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过程与基本方法及答案解析.doc
《统计工作过程与基本方法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工作过程与基本方法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统计工作过程与基本方法及答案解析(总分:8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 53%,女性占 47%,该指标属于( )。(分数:1.00)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2.某国国内生产总值 2009年为 2008年的 108.5%,该指标属于( )。(分数:1.00)A.比例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某地为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属于( )。(分数:1.00)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
2、.普查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1.00)A.获取样本资料B.获取总体资料C.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D.用样本观察的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5.统计调查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划分的根据是( )。(分数:1.00)A.调查的对象范围B.登记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的组织方式D.调查的报告单位6.甲、乙两村粮食平均亩产量分别为 1000千克和 1250千克,标准差分别为 45千克和 49千克,可以判断( )。(分数:1.00)A.甲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B.乙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C.两个村的平均亩产量有相同代表性D.无法判断7.为了搜集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资料,则
3、调查对象是( )。(分数:1.00)A.该地区所有国有工业企业B.该地区的每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地区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D.该地区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8.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减少 4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分数:1.00)A.减少 40%B.增加 40%C.不变D.无法判断9.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中,若所有变量值均扩大 3倍,而次数均减少为原来的 1/3,则平均数( )。(分数:1.00)A.不变B.缩小为原来的 1/3C.扩大为原来的 3倍D.扩大为原来的 6倍10.在某班数学成绩统计中,7080 分一组的向下累计人数为 50人,这 50人是指( )。(分
4、数:1.00)A.70分以下的人数B.70分以上的人数C.80分以下的人数D.80分以上的人数11.下列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 )。(分数:1.00)A.曲线图B.折线图C.直方图D.饼图12.如果数据是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1.00)A.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13.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 500600,第二组 600700,第三组 700800,第四组 800以上,则( )。(分数:1.00)A.600在第一组B.600在第二组C.700在第二组D.800在第三组
5、14.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分数:1.00)A.设备台数B.投资总额C.商品销售额D.国内生产总值15.统计设计按包括的研究对象范围可分为( )。(分数:1.00)A.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B.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C.长期设计和短期设计D.整体设计和单阶段设计16.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分数:1.00)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17.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分数:1.00)A.人口数B.职工工资总额C.商品库存量D.固定资产价值18.人
6、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为 7月 1日 0点,某村在 6月 27日进行的人口登记数为 6080人,如果该村 6月30日死亡 2人,7 月 2日出生 6人,则人口普查表上该村人口数为( )人。(分数:1.00)A.6074B.6078C.6084D.608819.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 11万,有 8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 700床),则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 63.64,这个指标属于( )。(分数:1.00)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标志变异指标20.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 )。(分数:1.00)A.填报单位B.调查单位C.调查对象D.调查项目21.某公司布置在
7、第一季度内用 15天(1 月 5日至 1月 29日)的时间调查下属各企业去年 12月 31日的计算机数量和情况。这一调查中,调查的标准时间是( )。(分数:1.00)A.12月 31日B.1月 5日C.1月 29日D.1月 5日至 1月 29日22.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 3%,实际比基期下降 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分数:1.00)A.87.5%B.99.5%C.101.5%D.116.5%23.统计表的横行标题通常用来表示调查单位和分组的名称,一般置于统计表的( )。(分数:1.00)A.上方B.左方C.右方D.均可以24.对某班学生进行分组,如表 2-1所示,
8、则该统计表是( )。B 表 2-1/B(分数:1.00)A.分组B.人数(人)C.男20岁以下20岁以上女20岁以下20岁以上D.3018122013725.下列各项中,属于超额完成计划的有( )。(分数:1.00)A.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 103.5%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 103.5%C.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 103.5%D.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 103.5%2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 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分数:1.00)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27.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
9、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数:1.00)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28.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1.00)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29.调和平均数( )。(分数:1.00)A.是倒数平均数B.允许某组标志值为零C.以标志值的倒数作为权数D.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30.普查中规定标准时点是为了( )。(分数:1.00)A.保证统一的普查周期B.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性C.保证普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D.避免登记的资料发生重复或遗漏二、B多项选择题/B(总
10、题数:13,分数:26.00)31.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值影响的是( )。(分数:2.00)A.众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E.算术平均数32.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分数:2.00)A.分组法B.图示法C.列表法D.修匀法E.数学模型法33.变量数列中,( )。(分数:2.00)A.各组频率大于 0B.各组频率大于 1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 1D.总次数一定时频数与频率成正比E.总次数一定时频数与频率成反比34.在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分数:2.00)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计划相对指标
11、35.标志变异系数( )。(分数:2.00)A.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尺度B.消除了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的影响C.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的离中趋势E.既反映集中趋势,又反映离中趋势36.下列统计调查中,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分数:2.00)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统计报表制度37.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有( )。(分数:2.00)A.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B.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区别的标志C.根据组内差异性选择分组标志D.根据组间同质性选择分组标志E.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38.统计整理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 )。(分数:2.00)A.对调查来的资料进行
12、审核B.按照统计目的的要求进行分组或分类C.对各单位的指标进行汇总和必要的加工计算D.将汇总整理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E.作好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工作39.统计分组的作用有( )。(分数:2.00)A.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B.揭示事物内部结构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反映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E.反映现象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40.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可以是( )。(分数:2.00)A.系数B.倍数C.成数D.千分数E.双重单位41.统计表从形式上看,一般包括( )。(分数:2.00)A.总标题B.纵栏标题C.横行标题D.指标数值E.报告单位42.计算平均数可采用的公式有( )。(分数:2.0
13、0)A.B.C.D.E.43.在次数分布数列的编制过程中,组距数列适合于( )。(分数:2.00)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D.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E.分类变量与顺序变量三、B判断题/B(总题数:13,分数:13.00)44.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设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 2000年 11月 1日零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点,要求 2000年 11月 10日以前完成普查登记,调查期限为 10天。(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
14、一览表是在一张表上登记一个调查单位。(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但其组限可采用重叠组限和不重叠组限两种表示方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对于不等组距式变量数列,通常按次数密度(频数密度)绘制直方图以表示其分布。(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统计表中数字较小,可略而不计时,可写上“0”;当缺某项数字资料时,可用符号“”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示。(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统计表中各项标题应按合乎逻辑的顺序排列,主词栏通常用甲、乙等文字编号,宾词栏用(1)、(2)、(3)等数字编号。( )
15、(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结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只能是时期指标。(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比较相对指标可以是两个相对指标对比。(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强度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必用复名数来表示。(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某地区 2009年年末每万人拥有商业网点数是比较相对指标。(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数据的离散趋势越大,说明集中趋势代表值的代表性就越好。(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B综合应用题/B(总题数:2,分数:16.00)(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
16、)已知 2009年 9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如表2-2所示。B 表 2-2/B 品种 加个(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额(万斤)A 1.2 1.2 2B 1.4 2.8 1C 1.5 1.5 1合计 5.5 4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分数:8.00)(1).计算两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可采用的平均指标有( )。(分数:2.00)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2).甲农贸市场农产品平均价格为( )。 (分数:2.00)A.1.325B.1.367C.1.375D.1.465(3).乙农贸市场农产品平均价格为( )。
17、(分数:2.00)A.1.325B.1.367C.1.375D.1.465(4).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平均价格的高低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分数:2.00)A.影响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是次数本身B.影响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是各变量值大小C.影响平均数大小的唯一因素是各变量值大小D.影响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是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的大小现有甲、乙两班工人日产零件资料,如表 2-3所示。B 表 2-3/B 甲班 乙班日产零件(件) 人数(人) 日产零件(件) 人数(人)20222527251231820232528105合计 22 合计 25根据上述资料比较两班工人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分数:8.00)(1)
18、.两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 )。 (分数:2.00)A.甲班 23.5件B.甲班 24.14件C.乙班 21.5件D.乙班 22.04件(2).两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的标准差分别为( )。 (分数:2.00)A.甲班 2.69件B.甲班 2.03件C.乙班 2.69件D.乙班 2.18件(3).两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 )。 (分数:2.00)A.甲班 11.44%B.甲班 8.41%C.乙班 12.51%D.乙班 9.89%(4).对比两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 )。(分数:2.00)A.甲好乙差B.甲差乙好C.甲、乙相同D.无法判断统计工作过程与基本方法答案解析(总分
19、:8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 53%,女性占 47%,该指标属于( )。(分数:1.00)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 解析:解析 结构相对指标是指总体中部分数值与总体中全部数值对比的结果,表明总体中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题中,53%是出生的男性婴儿数与全部出生婴儿数对比的结果,47%是出生的女性婴儿数与全部出生婴儿数对比的结果,并且出生的男性婴儿、出生的女性婴儿均是总体全部出生婴儿的一部分,故该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2.某国国内生产总值 2009年为 2008年的 108.
20、5%,该指标属于( )。(分数:1.00)A.比例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解析:解析 动态相对指标是指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的结果,反映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程度。某国 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 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 108.5%,属于动态相对指标,反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3.某地为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属于( )。(分数:1.00)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 D.普查解析:解析 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指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21、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题中,有意识的选出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故属于典型调查。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1.00)A.获取样本资料B.获取总体资料C.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D.用样本观察的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解析:解析 抽样调查是指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5.统计调查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划分的根据是( )。(分数:1.00)A.调查的对象范围B.登记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的组织方式 D.调查的报告单位解析:解析 统计调查的分类为:按调查对象包
22、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6.甲、乙两村粮食平均亩产量分别为 1000千克和 1250千克,标准差分别为 45千克和 49千克,可以判断( )。(分数:1.00)A.甲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B.乙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 C.两个村的平均亩产量有相同代表性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 由已知资料可计算两者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 甲村: =4.5%; 乙村:7.为了搜集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资料,则调查对象是( )。(分数:1.00)A.该地区所有国有工业企业 B.该地区的每
23、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地区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D.该地区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解析:解析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所组成的总体。“该地区所有国有工业企业”构成了总体的范围,是调查对象;“该地区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8.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减少 4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分数:1.00)A.减少 40%B.增加 40%C.不变 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 加权算术平均数 ,若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减少 40%,那么9.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中,若所有变量值均扩大 3倍,而次数均减少为原来的 1/3,则平均数( )。
24、(分数:1.00)A.不变B.缩小为原来的 1/3C.扩大为原来的 3倍 D.扩大为原来的 6倍解析:解析 假设原来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为 ,若变量值都扩大 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那么,10.在某班数学成绩统计中,7080 分一组的向下累计人数为 50人,这 50人是指( )。(分数:1.00)A.70分以下的人数B.70分以上的人数 C.80分以下的人数D.80分以上的人数解析:解析 向下累计是指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大的组向变量值小的组进行累计,可以说明各组下限以上分布的总次数,或占总体的比重。11.下列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 )。(分数:1.00)A.曲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工作 过程 基本 方法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