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及答案解析(总分:9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1.中国共产党最早规定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党的指导原则的文献是:( )(分数:1.00)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B.论共产党员修养C.整顿党的作风D.不要四面出击2.1948 年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说:既要革命,就要有个革命党。这个革命党的建立必须遵循( )(分数:1.00)A.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B.有人民的全力支持C.有严格的革命纪律D.有广泛的社会影响3.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分数
2、:1.00)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C.抓好农业基础地位的问题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4.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分数:1.00)A.思想政治工作B.作风建设C.组织建设D.军事保障5.下面是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是( )(分数:1.00)A.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B.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C.旧知识分子存在着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D.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6.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1.00)A.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B.团结一致C.加强党的纪律D.掌握思想教育7.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
3、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分数:1.00)A.加强党内组织建设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C.保持党的优良作风D.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8.在各项工作中,人的问题都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一个原则的问题。这是因为( )(分数:1.00)A.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C.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D.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9.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是在( )(分数:1.00)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D.不要四面出击10.1963 年,周恩来指出,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是(
4、)(分数:1.00)A.享乐主义B.教条主义C.经验主义D.官僚主义11.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基本上是( )(分数:1.00)A.一种政治斗争B.一种思想斗争C.一种路线斗争D.一种阶级斗争12.毛泽东等人开始较多地认真考虑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在( )(分数:1.00)A.新中国建立以后B.50 年代初期C.50 年代中期D.60 年代初期13.在哪里毛泽东有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问题的系统见解( )(分数:1.00)A.在论十大关系中B.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C.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D.在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14.在中
5、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 )(分数:1.00)A.刘少奇B.陈云C.邓子恢D.董必武15.在 1956 年 1 月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央对知识分子属性作了一次正确的表述,认为知识分子属于( )(分数:1.00)A.小资产阶级B.独立的阶级、阶层C.工人阶级范畴D.资产阶级范畴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在经济方面应处理好的关系是( )(分数:2.00)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和中央和地方
6、的关系17.关于,毛泽东三个世界的划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B.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属于第二世界C.亚洲(日本除外)、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属于第三世界D.这种划分克服了意识形态的区别,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8.“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指( )(分数:2.00)A.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B.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C.改革经济管理体制D.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19.促进我国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 )(分数:2.00)A.独立自主B.自力更生C.百花齐放D.百家争鸣20
7、.1957 年 4 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指出这种监督主要有( )(分数:2.00)A.各级机关的监督B.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C.党的监督D.群众的监督21.我国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 )(分数:2.00)A.一概排斥B.全面继承C.古为今用D.洋为中用22.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原因是( )(分数:2.00)A.我国民主党派在历史上是与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党B.在过渡时期,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采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C.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成了社会主义
8、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也就成了这部分劳动者的政治联盟D.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共产党也需要民主党派的监督,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确定的方针,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2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 )(分数:2.00)A.无产阶级可以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B.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C.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D.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24.毛泽东在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上的进步是( )(分数:2.00)A.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B.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C.指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D.充分利
9、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25.毛泽东提出了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 )(分数:2.00)A.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B.社会主义的道路C.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D.共产党的领导2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分数:2.00)A.中国工业化道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B.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C.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D.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27.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要点包括( )(分数:2.00)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B.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
10、营为补充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D.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28.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他提出的文艺的服务对象是( )(分数:2.00)A.民族资产阶级B.小资产阶级C.农民D.士兵和工人29.新中国建立时制订的外交政策是( )(分数:2.00)A.“另起炉灶”B.“平等互惠”C.“和平共处”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0.建国初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分数:2.00)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B.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11、重视价值规律三、B分析题/B(总题数:5,分数:50.00)31.下面是一组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材料: B材料 1/B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甚至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帐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B材料 2/B 我们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
12、的资金。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材料 3/B 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结合材料 1、2、3,毛泽东认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2)结合材料 1、2、3,毛泽东认为农、轻、重的关系应该怎样? (3)毛泽东在材料 1 中讲到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哪种更好?为什么?(分数:10.00)_3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制订过哪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每一条基本路线制订的主要背景、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订经济政策时应遵
13、循什么原则?(分数:10.00)_33.阅读下列材料 B材料 1/B 一方面是在一些工作中仍然有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另一方面是在最近一个时期在有些工作中又发生了急躁冒进的倾向,有些事情做得太急了,有些计划订得太高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可能性。就农村工作来说,全国农业纲要四十条本来是要在五年、七年和十年内分别加以实现的,但有些同志因为心急图快,企图在两三年内即把事情全部做好。 摘自人民日报1956年 6 月 20 日社论 B材料 2/B 湖北红安县土质贫瘠,生产条件不好,今年平均亩产也达到 843 斤,比 1952 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量增产的地区,有的是十分贫瘠的,在那里能够
14、提早十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指标,那么条件与它们相同或者比它们好的地方,难道反而不能做到吗?有些人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符合于客观规律的。摘自人民日报1957 年 11 月 13 日社论 B材料 3/B 1958 年 5 月,在北京召开八大的第二次会议。武断地认为 1956 年下半年的反冒进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马鞍形”。即 1956 年的高潮,1957年的低潮(实际上并不是低潮),1958 年更大的高潮;对反冒进负有责任的周恩来、陈云等领导人在会上作了检讨。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农
15、业方面普遍提高 20-50%。这样,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就抛开了八大一次会通过的建议,转上了大跃进的道路。农业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 1,概括指出当时党在指导经济建设上的方针。并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 2,概括指出当时党在指导农业生产的方针上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3)据材料 3,指出八大二次会议是如何总结八大以来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这导致什么结果?(分数:10.00)_3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哪些重要认识?(分数:10
16、.00)_35.阅读下列材料 B材料 1/B 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 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 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内地和西部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 156 项大型项目中 80%在内地,694 项重点工程有 472 项在中、西部,占 68%。 摘自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 年第3 期 B材料 2/B 1965 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形成了一个持续长达三年多的。三线建设和工业大内迁时期,此期间国家投资 2000 多亿元,兴建 2000 多个大中型骨
17、干企业,建成 30 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摘自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 年第 3 期 B材料 3/B 进入 80 年代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新战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富起来。90 年代,邓小平又提出: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摘自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 年第 3 期 回答: 根据材料指出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变化并简要评述其意义。(分数:10.00)_社
18、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答案解析(总分:9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1.中国共产党最早规定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党的指导原则的文献是:( )(分数:1.00)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B.论共产党员修养C.整顿党的作风D.不要四面出击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第三次章程修正案中最早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道题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才能决定实行某种制度,所以,剩下的几个选项由于只是个人的文章,不可能作这种决定。2.1948 年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说:既要革命,就要有个革命党。这个革命党的建立必
19、须遵循( )(分数:1.00)A.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 B.有人民的全力支持C.有严格的革命纪律D.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解析:解析 这是毛泽东关于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认识。3.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分数:1.00)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C.抓好农业基础地位的问题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解析:解析 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 1956年以前,我们学习苏联发展模式,过于强调了重工业的发展,忽视了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苏共
20、二十大后,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整,强调了三者的协调。4.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分数:1.00)A.思想政治工作 B.作风建设C.组织建设D.军事保障解析:解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955 年 9 月毛泽东提出了这一著名论断,这是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际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新的理论概括。5.下面是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是( )(分数:1.00)A.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B.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C.旧知识分子存在着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 D.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解析:解析 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要适应新社会。6.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
21、中心环节是( )(分数:1.00)A.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B.团结一致C.加强党的纪律D.掌握思想教育 解析:解析 加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7.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分数:1.00)A.加强党内组织建设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C.保持党的优良作风D.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解析:解析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与其他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党建思想的最大区别。8.在各项工作中,人的问题都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一个原则的问题。这是因为( )(分数:1.00)A.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B.
22、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C.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D.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解析:解析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各项工作中,都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一个原则的问题。题中的其他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说法,但与题目要求不符,因此不选。9.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是在( )(分数:1.00)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D.不要四面出击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的是关于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10.1963 年,周恩来指出,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是( )(分数:1.00)A.享乐主义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社会主义建设 方针政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