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7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7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73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7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_。(分数:2.50)A.犯罪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2.下列选项中,成立犯罪未遂的是_。(分数:2.50)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 3000 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
2、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 100 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某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3.铁路搬岔工不按时搬道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_。(分数:2.50)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4.甲于 1984 年 3 月 5 日(农历二月初三)出生,到下列哪一个时间才算已满 14 周岁?_(分数:2.50)A.1998
3、年 3 月 5 日B.1998 年 3 月 6 日C.1998 年农历二月初三D.1998 年农历二月初六5.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分数:2.50)A.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C.单位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为了单位的利益D.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6.下列属于自首的是_。(分数:2.50)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监察局打电
4、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 1 万元贿赂,交代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去向7.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_。(分数:2.50)A.有影响B.原则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有影响的可能性C.原则上是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没有影响的可能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8.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_。(分数:2.50)A.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B.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D.犯罪行为是否完成9.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_。(分数:2.50)A.目标的认识错误B.手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行为误差10
5、.郝某为泄私愤报复单位领导,将本单位仓库浇上汽油点燃后,逃离现场。适逢消防队路过,将火扑灭。郝某的行为属于_。(分数:2.50)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11.2003 年 2 月起,贾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 5 次,窃得财物价值为 25000 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 元,二人平分。2002 年 10 月,贾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 5000 元。在追究贾某刑事责任时,贾某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_(分数:2.50)A.贾某盗窃 25000 元B.贾某盗窃 39000 元C.贾某盗窃 14000 元D.贾某盗窃 30000 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5
6、0)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如果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所分红利计入受贿数额B.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如果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C.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各种优惠交易条件,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的,应认定为受贿D.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即构成既遂,即使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也应认定为受贿罪13.非法行医罪属于_。(分数:2.50)A.连续犯B.继续犯C.集合犯D.结合犯14.明知对方是境外间谍组织而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7、情报的,构成_。(分数:2.50)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背叛国家罪D.间谍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两罪15.使用暴力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应_。(分数:2.50)A.按照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B.按照非法拘禁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数罪并罚C.按照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D.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16.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应构成_。(分数:2.50)A.非法经营罪B.侵占罪C.盗窃罪D.破坏公用电信
8、设施罪17.甲因与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到丙家后,乙冲过去给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随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伤。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_。(分数:2.50)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B.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罚C.乙不构成犯罪,因为其拳击未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D.对乙应当按照主犯处罚18.公安人员张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高某时,对其捆绑、吊打,致高某颅内大面积出血而死亡。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_。(分数:2.50)A.按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B.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C.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从重处罚19.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走私活动,情节严重,甲的
9、行为构成_。(分数:2.50)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走私罪D.挪用公款罪和走私罪20.某事业单位负责人甲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 150 余万元贷给另一公司,所得高利息归本单位所有。甲未谋取个人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50)A.甲构成挪用公款罪B.甲构成挪用资金罪C.甲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D.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21.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一天,甲的朋友多次打电话催其赴约,但离交班时间还有 15 分钟。甲心想,乙一直以来都是提前 15 分钟左右来接班,今天也快来了。于是,在乙到来之前,甲就离开了岗位。恰巧乙这天也有要事。乙心想,平时都是我去后甲才离开,今天迟去 15 分钟左
10、右,甲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于是,乙过了正常交接班时间 15 分钟左右才赶到岗位。结果,由于无人看管,致使锅炉发生爆炸,损失惨重。甲、乙的行为_。(分数:2.50)A.属共同犯罪B.属意外事件C.各自构成故意犯罪D.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22.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_。(分数:2.50)A.目标的认识错误B.手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行为误差23.我国刑法规定的自然人完全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_。(分数:2.50)A.已满 14 周岁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C.已满 16 周岁D.已满 18 周岁24.甲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骗取某市公安局副局长的职位。在选拔该
11、局中层干部时,甲向乙索要 2 万元作为将来提拔乙的条件。乙便送给甲 2 万元。关于对甲的行为的处理意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50)A.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招摇撞骗罪B.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敲诈勒索罪C.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受贿罪D.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诈骗罪25.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_。(分数:2.50)A.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D.从重处罚26.某罪的法定刑是 7 年以上有期徒刑,甲犯了该罪,那么对于甲的追诉时效的期限是_。(分数:2.50)A.5 年B.10
12、 年C.15 年D.20 年27.甲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 500 万元,并承诺还款期限届满还本付息,案发后,甲仅归还本金及利息 300万元,甲携带剩余资金潜逃。甲的行为构成_。(分数:2.50)A.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择一重罪定罪处罚B.非法经营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数罪并罚C.非法经营罪和集资诈骗罪数罪并罚D.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数罪并罚28.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_。(分数:2.50)A.结果加重犯B.继续犯C.想象竞合犯D.吸收犯29.我国刑法学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_。(分数:2.50)A.行为B.犯罪构成C.法益D.因果关系30.
13、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_。(分数:2.50)A.甲和村长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B.乙在半年的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C.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D.丁以其妻子陕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3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_。(分数:2.50)A.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C.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D.羁押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32.甲欲翻物资仓库的围墙盗窃抢
14、险物资,因身体矮小未能翻越围墙进入仓库。乙路过见此情形,以与甲一起分赃为条件,找梯子帮助甲越过围墙,甲应允。乙找到梯子后甲顺利翻过围墙窃得财物,甲、乙二人共同分赃。甲、乙二人的共同犯罪属于_。(分数:2.50)A.简单的共同犯罪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B.任意的共同犯罪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C.复杂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D.特殊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33.甲在国有公司担任职务,后因该国有公司与某外商企业合资,国有公司占 10%的股份,甲被该国有公司委派到合资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在任职期间,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资企业价值 5 万元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甲的行为应定_。(分数:2.5
15、0)A.侵占罪B.职务侵占罪C.盗窃罪D.贪污罪34.刘某因犯故意杀人罪于 2011 年 3 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前已经被羁押 1 年),同时法院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如果刘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考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那么刘某最少将服刑至_。(分数:2.50)A.2038 年 3 月B.2037 年 3 月C.2035 年 3 月D.2036 年 3 月35.刑法第 115 条第 2 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属于_。(分数:2.5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36.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持刀进入一狭窄小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自己进入小巷
16、抢劫了一妇女 2000 元。张某与李某会合后对李某说:“什么也没抢着,这妇女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李某信以为真。张某、李某的行为_。(分数:2.50)A.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既遂B.张某构成抢劫罪,李某不构成犯罪C.张某构成抢劫罪既遂,李某构成抢劫罪未遂D.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未遂37.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的区别是_。(分数:2.50)A.犯罪的目的不同B.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C.使用的手段不同D.打击的部位不同38.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
17、:2.50)A.根据刑法第 20 条第 3 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39.伪证罪只能发生在_。(分数:2.50)A.立案侦查以前B.起诉之后C.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D.判决宣告以后40.派出所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 7 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 7 名人员,但仍有 5 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5
18、0)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专业基础课刑法学-7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_。(分数:2.50)A.犯罪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行为或者危害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情形。故选 C 项。2
19、.下列选项中,成立犯罪未遂的是_。(分数:2.50)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 3000 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 100 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某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解析:解析 B 项中,乙的行为属于放弃可以重复侵害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中止。
20、C 项中,丙的行为完全符合绑架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属于犯罪既遂而不是犯罪未遂。D 项中,李某的谎言虽然不利于丁实施犯罪行为,但是没有达到足以阻止丁实施拐卖行为的程度,本质仍然属于丁自动放弃犯罪,应当认定为犯罪中止。A 项中,甲虽然获得了财物,但是甲获得财物不是由其犯罪行为所导致,所以不能认定为犯罪既遂,而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3.铁路搬岔工不按时搬道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_。(分数:2.50)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解析:解析 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有三个:(1)法律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
21、履行的义务;(3)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铁路搬岔工的职责就是搬道岔,所以其义务的来源是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故选 D 项。4.甲于 1984 年 3 月 5 日(农历二月初三)出生,到下列哪一个时间才算已满 14 周岁?_(分数:2.50)A.1998 年 3 月 5 日B.1998 年 3 月 6 日 C.1998 年农历二月初三D.1998 年农历二月初六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计算期限以公历为准。所以应当排除 C 项和 D 项。同时,已满周岁,必须在其生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故选 B 项。5.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分数:2.50)A.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
22、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C.单位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为了单位的利益D.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 解析:解析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私营企业犯罪的,如果该私营企业没有法人资格,那么不能视为单位犯罪。单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必须在刑法分则将单位规定为具体犯罪的犯罪主体的情况下,单位才能构成该具体犯罪的主体。故选 D 项。6.下列属于自首的是_。(分数:2.50)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
23、,经查证属实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 1 万元贿赂,交代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去向解析:解析 自首,是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犯罪行为的行为。B 项中,甲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并没有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不是自首。C 项中,甲检举他人犯罪,经查证属实,是立功,而不是自首。D 项中,甲没有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使得司法机关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也不是自首。为了鼓励自首,有关司法解释对于自动投案作了扩张解释,对于 A 项中的行为,也认定为自动投案。所以,应当选择 A 项。7.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_。(分数:2.50)A.有影响B.原则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有影
24、响的可能性 C.原则上是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没有影响的可能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法律认识错误原则上不影响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对法律认识错误造成了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错误,那么也会影响到刑事责任。故选 B 项。8.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_。(分数:2.50)A.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B.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D.犯罪行为是否完成解析:解析 关于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有很多的理论学说,但是占据统治地位且具有合理性的学说是构成要件齐备说。故选 B 项。9.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7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