认的音量播发。8.2.2.4 对于上级应急广播平台的实时音视频流应急广播播发请求,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应能接收音视频流信息并转发推送至终端。8.2.3 应急广播播发状态查询和反馈 8.2.3.1 下级应急广播平台接收到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发送的播发状态查询后,在当前会话中回复接收回执,并在新的会话中将对应的应急广播消息播发状态上报至上级应急广播平台。8.2.3.2 下级应急广播平台接收到上级应急广播平台下发的应急广播消息并进行播发,播发结束时,应向
15、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反馈应急广播消息的播发状态。反馈信息包括实际调用资源响应统计(ResBrdStat)、实际覆盖率(CoverageRate)、实际覆盖区域编码(AreaCode)。反馈播发的消息主要有下列几种:a)过时消息: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发送一条过去时间段的消息,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反馈“消息过时,未处理”或“未处理”;b)即时消息: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发布当前时间段的消息,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反馈“播发中”、“播发成功”;c)等待消息: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发布未来某个时间段的预约消息,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反馈“等待播发”,播发时主动上报“播发中”,播发结束后按要求主动上报“播发结束”。8.2.4 平台信息上报
16、 8.2.4.1 应急广播平台第一次运行应主动上报平台信息。8.2.4.2 信息发生变化(增加、删除或修改)后,应主动上报至上级应急广播平台。8.2.4.3 接收到全量运维数据请求后,在当前会话中回复接收回执,并在新的会话中将平台信息上报至上级应急广播平台,上报的运维数据中至少有一条为本平台信息。8.2.4.4 接收到增量运维数据请求后,在当前会话中回复接收回执,并在新的会话中将平台信息上报至上级应急广播平台,根据查询时间段确定上报的运维数据中是否包含本平台信息。8.2.4.5 被动上报时,上报数据的关联数据包(RelatedEBD)节点为必选项,并且要求子节点的关联数据包编号(EBDID)为
17、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发出的运维数据请求的数据包编号。8.2.4.6 所有参数真实有效,包括应急广播平台名称、应急广播平台地址、经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46 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8.2.5 台站(前端)信息上报 8.2.5.1 信息发生变化(增加、删除或修改)后,应主动上报至上级应急广播平台。DB41/T 24392023 6 8.2.5.2 接收到全量运维数据请求后,在当前会话中回复接收回执,并在新的会话中将台站(前端)信息上报至上级应急广播平台,返回所设置时间段内的全部数据(包括开始时间之前的存量数据)。8.2.5.3 接收到增量运维数据请求后,在当前会话中回复接收回执,并在新的会话中将台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439-2023 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技术规范 2439 2023 应急 广播 平台 对接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