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含解析).doc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上饶县中学 2018 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 理 试 卷(特招班)一、选择题(本题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其中 2、4、11 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 0 分)。1.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 与周期 T 的关系作出如下图所示图像,则可求得地球质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 G)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到轨道半径与周期的函数关系,再结合图象计算斜率,从而可以计算出
2、地球的质量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由图可知 ,所以地球的质量为 ,故 A 正确- 2 -2.如图所示,质量为 m1和 m2的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用轻质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 F 作用在 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 a 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 x;若用水平力 F作用在 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 a2 a 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 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F2 F B. x2 xC. F2 F D. x2 x【答案】AB【解析】【详解】当用水平力 F 作用在 m1上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弹簧的弹力 F 弹 =m1a=kx当水平力 F作用在 m1上
3、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 a=2a 做匀加速运动。知 F 弹 =2ma=kx知x=2x。对整体分析,F=(m 1+m2)a,F=(m 1+m2)2a,则 F=2F故 AB 正确,CD 错误。故选 AB。3.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0 x1为一曲线, x1 x2为一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x2 x3为一倾斜直线,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在这段位移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 x1过程中拉力 F 逐渐增大B. x1 x2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不变C. x2 x3过程中拉力 F 为恒力D. 0 x3过程中物体的
4、机械能可能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F 合 x=E k,得 F 合 = ,即 Ek-x 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合外力大小,则知 0x 1过程中合外力逐渐减小,而 F 合 =F-mg,所以拉力 F 逐渐减小,故 A 错误。x1x 2过程中物体向上匀速运动,重力势能增加,故 B 错误。x 2x 3过程中合外力为恒力,- 3 -则拉力 F 为恒力,故 C 正确。0x 3过程中,拉力一直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分析出图象的斜率等于合外力,明确除了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斜面体静
5、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木块沿粗糙斜面加速下滑h 高度,速度大小由 v1增大到 v2,所用时间为 t,木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此过程中A. 斜面体受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B. 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为 tC. 如果给质量为 m 的木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 v2,它将沿斜面上升到 h 高处速度变为v1D. 木块与斜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mgh mv22 mv12【答案】BD【解析】【详解】对整体分析可知,因物块加速下滑,则整体一定有向左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整体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向左的外力;即受到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故 A 错误;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下滑的平均速
6、度为: ;故下滑的位移为:;故 B 正确;由于物体在斜面上受摩擦力,故向上滑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向下滑的加速度;故上升 h 时的速度一定小于 v1;故 C 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mgh+ mv12= mv22+Q;故有:Q= mgh+ mv12- mv22;故 D 正确;故选 BD。5.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拴接一小物块,小物块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的水平面上,当小物块位于 O 点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将小物块向右移到 a 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物块最终停在 O 点左侧的 b 点(图中未画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 -A. 小物块在 b 点加速度方向为水平向右B. 从
7、O 至 b 的过程中,小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 小物块在 O 点时的速度最大D. 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D【解析】【详解】因小物块最终停在 O 点左侧的 b 点,则物块在 b 点加速度为零,选项 A 错误;从 O到 b 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弹力逐渐增大,则加速度逐渐增大,故B 错误;物块从 a 向 b 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等于 0 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弹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在 O 点,故 C 错误;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初末动能都为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物块克服摩
8、擦力所做的功,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物块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知道当加速度等于 0 时,速度最大6.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 B 上放一 A 物体,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使 A、 B 间产生相对滑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 A、 B 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A. 外力 F 做的功等于 A 和 B 动能的增量B. 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A 的动能增量C. A 对 B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外力 F 对 B 做的功等于 B 的动能的
9、增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外力 F 做的功等于 A 和 B 动能的增量与产生的内能之和,故 A错误;以 A 物体作为研究对象,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 B 对 A 的摩擦力,对 A 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则有 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A 的动能的增量,故 B 正确;A 对 B 的摩擦力与 B 对 A 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 A 在 B 上滑动,- 5 -A、B 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相等,故 C 错误;对 B 应用动能定理,有 WF-WFf=EkB,即 WF=E kB+WFf就是外力 F 对 B 做的功,等于 B 的动能
10、增量与 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运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如果是系统,系统的内力做功也要考虑一般情况下两物体相对静止,系统的内力做功为 0如果两物体有相对位移,那么系统的内力做功有可能就不为 07.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地面高 H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后继续陷入泥中h 深度而停止,设小球受到空气阻力为 f,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落地时动能等于 mgHB. 小球陷入泥中的过程中克服泥的阻力所做的功小于刚落到地面时的动能C. 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 mg(H h)D. 小球在泥土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答案】C【解析
11、】【详解】取从静止开始释放到落到地面得过程,应用由动能定理得:mgH-fH=E k-0,可得Ek=mgH-fH,故 A 错误。研究小球陷入泥中的过程,应用由动能定理得:mgh-W f=0-Ek Wf为克服泥土阻力所做的功 Wf=mgh+Ek ,故 B 错误。取整个过程为研究,应用由动能定理:mg(h+H)+W f=0 可得:W f=-mg(H+h) ,所以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mg(H+h) ,故 C 正确。克服泥土阻力所做的功 Wf=mgh+Ek=mg(H+h)-fH;所以小球在泥土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f= +mg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动能定理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求速度、力
12、、功等物理量一个题目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过程多次运用动能定理研究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 R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 B,在水平轨道上以某一初速度向右冲上倾角为 的倾斜轨道,两轨道通过一小段圆弧平滑连接。若两小球运动过程中始终接触,不计摩擦阻力及弯道处的能量损失,在倾斜轨道上运动到最高点时两球机械能- 6 -的差值为A. 0 B. mgRsin C. 2mgRsin D. 2mgR【答案】C【解析】【详解】两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相等,动能相等,则两球机械能的差值等于重力势能的差值,为E=mg2Rsin=2mgRsin,故选 C。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
13、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 O 点。将小球拉至 A 点,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 O 点正下方与 A 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h 的 B 点时,速度大小为 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的动能等于 mghB. 小球由 A 点到 B 点重力势能减少 mv2C. 小球由 A 点到 B 点克服弹力做功为 mghD. 小球到达 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mgh mv2【答案】D【解析】【详解】小球由 A 点到 B 点重力势能减少 mgh。小球在下降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所以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的动能小于 mgh。故 AB 错误。根据动
14、能定理得:mgh+w 弹 = mv2,所以由 A 至 B 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 mgh- mv2,故 C 错误。弹簧弹力做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所以小球到达位置 B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mgh- mv2,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要注意我们研究的系统是小球而不是小球与弹簧,若说明是小球与弹簧系统则机械能守恒;而只对小球机械能是不定恒的;熟悉功能的对应关系- 7 -1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 m 的小球以速度 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若将质量分别为 2m、3m、4m、5m 的小球,分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 v0从半径均为 R h 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最低点水平向右射入轨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县 中学 2018 届高三 物理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特招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