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选专业科目(政治类)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选专业科目(政治类)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选专业科目(政治类)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选专业科目(政治类)模拟试卷 6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 写作题(总题数:4,分数:8.00)1.【背景材料】一则“13 岁女孩被铐”的新闻在网上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涉事的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党委书记袁泽泓、派出所干警陈松已被停职接受调查。 “13 岁女孩”因“一盆水”被铐其实并非个案。此前有媒体报道,陕西绥德县职业中学校长高勇只因打开车门要求县长为拨发助学金签个字再走,结果先遭停职后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在一些地方,基层公权力滥用现象不算罕见。 基层工作不好做,尤其是在我国农村,一些群众确实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加之信息不透明、欠流动、少对称,干群之间陷入了一种信
2、任困境。对于这种情况,有效的做法是耐心、细心地做工作,争取民众的理解,加强信息的传输、交流和反馈。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干群信任,形成强大合力,抗御各种风险。 然而,某些手握公权的基层干部要么故意掩盖事实、隐瞒真相、过滤信息,要么动用手中的公权力压制民众的意见,甚至带头违法。这些行为,不但加深了干群之间的隔阂,助长了不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风气,甚至还易引发一些社会冲突。 之所以会屡屡出现基层公权力滥用等现象,关键是一些基层干部并未摆正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他们忘了自己的公仆身份,将自己当成“官老爷”,别人稍有忤逆,便认为是对自己“大不敬”,并不惜动用手中的公权力,以维护自己所谓的那点“尊严”。 此
3、外,公权力滥用也与一些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有关,他们平时不太注意学习领会中央的文件精神,缺少对法律和民意的敬畏之心,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别人管不着,“特权”意识浓厚,“官老爷”做派明显,以至于有些无法无天、肆意妄为。 减少甚至避免基层公权力滥用,应先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加强来自纪检、舆论的监督。以民主政治的逻辑“驯化”国家公权力,为国家公权力编制一个巨大的国家民主化的制度之笼,这应该是中国政治的前行方向。【习题】背景材料中提到“以民主政治的逻辑驯化国家公权力,为国家公权力编织一个巨大的国家民主化的制度之笼”,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背景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
4、心明确,思考深刻;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1200 字。(分数:2.00)_2.【背景材料】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从“表哥”“房叔”的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等热点事件,“网络曝光一纪委介入一查实处理”已经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一条重要路径。但是,在网民看来十分给力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把双刃剑,除了其中或多或少含有偶然性、娱乐化的成分之外,“误伤”也时有发生。网络举报的泛滥,也会使有关部门在查处腐败的过程中,在保证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难以权衡。而面对公共利益,官员隐私权该受到何种程度的限制,更需要明确的法律界定。比如网帖所曝“拥有 24 套房产”的
5、“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而其 6套房产也都是合法所得。 以不同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习题】请结合对全部背景材料的理解与思考,以论“网络反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8001000 字。(分数:2.00)_3.【背景材料】不当“三公消费”是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以及超标准的奢华消费。相对政府部门正常的公务接待
6、、公务出访、公务用车消费,不当“三公消费”的延伸显得过于奢华,过于浪费。全国政协委员何清华对此表示:“整治三公消费是年年提年年有,年年有年年提,但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不能出实招、出重拳,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将被某些特权者坐掉、吃掉、玩掉,人民群众的信赖也将大打折扣。”“三公消费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只有奉公廉洁,才能取信于民。”何清华说。 行政透明建设上,政府是执行者,而公众则是受益者和监督者,有着相当大的作为空间。河南公民 Z,持续将信息不公开的政府部门告上法庭;记者 L 号称“专拍哥”,3 年曝光数千张特权车照。公民 Z
7、的官司,胜诉率近 60;而在记者 L 的影响下,河南取消了公安车牌号段豫 0。这些公民个体的努力,都推动着行政不断走向透明。 可以说,行政透明,公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应是主动的参与者。而行政透明化,也是一个“发力长力”的过程,有赖于在逐渐形成的公民社会中,法律学者、普通公民、传播媒体之间,形成社会共识,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这种“共同体式”的参与,才是推动行政透明度不断提高的大规模、可持续、建设性的力量。 在透明的阳光之下,政治不再“神秘”,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公众不再是“臣民”,而是积极参与政治的公民。也正是在这种参与、互动和共建之中,行政透明才真正具有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意义。【习题】请
8、你结合背景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3字数 10001200 字。(分数:2.00)_4.【背景材料】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跨越了温饱,实现了小康。但是,老百姓在吃饱穿暖的同时,对政府的意见也不断增多,群众与干部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为什么?社会诉求在提高,群众愿望在升级。我们党员干部在实现群众经济小康方面的成就巨大,但在群众精神小康方面准备不足。准备不足,群众就会聚集起来“和你要、和你闹”。尤其是随着社会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过去不是问题的问题今天成为了大问题,过去理所当然的事情今天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了,过去坚不
9、可摧的合法性基础今天越来越有些靠不住了。 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政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我们用惯了的、会用的、曾经很管用的、数十年延续下来的一些社会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力不从心。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必由之路与不二法门。【习题】参考背景材料,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200 字左右。(分数:2.00)_公选专业科目(政治类)
10、模拟试卷 6 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 写作题(总题数:4,分数:8.00)1.【背景材料】一则“13 岁女孩被铐”的新闻在网上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涉事的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党委书记袁泽泓、派出所干警陈松已被停职接受调查。 “13 岁女孩”因“一盆水”被铐其实并非个案。此前有媒体报道,陕西绥德县职业中学校长高勇只因打开车门要求县长为拨发助学金签个字再走,结果先遭停职后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在一些地方,基层公权力滥用现象不算罕见。 基层工作不好做,尤其是在我国农村,一些群众确实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加之信息不透明、欠流动、少对称,干群之间陷入了一种信任困境。对于这种情况,有
11、效的做法是耐心、细心地做工作,争取民众的理解,加强信息的传输、交流和反馈。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干群信任,形成强大合力,抗御各种风险。 然而,某些手握公权的基层干部要么故意掩盖事实、隐瞒真相、过滤信息,要么动用手中的公权力压制民众的意见,甚至带头违法。这些行为,不但加深了干群之间的隔阂,助长了不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风气,甚至还易引发一些社会冲突。 之所以会屡屡出现基层公权力滥用等现象,关键是一些基层干部并未摆正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他们忘了自己的公仆身份,将自己当成“官老爷”,别人稍有忤逆,便认为是对自己“大不敬”,并不惜动用手中的公权力,以维护自己所谓的那点“尊严”。 此外,公权力滥用也与一些基
12、层干部素质不高有关,他们平时不太注意学习领会中央的文件精神,缺少对法律和民意的敬畏之心,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别人管不着,“特权”意识浓厚,“官老爷”做派明显,以至于有些无法无天、肆意妄为。 减少甚至避免基层公权力滥用,应先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加强来自纪检、舆论的监督。以民主政治的逻辑“驯化”国家公权力,为国家公权力编制一个巨大的国家民主化的制度之笼,这应该是中国政治的前行方向。【习题】背景材料中提到“以民主政治的逻辑驯化国家公权力,为国家公权力编织一个巨大的国家民主化的制度之笼”,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背景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明确,思考深刻;2内容
13、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1200 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编织民主制度之笼杜绝公权力滥用 英国阿克顿勋爵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集权统治历史的国度里从秦始皇的徭役到隋炀帝的东征,从清政府的独裁专政到蒋介石的四年内战,不受约束的公权力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在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对强权的膜拜,对个人权利的漠视,仍不时发生在我们周围。因此,弘扬民主政治,约束公权力,任重而道远。 历经二十余年的修订和完善,被称为“党内立法法”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正式出台
14、。作为为党内立法立规矩的法规,甫一提出即剑指党内公权滥用的腐败。公权是一种特别的能力一种特殊的资格,表现为巨大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制度是一种准则、一种规程,表现为指导性和制约性。公权天然倾向于滥用,唯有用制度约束规范、监督制衡,才能保证公权力发挥其应有的正义力量。如何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既要有“制度笼子”,更要把公权力“关住”。 编织民主制度之笼,首要任务是制度自身的完善。用来关公权力的笼子一直都有,但或许是笼子本身不够完善,或许是看管笼子之人不够尽职,致使权力从笼内轻易蹿出,为所欲为。当务之急是要编织更为坚实、致密、合体的“制度笼子”。一方面要尽快对现有的笼子查漏补缺、修缮巩固,确保已经
15、暴露出来的漏洞被彻底封死,断了某些掌权者继续钻空子的企图。另一方面,要根据社情民意的变化,广泛听取各方声音,吸纳各种力量,集合各方才智,共同打造腐败的“终结笼”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编织民主制度之笼,还要能把公权力管得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既是对权力与制度关系的形象概括,也是回归权力本质的必然要求。对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而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权力具有腐败的天性,能令掌握它的人滋生欲望、迷失本性。即便有笼子的震慑,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总想挑战一下制度的权威
16、。要想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安分守己,需请出“常”“长”二剑“护法”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唯有持续性地反腐倡廉,才能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让权力时刻保持警醒;唯有长期性地拒腐防变,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清除权力妄为的土壤。“常”“长”二剑出鞘,反腐就不会沦为“运动式”“一阵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贪腐应对之计就难以存活。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束缚,也是保护。“关”不是要让权力在笼子里“僵死”或“睡大觉”,而是要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实现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价值;是要让掌权之人不专权、不越权、不谋私,不沦为“苍蝇”“老虎”。这是实现廉洁政治的根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专业 科目 政治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