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会宁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是出发点,理解是认识性因素,感知在生理上,理解在逻辑程序中都是常数,正是想象才使它们成了变数。想象大概是审美中的关键,正是它使感知超出自身,正是它使理解不走向概念,正是它使情感能构造另一个多样化的幻想世界。动物没有想象,只有人能想象。想象从一开始便贯穿在感知里。想象把某些经验的(或体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期待,把脑中一些模模糊糊的东西明确下来。想象是既与
2、个别事物有关联的,又具有主动支配性和综合统一性的感性活动。正因为想象极为丰富和复杂,不为概念性的认识所规范,所以想象才多义而宽泛。想象又常常与情感、欲望等本能相联系,受后者支配,具有无意识的意向性。在审美欣赏中,对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正是靠想象来联系的。高尔基的海燕没有明确的讲革命,却给人以革命的启示。这是通过想象,即由想象来负载审美理解。想象在心理学中一般分为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想象还包括联想,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比联想等等。接近联想如由齐白石画的岁朝图 (爆竹)而感到春节的气氛,类比联想如用花比美人、用暴雨比革命等等。此外,无意识中的变形、浓缩、重叠、不遵守同一律(是 A又是非
3、 A)等种种非理性的想象,在现代文艺中也广泛流行。艺术作品之所以必须具有“空白点” 、之所以具有朦胧性、不确定性,便正是为了给想象以舒发活动的天地。如果没有这种活动,这个美感也就建立不起来。想象的这种广阔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和深刻。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和模拟论美学早已被弃若敝屣,主观心理的时空和主体感受的真实占领了现代艺术的中心。中国传统文艺则在实用理性精神的理解因素的渗入、支配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相当重祝想象的自由活动;中国戏曲中著名的各种虚拟程式;古典诗句中非常宽广的时空范围;不需要布景灯光,舞台上可以出现白天黑夜;不需- 2 -要焦点透视,画面上可以展现万壑
4、千山。也正因为想象丰满而自由,所以理解才多义而宽泛。想象不是为概念性的认识所引导所规范,而是恰恰相反,想象指示着、引领着、趋向于某种非确定性的认识。这正是艺术想象不同于科学想象的地方。(摘编自李泽厚美学四讲 ,有改动)1. 下列关于原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想象使感知有了更多的可能,使理解不受概念性的认知约束,所以是审美的关键。B. 现代艺术抛弃了三一律和模拟论美学,以主观心理的时空和主体感受的真实为中心。C. 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理解会呈现多种的姿态,这导致了想象的丰满和自由。D. 艺术和科学最大的不同就表现在是否遵循实用理性的精神,是否重视想象的作用。2. 下列对原
5、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先概括说明想象对感知和理解的重要性,再具体论述想象的特性和作用。B. 文章第二段阐述了想象的本质、特征、分类以及作用,逻朝清晰,论述严密。C. 文章第四段介绍了想象在中国传统文艺中的种种表现,给了人们直观的认识。D. 文章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使读者更好地领会看似枯燥的美学理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想象具有主动支配性,常常支配情感、欲望等人的本能,使后者符合自我想象。B. 艺术作品中的空白点,会给予想象自由的空间,人们才能借助想象建立美感。C. 在审美欣赏中,我们通过想象来承载对内在意义的理解,我们可能会想到
6、更多。D. 中国传统文艺利用想象的特性,不使用布景灯光,舞台上也可以表现白天黑夜。2、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小题。父亲的家园杨尚清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跟所有黄土高原的山村一样,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半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山上山顶,与牛羊为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抓粪、锄草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刺着也不觉疼痛。为了填饱肚子,少年的父亲离开了他的第一个家园,行乞讨要,四方为家。没有文化,只有力气,背石头、打窑洞辗转多地,后来落脚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场,方圆百里,森林密布。做一名伐木工,
7、有盼头,能吃上大白馒头。日复一日,与林木为伴,父亲成长为一- 3 -个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邻村的漂亮姑娘莲,在林场安了家。莲,便是我的母亲。这时候的父亲,家园,是有了母亲的小日子。他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一棵棵大树,在父亲的大锯下,魔力般地轻松倒下,他成了最能干的伐木工。每次进城,父亲总穿着一身干净而结实的的确良中山装,每次回来,父亲总给我和姐姐带回一堆让别家的孩子垂涎不已的零食。后来,父亲带回了电视机,再后来,父亲驾回了四轮拖拉机。那个年代,乡下的医疗条件极差,不知道多少个风雪雷雨的日子,父亲驾着拖拉机,母亲抱着多病的我,四处求医。那一年,林场来了省城林业大学的实习生,在父亲的心中种下了一
8、粒种子,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多么艰难,都无比坚定。那一年,姐姐刚好七岁,上学了,跟着比她都大的孩子们,去了十里地外的小学,那所小学的条件也很差。第二年,父亲决然地带着全家进了城,离开了他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林场。从那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没有户口,我和姐姐却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学。最初的家庭教育,是父亲看着我写的作业,脸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写的字像蛤蟆爬过的踪” 。就是一脸的笑容和一句打趣的话语,让我的心中早早萌生了“认真学习,勤奋练字”的念想。在文化的世界里,父亲是个门外汉,他依然只有力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会写。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活、累活,他从不言说,如同他的汗水默
9、默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一般,从不言说,却化作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实现两代人的梦想。多年后,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成了“公家人” ,父亲一直引以为豪。在不经意间,岁月的轮回改变了很多。父亲瘦弱的身形,疲惫的意志,像一根绷得太紧太久的弹簧,行将断裂。这个时候,父亲的家园是酒精麻醉后的迷乡。是啊,他从来不懂得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没有圈子,不打麻将,不认得扑克牌,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开过。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目标,太过于执着的人,不知何去何从。劝说、哀求、哭喊,都无济于事,这让我坚信: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而今,父亲的家园,是他童年的那个山村壕沟。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
10、与思想斗争,有一天,他决定回去。然而,日月轮回,如河流一般,带去了他身躯的健硕、眼光的灵动,他只是养着几十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园,出山的时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忙碌、充实、开心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喜或是悲伤,好过城里冰冷的砖墙和无情的水泥地。岁月悠悠,如歌如诗!时而高亢动人,时而悲凉凄楚,时而温润绵长。愿你我的人生都能觅得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8 年第 4期)- 4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地理形貌上写出
11、了父亲的故乡的荒凉。B文章第二段写父亲在林场的经历,刻画了父亲勤劳能干、积极上进、对子女十分疼爱的普通工人的形象,十分典型鲜活。C父亲有一段时间酗酒,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缓解内心的压力。D文章第七段承接上文,点明父亲回到童年的那个山村的原因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和童年的记忆,充满人情味。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这句话的含意。6.“父亲的家园”都包括哪些?为什么把这些称为“父亲的家园”?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
12、平考试和高考制度。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 )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浙江省外语种目和 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
13、题” (满分 70分) ,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 ;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 (满分 100分) , “一考两用” 。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 5 -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
14、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摘编自边新灿等中国考试:全国 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材料二: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 1400所高校里,有 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 33%,2 门的占 8%,1 门的占 5%。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 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 66%的专业,比现行高考 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各高校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比例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会宁县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