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 T 081-2022 竹荪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502 T 081-2022 竹荪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02 T 081-2022 竹荪栽培技术规程.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7.040 CCS X 83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081 2022 竹荪栽培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bamboo fungus 2022-06-13 发布 2022-06-13 实施 厦门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502/T 081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栽培 场地 要求.2 5 菇棚 搭建 要求 2 6 生产 投入 品要 求.3 7 栽培 技术 要求 3 8 采收、加 工、包装、贮
2、存、运 输 7 9 转潮 管理.8 10 病 虫害 防控 8 11 生 产档 案管 理 9 附录A(资 料性)消 毒剂 施 用方法.10 附录B(资 料性)原材 料 质量要 求.11 附录C(资 料性)培 养料 配方.12 附录D(资 料性)主 要病 虫 害防治 方法.13 附录E(资 料性)生 产档 案管理 记录.19 DB3502/T 081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厦 门
3、市 农业 标准 化领导 小组 办公 室提 出。本文件 由厦 门市 农业 农村 局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厦门 市 菌春现 代农 业有 限公 司、厦门市 翔安 区莲 塘宏 路茶 树菇 专 业合 作社、厦门南泰食 品有 限公 司、厦门 高原山 食品 有限 公司、厦 门市同 安区 菌秀 食用 菌专 业合作 社。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阮 时 珍、邱小 蓝、林 文化、林 一帆、江 旺坤、阮以 恒、阮召校、阮诗 权、郭 宝珠、阮 召渠、何 华、阮诗 明、曾 淑玲。本文件 为首 次发 布。DB3502/T 081 2022 1 竹荪栽培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竹 荪栽 培的 术语与 定义
4、、栽 培场 地要 求、菇 棚搭 建要 求、生产 投入品 要求、栽 培技 术要求、采收、加 工、包装、贮存、运 输、转潮 管理、病虫 害防 控、生产 档案 管理等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棘 托竹 荪、长裙竹 荪、红托 竹荪、短 裙竹荪 等的 人工 栽培 及自 然条件 下的 季节 栽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886.214 食品 安全 国
5、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碳酸 钙(包 括轻 质和 重质 碳酸 钙)GB/T 2440 尿素 GB 4806.7 食 品安 全国 家 标准 食品 接触 用塑 料材 料及制 品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 标准 GB/T 6543 运 输包 装用 单 瓦楞纸 箱和 双瓦 楞纸 箱 GB/T 8946 塑 料编 织袋 通 用技术 要求 GB/T 12728 食 用菌 术语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 GB/T 24616 冷 藏、冷冻 食品物 流包 装、标志、运 输和储 存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 药使用 准则 NY/T 658 绿色
6、 食品 包装 通用准 则 NY/T 836 竹荪 NY/T 1742 食 用菌 菌种 通 用技术 要求 NY/T 1935 食 用菌 栽培 基 质质量 安全 要求 NY/T 2375 食 用菌 生产 技 术规范 NY/T 2798.5 无公 害农 产 品 生 产质 量安 全控 制技 术 规范 第 5 部分:食 用菌 NY/T 5010 无 公害 农产 品 种植 业产 地环 境条 件 NY 5099 无公 害食 品 食 用菌栽 培基 质安 全技 术要 求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2728 界定 的以 及下 列术语 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3.1 竹荪 bamboo fungus DB3
7、502/T 081 2022 2 拉丁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又称竹 参、竹 花、网纱菌、竹荪等,隶属于 真菌 门、担子 菌纲、鬼笔 菌目、鬼 笔菌 科、竹荪属。3.2 菌索 rhizomorph 竹荪菌 丝集 结形 成的 绳索 状结构。3.3 菌索 rhizomorph 3.4 菌 蕾期 button.stage 菌丝束 向土 层延 伸部 分到 达土表 的菌 丝束 先端 膨大,分 化成 原基,形成 菌蕾,进而发 育成 球状 的 阶段。3.5 竹 荪菌 蛋 Dictyophora 由菌蕾 发育 形成 的较 大的 球状子 实体;外
8、形球 状,被菌托 完全 包裹,为 尚未 完全成 熟的 子实 体。3.6 撒裙 Scatter skirt 菌球顶 端破 裂,菌柄 伸长,向下 展开 白色 网状(菌 幕)菌 裙。4 栽培场 地要 求 4.1 灌溉水 可采用 井水、山 泉水,应符合 NY/T 5010、GB 5749 的规定。4.2 林下栽 培 4.2.1 场地选 择 4.2.1.1 林下的 遮阳 度达 到 60%70%,株行 距200cm 以上,3 年内 未栽 培过 竹荪 的(闲)地、竹、林地,坡 度小 于 25。不 宜 选择低 洼和 过于 阴湿 的林 下地块、竹 林地。4.2.1.2 应选择 土壤 腐殖 质含 质高、排灌 方便
9、、疏 松肥 沃,土质以 沙壤 土为 宜。4.3 大田栽 培 4.3.1 宜选择 排灌 方便、土 质疏 松、含 腐殖 质的 水稻 田、旱地;大田 栽培 不得 连作;可经 过水 旱轮 作。4.3.2 土壤应 选择 疏松 肥沃、无 白蚁的 壤土 或粘 壤土,不 宜用沙 土、粘土、pH 6.0 7.5;土 壤质 量应符合GB 15618 的规 定、NY/T 2798.5 的 规定。5 菇棚搭 建要 求 DB3502/T 081 2022 3 5.1 林下搭 荫棚 5.1.1 林木郁 闭度 小 于0.5 时应 遮阳避 光,采用 钢管 材料 搭成,荫棚 高 度180 cm 200 cm,棚 顶用 遮阳网或
10、 用树 枝、茅草 遮盖。5.1.2 林木遮 光率 达65%70%的遮 荫效 果前 提下,可 以 不需搭 荫棚。5.2 大田搭 荫棚 5.2.1 采用钢 管材 料搭 建而 成,棚架高 宜 230 cm 250 cm,荫棚 宽度、长 度不 限。5.2.2 棚顶及 四周 用遮 阳 率 80%90%的遮 阳网 或其 它遮 荫物覆 盖,并固 定牢 固,避免阳 光直 射。5.2.3 荫棚光 线保 持“散射 光”。5.3 畦床拱 小棚 5.3.1 根据生 产的 实际,子 实体 生长期 需保 持适 当的 荫蔽 度,揭 去地 膜时,畦 床栽 培地面 上需 要拱 小拱棚覆 盖膜,以 避免 雨淋。5.3.2 采用直
11、 径4 cm 5 cm 的PVC 管,再 用直 径2 cm 3 cm 的 PVC 软管,将 水分 流 到畦床;每 个畦床上铺 设一 条微 喷水 带。6 生产投 入品 要求 6.1 栽培基 质 6.1.1 以各种 农作 物为 主要 原料,如毛 竹屑(叶、片)、阔叶树 屑(叶、枝)、农 作物玉 米秆、豆 秆、花生秆、玉 米芯、五 节芒、芦苇、杂 木片、(芯、壳)杂 木屑、刨 花、稻壳、稻草 等,应新 鲜、洁净、干燥、无虫、无 霉、无异 味,并 符 合NY/T 1935、NY 5099 及 附录 B 的 规定。6.1.2 以尿素、石 膏粉、石 灰粉、轻质 碳酸 钙为 辅料,其 中 尿素 应符 合GB
12、/T 2440 的要求,其 他辅 料应符合 国家 标准 的相 关规 定。6.1.3 严禁使 用植 物生 长调 节剂 及禁限 用农 药。6.2 菌种 6.2.1 菌种选 择原 则:应选 用抗 病虫、优质 高产、抗 逆性 强、商 品性 好的 菌种。6.2.2 菌种来 源:宜来 自经 地方 农业行 政主 管部 门批 准的 具有资 质的 菌种 生产 经营 者。6.2.3 菌种质 量:应 无 杂菌、无 病虫,菌丝 浓密 粗壮、白 色、菌 龄适 中,生 活力 强,并符 合 NY/T 1742 的规定。6.3 消毒用 剂 常用消 毒剂 施用 方法 应符 合 NY/T 2798.5、NY/T 2375 的 规
13、定。参 见附 录A。6.4 农药 应符 合NY/T 393 的 规定。7 栽培技 术要 求 DB3502/T 081 2022 4 7.1 栽培季 节 厦门地 区竹 荪栽 培播 种时 间安排 在 1 月3 月 播种。7.2 培养料 配制 7.2.1 配料 按配方 准备 好主 料、辅 料,培养料 配方 参见 附录C。大 田栽培 用料 量,林 下栽 培 用干料 量(4000 kg 5000kg)/667 m2(以林 下空地 面积 计算);大田 栽培用 干料 量(6500 kg 7500 kg)/667 m2。7.2.2 培养料 预处 理 7.2.2.1 脱粒后 的玉 米芯 应碾 压处 理。7.2.
14、2.2 玉米秆 碾压 后,截(割)成20 cm 30 cm 长 的秸 秆或 小颗粒。7.2.2.3 竹屑应 提前3 d 5 d 充分 预湿堆 制。7.2.2.4 稻草、玉米秆、棉 籽壳、玉米芯 等需预 湿2 d 3 d,可直 接用清 洁无 污染的 水喷淋,每天 喷水3次,每次20 min 30 min;预 湿后,第2d 在料面 撒一层 石灰粉0.5%。堆 积 期间需 翻堆2 次,使 原料均匀吸 足水 分。7.2.3 建堆发 酵 7.2.3.1 播种前50 d 60 d 建 堆,堆料高 度150 cm 170 cm,宽度200 cm 300 cm,长度不 限。7.2.3.2 将原辅 料混合 均匀
15、,将尿 素、过 磷酸钙、轻 质碳酸 钙等辅 料撒于 培养 料表面,并充 分补足 水分,使 基质 含水 量达 到63%65%。7.2.4 翻堆 7.2.4.1 建堆后15 d,当料 堆中心 温度升 至63 65 时,进行 第一次 翻堆,之后 每隔10 d 15 d翻堆1 次,共翻 堆3 次4 次。7.2.4.2 翻堆时 应将上 下、内外的 培养料 互相调 换位 置翻拌 均匀,并补足 水分,使料 堆上下、内外 的培养料 发酵 均匀 一致。7.2.4.3 翻堆应 以料堆 中心 温度为 依据,第一次 翻堆 后应打 孔增氧,距离60 cm 80 cm 打孔,直径 6 cm8 cm,料内 中心 插入 温度
16、计 进行 测量 温度。7.2.4.4 播种前3 d 5 d,散 堆再 补水,释放 废气,遇 雨天 可覆盖 薄膜。7.2.4.5 发酵后 的培养 料应 呈褐色、料柔 软、腐 熟均 匀、无 明显氨 味、无 异味、有弹 性、有 香味,pH值为 6.0 7.0。7.3 场地消 毒 作畦 前3 d 5 d 先 在地 块 进行浇 水,并将 地深 翻一 次;再 用 3%石灰 水浇 泼 杀虫消 毒。7.4 整地 7.4.1 林下整 地作 畦 7.4.1.1 根据林 地场 地条 件,应提 前 5 d 7 d,先沿 等高 线 挖种植 沟,在两 行树 的中 间造畦 床。DB3502/T 081 2022 5 7.4
17、.1.2 在地面 挖畦 深 宜 20 cm 25 cm,畦床 宽度 宜 50 cm 70 cm,人行 道宜40 cm 50 cm,床面修整呈 中间 稍高 的龟 背型。7.4.1.3 上料前 在畦 床面、作 业道、菇棚 四周 撒一 层石 灰粉,用量(50 kg 60 kg)/667m2。7.4.2 大田整 地作 畦 7.4.2.1 选好地 块、田地、旱地、山地等 场地,应提前 10 d 15 d 翻 晒、消毒。7.4.2.2 平整作 畦床 时,畦田 的四 周要有 挖 深 40 cm 50 cm 的排 水沟。7.4.2.3 畦床 深20 cm 25 cm,畦 床宽70 cm 90 cm,人 行 道
18、留50 cm 60 cm,长 度 不限。7.4.2.4 沿畦床 边或 过道 处安 装一 根微喷 系统 设施。7.4.2.5 作畦床 提前 5 d 7 d,先用 0.2 克 霉灵500 倍水 溶液喷 雾,间隔 2 d 3 d,再撒 一层 石灰粉,以防 土壤 中的 杂菌 感染。7.5 上料前 消毒 上料前 在畦 床面、作 业道、菇棚 四周 撒一 层石 灰粉,用量(50 kg 60 kg)/667m2。7.6 上畦铺 料 7.6.1 林下栽 培 床面修 整呈 中间 稍高 的龟 背型,铺料 厚度 宜20 cm 25 cm。7.6.2 大田栽 培 将培养 料调 至含 水量 适中,料厚 宜 25 cm 3
19、0cm,将培养 料铺 成 龟 背式 菌床,不宜 雨天 铺料。7.7 播种 7.7.1 菌种处 理 7.7.1.1 经严格 挑选 的菌 种,用来 苏儿清 洗菌 种瓶(袋)表 面,然 后除 去表 面老 菌皮。7.7.1.2 在播种 时将 菌种 掰 成 3 cm 大小的 菌种 块,挖到 消毒 过的容 器中。7.7.2 播种量 7.7.2.1 播种量 根据 菌种 或栽 培袋(瓶)不同 规格 而定。7.7.2.2 麦粒、谷粒、棉 籽壳 等菌 种,菌 瓶(750 mL)菌 种的 播种量(3 瓶4 瓶)/m2。7.7.2.3 菌袋规 格(17 cm 18 cm)(33 cm 36 cm)的菌 种用量(3 袋
20、4 袋)/m2。7.7.3 播种方 法 7.7.3.1 条播 将菌种 下播 于料 上,呈“一”字 型依 次排 列,播种 后表面 覆盖4 cm 5 cm 厚 的培养 料。7.7.3.2 穴播 每隔6 cm 8 cm 播 一穴,通常呈“梅 花”型排 列,播种后 表面 覆 盖 4 cm 5 cm 厚 的培 养料。DB3502/T 081 2022 6 7.8 覆土 7.8.1 播种后,在 菇棚 四周 挖 深40 cm 50 cm 的排 水沟,沟土用 于作 畦面 覆土,覆 土应为 疏松 的种 植地表土。7.8.2 应提 前5 d 7 d 备 好土,并用 石灰 粉进 行消 杀处 理。覆 土含 水 量25
21、%左右。7.8.3 播种后 在培 养料 表层 覆盖 碎土,土层 厚 度3 cm 5 cm,喷 水至 覆土 湿润。7.9 覆盖稻 草 7.9.1 播种后 在覆 土层 上再 铺盖 稻草 2 cm 3 cm。7.9.2 盖草 后3 d 5 d,待稻 草 吸湿变 软后 再覆 盖地 膜,(如气 温高 于 16 时无 需盖膜),要经 常观察畦 床的 料内 温度。7.9.3 在畦床 上面 用竹 片拱 成小 棚,再 覆盖 农用 膜,避免 雨淋。7.10 播种后 检查 播种10 d 15 d,应检 查 菌丝发 育状况,发 现问题 应及时 采取补 救措 施;如 发现菌 种不萌 发、发黑,应 及时 补播 菌种。7.
22、11 发菌管 理 7.11.1 温度 7.11.1.1 播种后 的菌 丝定 植生 长温 度控 制 12 30,过 高过低 时影 响菌 丝生 长发 育。7.11.1.2 必要时 可采 取在 棚架 上加 盖芦苇 或防 晒遮 阳网 等进 行降温。7.11.2 湿度 7.11.2.1 播种 后25 d 30 d 为发 菌 阶段一 般不 喷水。7.11.2.2 培养基 含水 量应 控 制 60%63%,空 气相 对湿 度 65%70%。7.11.2.3 下雨时 要及 时覆 盖薄 膜,以避免 雨淋。7.11.2.4 必要时 应采 取喷 水、在畦 沟蓄浅 水方 法进 行调 节。7.11.3 通风 应适时 揭
23、地 膜通 风换 气,保持新 鲜空 气。7.11.4 光照 保持适 当的 荫蔽 度;揭去 地膜,保持 散射 光。7.12 出荪管 理 7.12.1 温度 现蕾期 温度 控 制22 28;出荪 温度 控 制23 32 为宜。7.12.2 湿度 DB3502/T 081 2022 7 菌床表 面的 空气 相对 湿 度85%95%;晴 天每 天早 晚各喷 水 1 次,雨天 不喷。7.12.3 通风 通风换 气,保持 新鲜 空气。7.12.4 光照 保持散 射光,避 免光 照直 射。8 采收、加工、包 装、贮存、运输 8.1 采收 8.1.1 采收标 准 当菌蛋 破口 至开 始撒 裙时 及时采 收。8.
24、2 采收 8.2.1 在采收 时,用拇 指、食指 和中指 抓住 菇体 的下 部,轻轻扭 转一 下,松动 后再 向上拔 起,避免 松动周围 的小 菇蕾,剥 离菌 盖、菌托。8.2.2 采收时 应防 止泥 土粘 连菌 柄和菌 裙,采收 后及 时剥 去菌盖,保 持清 洁、外观 形态完 整。8.3 加工 8.3.1 鲜品处 理 采收后 应及 时剥 去菌 盖、菌托,将竹 荪倒 于竹 筛上,确保 菇形 保持 完整。8.4 干燥 将处理 后的 的 竹 荪整 齐平 放在竹 筛片,进 行晾 晒或 烘干。烘干 时,竹荪 基部 对齐,按菌 柄大 小分 层摆放在 烘烤 筛上,烘 干机 初始温 度45 50,保持2 h
25、 3 h后,逐 渐升 温 至60 70,直至烘干。8.5 包装 8.5.1 烘干干 品应 及时 装入 袋内,扎紧 袋口,避 光干 燥低 温保存。8.5.2 塑料袋 编织 袋应 符 合 GB/T 8946 的规 定。8.5.3 外包装 瓦楞 纸箱 应符 合 GB/T 6543 的 规定。8.6 贮存 8.6.1 鲜干菇 应贮 藏 在1 4 的冷 库中。8.6.2 干品贮 藏应 在避 光、清洁、阴凉、干 燥、无异 味的 仓库贮 存,严禁 与有 毒、有害、有异 味和 易于传播 虫害 的物 品混 合存 放,入 库后 应注 意防 霉、害虫、鼠类 危害。8.7 运输 DB3502/T 081 2022 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02 081-2022 竹荪栽培技术规程 081 2022 竹荪 栽培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