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4282-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DB37 T 4282-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4282-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4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 CCS A 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4282 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 of security risk grading control and hazard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pressure piping 2020-12-30 发布 2021-01-30 实施 山东省 市 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282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2、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4.1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 2 4.2 主体责任 . 2 4.3 建立制度 . 2 4.4 全员培训 . 3 5 风险分级管控 . 3 5.1 风险点确定和排查 . 3 5.2 危险源辨识分析 . 3 5.3 风险评价 . 4 5.4 风险分级管控 . 6 6 隐患排查治理 . 7 6.1 隐患分类、分级 . 7 6.2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 8 6.3 制定排查计划 . 8 6.4 确定排查内容 . 8 6.5 隐患排查类型、周期、组织级别 . 8 6.6 隐患治理 . 9 7 文件管理 . 10 8 持续改进 . 10 9 信息化
3、管理 . 10 附录 A(资料性) 风险点登记台账 压力管道 . 11 附录 B(资料性) 安全风险分析评价记录 . 12 附录 C(资料性)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33 附录 D(资料性) 重大风险告知栏 . 36 附录 E(资料性) 隐患排查清单 . 39 附录 F(资料性)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41 DB37/T 4282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
4、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济南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青岛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特 种设备协会、山东兴源热电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东部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剑、薛宝龙、刘晋、阎德华、杨献鹏、孙华斌、王冯帅、孙运景、王瑾、马 海清、李长东、段华雷、李孝和、杨龙、陶云旭、芦勇、张锋、李杰、张骏、邢晓伟、张昭辉、魏海亮、 韩孜君、张恩泽。 DB37/T 4282 2020 III 引 言 本文件依据压力管道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
5、术规范规定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 则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原理和特种设 备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融合特种设备本质安全管理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压力管道使用管 理现状编制而成。 本文件制定的目的是构建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预防机制, 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 管控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压力管道安全事故。 DB37/T 4282 2020 1
6、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 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内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 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本 文件所列出的危险源不代表压力管道全部危险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218 危险
7、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32167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GB/T 19285 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T 51359 石油化工厂际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TSG 03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工业管道 TSG D7005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工业管道 DB37/T 288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78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3079
8、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TSG 08、 TSG D0001、 GB 18218、 GB 32167、 DB37/T 2882、 DB37/T 2883、 DB37/T 3078、 DB37/T 307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压力管道 pressure piping 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1 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 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 50 mm的管道。 注: 公称直径小于 150
9、 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 1.6 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 (不包括液 化气体、蒸汽和氧气)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DB37/T 4282 2020 2 3.2 改造 rehabilitation( alteration) 改变管道受压部分结构(如改变受压元件的规格、材质,改变管道的结构布置,改变支吊架位置等), 致使管道性能参数或者管道特性发生变更的活动。 3.3 重大修理 major repairs 管道不可机械拆卸部分受压元件的维修,以及采用焊接方法更换管段及阀门、管子矫形、受压元件 挖补与焊补、带压密封堵漏等。 3.4 暗沟(渠) ditch(cana
10、l) 无法直接观察的雨水、污水、电缆、热力管道等的通道,其特征 是侵入可燃介质后形成爆炸空间。 3.5 人员密集区 densely populated area 聚集人数超过 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建(构)筑物或 GB 50251中规定的二级及以上地区。 3.6 高后果区 high consequence areas(HCAs) 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高后果等级根据 GB 32167的规定分为三级。 4 基本规定 4.1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1.1 使用单位依据 DB37/T 3078 和本实施指南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及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压力 管道的风
11、险辨识、评价、确定风险等级,明确分级管控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落实管控措施,形成风险 分级管控清单。 4.1.2 使用单位根据风险管控清单,按照压力管道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 DB37/T 3079 的要求,形成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确定隐患排查的类型和周期,进行隐患排查。对隐患问题安排专人 组织整改或限期整改。 4.2 主体责任 4.2.1 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 4.2.2 使用单位应当依据 TSG 08与 DB37/T 3078的要求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单 位主要负 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各职能部门工作负责人的 岗
12、位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共同制订形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压力 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3 建立制度 4.3.1 风险管控制度 使用单位应规定压力管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明确风 险点确定、风险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单位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4.3.2 隐患排查制度 DB37/T 4282 2020 3 使用单位应规定压力管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 排查治理职责;规 定压力管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 确定
13、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 4.3.3 奖惩考核制度 使用单位奖惩考核机制应包含压力管道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的相关内容,应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 情况,特别是隐患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与本单位相关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确保治理 措施的落实。 4.4 全员培训 4.4.1 培训内容 应当每年度至少组织一次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压力管道双重预防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与方法; 压力管道风险点评价概况; 风险管控措施; 其他风险信息。 4.4.2 培训记录 使用单位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 培训计划; 培训
14、课件或教材; 培训签到表; 培训考核或效果评价记录; 其他相关资料。 5 风险分级管控 5.1 风险点确定和排查 使用单位宜以在用的单条(管段)的压力管道及其作业活动为辨识单元进行风险点划分,建立包括 使用单位管道登记证编号、风险点(压力管道)名称、管道级别、工艺位号 /位置 /起止点、规格、长度、 设计 /工作条件、介质、安全等级等基本信息的风险点登记台账 -压力管道(参见附录 A)。对于生 产工艺复杂的部分化工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时可按照全面排查、范围清晰、易于识别、便于管理的 原则将同一工段或同一生产单元内的多个风险点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辨识分析。 5.2 危险源辨识分析 5.2.1 危险
15、源辨识内容 危险源辨识时,使用单位应当贯彻压力管道安全管理“ 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操作、 维护保养的要求,按照 TSG 03列出的事故特征,对单条(管段)压力管道及其作业过程中潜在危险有害 因素进行辨识,辨识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 人的因素应包括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人员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配置、操 作技能、作业行为等; DB37/T 4282 2020 4 物的因素应包括压力管道本质安全状况(采购、制造、验收、腐蚀等情况)、安全附件或安 全保护装置、设备附带装置及工具、检验检测、使用标志、防护装置、工作介质(低温、高 温、有
16、毒、有害、易腐蚀)等; 环境因素应包括压力管道所在装置情况、场地基础、给排水情况、工作环境、自然环境(温 度、湿度、气压)等; 管理因素应包括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使用登记、变更管理、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异常情况处理、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档案、应急救援预案、安全警示 标识等。 5.2.2 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是指与导致事故最严重后果对应的压力管道设备失效形式或者致害方式。通 常表现为爆炸、爆燃、泄漏、变形、断裂、损伤、坠落失控或者故障等。 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人员被困、财产损失、停工、违 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等。
17、 5.2.3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使用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以及专业人员等人员 组成辨识小组; 收集有关压力管道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制度、事故案例等相关资 料; 分析压力管道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 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分类辨识。 5.2.4 危险源辨识方法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应按照压力管道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 产工 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 漏; 应将
18、压力管道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检查项目,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管理经验,确定每个检 查项目完好状态下的检查标准,识别每个检查项目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对于压力管道,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 SCL)进行辨识,也可根据单位实际,选择有效可 行的其他方法。 5.3 风险评价 5.3.1 风险评价方法 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宜采用风险矩阵 (LS)评价法评价其风险程度(参见附录 B.1 B.4),根据评 价结果划分等级,并填写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参见附录 B.5 B.10)。使用单位也可根据自 身实际情况采用其他风险评价方法。 5.3.2 风险等级确定原则 DB37/T 4282 2020
19、5 单条 /段管道风险等级是以该压力管道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最高的等级确定。风险等级按照从 高到低分为 5级: 1、 2、 3、 4、 5,其中, 1级为最高风险, 5级为最低风险。对于人员密集区使用的压力 管道,其风险等级在原有判定等级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5.3.3 风险控制措施 5.3.3.1 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设置压力管道安全附件; 设置压力管道阴极保护、排流装置等防腐蚀装置; 设置压力管道安全连锁装置; 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压力管道安全泄放口采取密闭回收装置; 设置监测监控设施和报警设施(易燃、易爆、有毒介质); 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压力管道场所进行密闭; 通过隔离方式把人与危险区域
20、隔开;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检查发现的缺陷维修; 其他控制措施。 5.3.3.2 管理措施包括: 配备相应的特种设备管理和作业人员; 制定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制定压力管道操作规程; 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压力管道定期检查、检测(壁厚、电位、杂散电流等); 按照定期检验周期和要求定期检验; 压力管道安全附件校验、检测; 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资质管理; 设置警示告知牌; 落实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的要求; 其他控制措施。 5.3.3.3 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压力管道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教育; 压力管道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方面的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4282-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4282 2020 压力 管道 使用 安全 风险 分级 事故隐患 排查 治理 体系 建设 实施 指南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50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