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数列(一)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数列(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数列(一)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数列(一)及答案解析(总分:2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分数:4.00)A.B.C.D.2.设 (分数:4.00)A.B.C.D.3. 的总和为( )(分数:4.00)A.B.C.D.4.等差数列 an)中,已知 (分数:4.00)A.B.C.D.5.设 an为等差数列,且 a3十 a7+a11+a15=200S 17的值为( )(A) 580 (B) 240 (C) 850 (D) 200(分数:4.00)A.B.C.D.6.等差数列 an中,a 15=33,a 45=153,则 217是这个数列的( )(A) 第 60项 (B) 第 61项(C) 第 62项 (D) 不在这个
2、数列中(分数:4.00)A.B.C.D.7.在-9 与 3之间插入 n个数,使这 n+2个数组成和为-21 的等差数列,则 n为( )(A) 4 (B) 5 (C) 6 (D) 7(分数:4.00)A.B.C.D.8.在 a和 b(ab)两数之间插入 n个数,使它们与 a,b 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的公差为( )(分数:4.00)A.B.C.D.9.等差数列中连续四项为 a,x,b,2x,那么 a:b等于( )(分数:4.00)A.B.C.D.10.设数列 an和 bn都是等差数列,其中 a1=25,b 1=75,且 a100+b100=100,则数列-a n+bn的前 100项和为( )(A)
3、 9000 (B) 9800 (C) 10000 (D) 10500(分数:4.00)A.B.C.D.11.等差数列 an中,a 1+a7=42,a 10-a3=21,则前 10项的 S10等于( )(A) 720 (B) 257 (C) 255 (D) 259(分数:4.00)A.B.C.D.12.an为等差数列,共有 2n+1项,且 an+10,其奇数项之和 S 奇 与偶数项之和 S 偶 之比为( )(分数:4.00)A.B.C.D.13.等差数列 an前 n项和 Sn,等差数列 bn的前 n项和为 Tn,已知 则(分数:4.00)A.B.C.D.14.首项为-24 的等差数列,从第 10
4、项开始为正数,则公差 d的取值范围是( )(分数:4.00)A.B.C.D.15.等差数列 an中,a 100,a 110 且 a11|a 10|,S n为其 n项和,则( )(A) S1S 2S 10都小于 0,S 11,S 12,都大于 0(B) S1,S 2,S 19都小于 0,S 20,S 21都大于 0(C) S1,S 2S 5都小于 0,S 6S 7,都大于 0(D) S1,S 2,S 20都小于 0,S 21,S 22,都大于 0(分数:4.00)A.B.C.D.16.设 an为等差数列,S n为前 n项和,且 S5S 6,S 6=S7S 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d0
5、 (B) a 7=0(C) S9S 5 (D) S6与 S7均为 Sn的最大值(分数:4.00)A.B.C.D.17.已知等差数列 an=2,a 11=6;等比数列 b2=a3则满足 (分数:4.00)A.B.C.D.18.在等比数列 an中,若前 10项和 S10=10,前 20项和 S20=30则前 30项和 S30等于( )(A) 40 (B) 50 (C) 70 (D) 80(分数:4.00)A.B.C.D.19.若等比数列的前 3项依次为 则第 4项为( )(分数:4.00)A.B.C.D.20.公比为 (分数:4.00)A.B.C.D.21.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2,前 4项的和为
6、 1,则前 8项的和等于( )(A) 15 (B) 17 (C) 19 (D) 21(分数:4.00)A.B.C.D.22.一个等比数列前几项和 Sn=abn+c,a0,b0 且 b1,a、b、c 为常数,那么 a,b,c 必须满足( )(A) a+b=0 (B) c+b=0 (C) a+c=0 (D) a+b+c=0(分数:4.00)A.B.C.D.23.若数列 an是等比数列,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a 2n,n 2n是等比数列 lna n成等差数列(分数:4.00)A.B.C.D.24.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an中,a 2,a 3,a 6成等比数列,则其公比 q为( )(A) 1 (B
7、) 2 (C) 3 (D) -3(分数:4.00)A.B.C.D.25.三个负数 a,b,c 成等差数列,又 a,d,C 成等比数列,且 ac,则 b与 d的大小关系为( )(A) bd (B) b=d (C) bd (D) 不能确定(分数:4.00)A.B.C.D.26.若正项等比数列 an的公比 q1,且 a3,a 5,a 6成等差数列,则(分数:4.00)A.B.C.D.27.设 A,G 分别是正数 a,b 的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则有( )(A) abAG (B) abAG(C) abAG (D) AG 与 ab的大小无法确定(分数:4.00)A.B.C.D.28.若 a,b,c 成等比
8、数列,a,x,b 和 b,y,c 都成等差数列,且 xy0,则 (分数:4.00)A.B.C.D.29.数列 1,3,7,15,的通项公式 an等于( )(A) 2n (B) 2n+1 (C) 2n-1 (D) 2n-1(分数:4.00)A.B.C.D.30.数列 an中,a 1=1,对于所有的 n2,都有 a1a2a3an=n2,则有 a3+a5=( )(分数:4.00)A.B.C.D.31. (分数:4.00)A.B.C.D.32.设 an=-n2+10n+11,则数列 an从首项到第几项的和最大( )(A) 10 (B) 11 (C) 10或 11 (D) 12(分数:4.00)A.B.
9、C.D.33.若 2a=3,2 b=6,2 c=12,则 a,b,c 构成( )(A) 等差数列 (B) 等比数列(C) 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D) 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分数:4.00)A.B.C.D.34.已知数列 an的前 n项和 Sn=Pn(PR),那么数列 an( )(A) 是等比数列 (B) 当 P0 时是等比数列(C) 当 P0,P1 时是等比数列 (D) 不是等比数列(分数:4.00)A.B.C.D.35.已知数列 an的前 n项和 Sx=2n2-3n,而 a1,a 3,a 5,a 7,组成一新数列 cn,其通项公式为( )(A) cn=4n-3 (B) c5=8n
10、-1 (C) c5=4n-5 (D) cn=8n-9(分数:4.00)A.B.C.D.36. 则 S的数值为( )(分数:4.00)A.B.C.D.37. (分数:4.00)A.B.C.D.38.(分数:4.00)A.B.C.D.39.在数列 an中,若 数列前 n项和为( )(分数:4.00)A.B.C.D.40.已知等差数列 an中 am+am+10=a,a m+50+am+60=b(ab),m 为常数,且 mN,则 am+125+am+135=( )(分数:4.00)A.B.C.D.41.在等差数列 bn中,b 1-b4-b8-b12+b15=2,则 b3+b13=( )(A) 16 (
11、B) 4 (C) -16 (D) -4(分数:4.00)A.B.C.D.42.等差数列 an,b n的前 n项和分别为 An,B n,若 的值为( )(分数:4.00)A.B.C.D.43.若关于 x的方程 x2-x+a=0和 x2-x+b=0(ab)的四个根组成首项为 的等差数列,则 a+b的值是( )(分数:4.00)A.B.C.D.44.等差数列前 n项和为 210,其中前 4项的和为 40,后 4项的和为 80,则 n值为( )(A) 12 (B) 14 (C) 16 (D) 18(分数:4.00)A.B.C.D.45.在等差数列 an中,已知 S4=1,S 8=4设 S=a17+a1
12、8+a19+a20,则 S=( )(A) 8 (B) 9 (C) 10 (D) 11(分数:4.00)A.B.C.D.46.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 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 15,偶数项之和为 30,则其公差为( )(A) 5 (B) 4 (C) 3 (D) 2(分数:4.00)A.B.C.D.47.设 a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 a1+a2+a3=15,a 1a2a3=80,则 a11+a12+a13=( )(A) 120 (B) 105 (C) 90 (D) 75(分数:4.00)A.B.C.D.48.设 Sn是等差数列 an的前 n项和,若(分数:4.00)A.B.C.D.49.an是等差
13、数列,已知 mk,S m=Sk=b,则 Sm+k=( )(A) 0 (B) b (C) 2b (D) 46(分数:4.00)A.B.C.D.50.设 a1,a 2,a 3,a 4成等差数列,且 a1,a 4为方程 2x2-5x+2=0的两个实根,则 a2+a3=( )(分数:4.00)A.B.C.D.51.若无穷等比数列 an的前 n项和为 Sn,且整个数列的和 S=Sn+2an,则 an公比为( )(分数:4.00)A.B.C.D.52.设各项为实数的等比数列 cn的前 n项和为 Sn,S 10=10,S 30=70,则 S40=( )(A) 150 (B) -200 (C) 150或-20
14、0 (D) 400 或-50(分数:4.00)A.B.C.D.53.已知首项为 1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之和为 3,q 为其公比,则 q=( )(分数:4.00)A.B.C.D.54.设无穷等比数列所有奇数项之和为 15,所有偶数项之和为-3,a 1为其首项,则 a1=( )(分数:4.00)A.B.C.D.55.等比数列 an中,各项和 则 a1的取值范围是( )(分数:4.00)A.B.C.D.56.设 n为正整数,在 1与 n+1之间插入 n个正数,使这 n+2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所插入的 n个正数之积等于( )(A) (分数:4.00)A.B.C.D.57.在等比数列 an中,a 1=1
15、,a 10=3,则 a2a3a4a5a6a7a8a9=( )(分数:4.00)A.B.C.D.58.在等比数列 an中,a 1=2,前 n项和为 Sn,若数列 an+1也是等比数列,则 Sn等于( )(A) 2n+1-2 (B) 3n (C) 2n (D) 3n-1(分数:4.00)A.B.C.D.59.一个直角三角形 3个内角的正弦值成等比数列,其最小内角为( )(分数:4.00)A.B.C.D.60.设 an是等比数列,a n0(n=1,2,),记 (分数:4.00)A.B.C.D.61.已知等差数列 an)的公差不为 0,但第三、四、七项构成等比数列,(分数:4.00)A.B.C.D.6
16、2.若 a,b,c 成等比数列,那么函数 f(x)=ax2+bx+c(b0)的图像与 x轴交点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 1或 2(分数:4.00)A.B.C.D.63.已知 a,b,c 成等差数列,则二次函数 y=ax2+2bx+c的图像与 x轴的交点个数为( )(A) 0 (B) 1 (C) 2 (D) 1或 2(分数:4.00)A.B.C.D.64.已知数列 an,b n都是公差为 1的等差数列,其首项分别为 a1和 b1,且 a1+b1=5,a 1,b 1Z +设cn=abn,则数列 cn的前 10项和等于( )(A) 55 (B) 70 (C) 85 (
17、D) 100(分数:4.00)A.B.C.D.65.三个不相同的非零实数 a,b,c 成等差数列,又 a,c,b 恰成等比数列,则 (分数:4.00)A.B.C.D.66.已知数列 13,24,35,则 255是它的( )(A) 第 14项 (B) 第 15项 (C) 第 16项 (D) 第 18项(分数:4.00)A.B.C.D.67.设数列 1,1+2,1+2+3,的前 n项的和为 Sn,则 Sn=( )(分数:4.00)A.B.C.D.68.设 f(n)=2+24+27+210+23n+10,则 f(n)等于( )(分数:4.00)A.B.C.D.69.方程 (分数:4.00)A.B.C
18、.D.70.某工厂四年来的产量,第一年到第三年增长的数量相同,这三年的总产量为 1500件,第二年到第四年每年增长的百分比相同,这三年的总产量为 1820件,则这四年的总产量为( )(A) 3000件 (B) 2280 件 (C) 2240 件 (D) 2220 件(分数:4.00)A.B.C.D.数列(一)答案解析(总分:2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分数:4.00)A.B.C. D.解析:2.设 (分数:4.00)A.B. C.D.解析:依题意 S100=1-3+5-7+197-199+201=-250+201=101S101=1-3+5-7-9+201-203=-251=-1
19、02,则 S100+S101=-1,选(B)3. 的总和为( )(分数:4.00)A.B. C.D.解析:原式可以看成是数列 的所有项和,此数列的公比为4.等差数列 an)中,已知 (分数:4.00)A.B.C. D.解析: ,因为a n为等差数列,所以 a2+a5=a1+a6=4 所以 n=49+1=50,选(C)5.设 an为等差数列,且 a3十 a7+a11+a15=200S 17的值为( )(A) 580 (B) 240 (C) 850 (D) 200(分数:4.00)A.B.C. D.解析:a 3+a15=a1+a17=a7+a11,所以 a1+a17=100,所以6.等差数列 an
20、中,a 15=33,a 45=153,则 217是这个数列的( )(A) 第 60项 (B) 第 61项(C) 第 62项 (D) 不在这个数列中(分数:4.00)A.B. C.D.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此数列的公差为7.在-9 与 3之间插入 n个数,使这 n+2个数组成和为-21 的等差数列,则 n为( )(A) 4 (B) 5 (C) 6 (D) 7(分数:4.00)A.B. C.D.解析:显然此数列共有 n+2项,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8.在 a和 b(ab)两数之间插入 n个数,使它们与 a,b 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的公差为( )(分数:4.00)A.B. C.D.解析:显然 a为
21、首项,那么 b为第 n+2项,所以9.等差数列中连续四项为 a,x,b,2x,那么 a:b等于( )(分数:4.00)A.B. C.D.解析:显然有10.设数列 an和 bn都是等差数列,其中 a1=25,b 1=75,且 a100+b100=100,则数列-a n+bn的前 100项和为( )(A) 9000 (B) 9800 (C) 10000 (D) 10500(分数:4.00)A.B.C. D.解析:显然a n+bn的前 100项之和为a n与b n前 100项之和的和,则有 S100=11.等差数列 an中,a 1+a7=42,a 10-a3=21,则前 10项的 S10等于( )(
22、A) 720 (B) 257 (C) 255 (D) 259(分数:4.00)A.B.C. D.解析:根据题意,有12.an为等差数列,共有 2n+1项,且 an+10,其奇数项之和 S 奇 与偶数项之和 S 偶 之比为( )(分数:4.00)A.B. C.D.解析:由题目可看出,奇数项有 n+1项,偶数项有 n项,所以分析 奇数项首项为 a1,公差为 2d13.等差数列 an前 n项和 Sn,等差数列 bn的前 n项和为 Tn,已知 则(分数:4.00)A.B. C.D.解析:熟练应用求和公式根据公式14.首项为-24 的等差数列,从第 10项开始为正数,则公差 d的取值范围是( )(分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数列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