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三十三)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三十三)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三十三)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检测(三十三)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1(2018绍兴测试)说苑政理中说:“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与这一说法相一致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子 D韩非解析:选 D 从“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认为应该论功行赏,赏罚分明,这是法家思想的体现,所以本题选择 D项;A、B 两项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C 项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有学派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之” ,逐级逐层统一思想,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要求集中统一到中央,该学派的代表
2、人物是( )A孔子 B韩非C老子 D墨子解析:选 B 依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故 B项正确。3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该思想家还提倡( )A “事异则备变” B “无为而治”C “仁政” D “制天命而用之”解析:选 D 依据材料“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可知,该思想家主张性本恶,要求建立相应的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是荀子的思想。A 项是法家韩非的思想,B 项是 道家思想,C 项是孟子主张
3、,均排除;D 项为荀子主张,故选 D项。4(2018镇海中学月考)在君臣关系上,孔子 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韩非则认为君臣之间“非父子之亲” “君操之(指 赏罚)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礼乐秩序趋于瓦解 B儒家学派受到压制C君主专制体制形成 D儒法思想走向融合解析:选 A 依据材料可知,孔子、韩非的主张体现了君臣的关系符合礼的规范,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因此二人提出的治国救世主张,对君臣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礼乐秩序趋于瓦解,故 A项正确。5冯友兰评论某一学派时说:“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入世的危险。
4、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 ”下列属于2该学派思想的是( )A “天行有常” “知天命而用之”B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C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 “兼相爱,交相利”解析:选 B 由材料可知该学派为道家学派,A 项是儒家思想,B 项为道家思想,C 项为法家思想,D 项为墨家思想,故选 B项。6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由此可见,儒家思想( )A对天人关系有所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注重于现实政治诉求 D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
5、解析:选 C 材料中将道家、墨家、 儒家进行比较,儒家不信鬼神,讲人道,主张运用伦理道德维持社会秩序,主张积极入世、注重与现实政治的联系,故 C项正确。7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A打倒封建阶级 B加速社会流动C推动士阶层兴起 D保障社会平等解析:选 B 材料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被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故 B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
6、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 )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解析:选 D 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 D项正确。9(2018温州九校联考)董仲舒被历代称为“醇儒” 。下列言论属于他的是( )A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B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D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3解析:选 D A 项是王阳明的观点,B 项是老子的言论,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专题 十四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技 文化 课时 检测 三十三 百家争鸣 汉代 儒学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