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讲义专题16单位制、实验与探究(含解析).doc
《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讲义专题16单位制、实验与探究(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讲义专题16单位制、实验与探究(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讲义 16:单位制、实验与探究李仕才6 年考题考纲原文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考情分析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有关物理量的单位()T6 T45T20(1)、T24(1)、T39(1)、T45T44 T16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T21、T38 T37 T53T12(1)、T31、T42(1)T34 T41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T11、T18、T42T39 T18(1) T42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T31 T53 T39、T53(1) T36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T35 T43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
2、守T43 T41 T44从历年考试题目来看, “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有关物理量的单位” 、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每年的必考点,考生在备考中必须掌握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在历年考试中从未涉及,这或许因为广东版教材中“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与“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同,实验原理也存在相似之处,考生应重点掌握“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恒定律实验七: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大小的因素T57实验八:传感器的简单使用T28 T28、T49 T28、T49 T27、T28(1) T30考点 1 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
3、他有关物理量的单位()1(2017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m/s、N、A 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 )A速度、力、电流强度 B加速度、功、电量C速度、质量、电量 D角速度、力、电场强度2(2016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单位能表示力的单位的是( )Akgm/s Bm/sCkgm/s 2 Dm/s 23(2015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物理单位中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A欧姆 B焦耳C瓦特 D安培4(2012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国际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下列物理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Am/s BNCm DJ 5(2010 年 6 月广
4、东学业水平考试)(多选)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支持力对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不做功B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C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牛顿D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31国际单位制(SI)就是由七个基本单位和用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组成的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 m;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 kg;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 s;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国际符号 A;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国际符号 mol;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国际符号 K;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符号 cd.3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
5、 m;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kg;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 s.考点 2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2017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s1、 s2和 s3,时间间隔均为 T,则打点计时器打下点 1时物体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A. B.s2 s1T s3 s12TC. D.s1 s22T s1 s2 s33T2(2016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得到的纸带,纸带上依次打下了 0、1、2、3、4、5 六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间间隔均为 T,则两计数点
6、 1、4 之间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 B.s1 s23T s2 s3 s43TC. D.s1 s2 s3 s44T s1 s2 s3 s4 s54T3(2015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工作频率为 50 Hz 的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 )A0.02 s B0.04 sC0.05 s D0.1 s4(2013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相同,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打点周期相同B都使用 610 V 的低压直流电源C都使用 610 V 的低压交流电源D都使用 220 V 的高压交流电源
7、5(2012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 a、 b 两个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0.10 s,则从 a 至 b 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约为( )4A0.27 m/s B0.37 m/sC1.35 m/s D1.85 m/s6.(2012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除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A计时工具B天平C刻度尺D弹簧秤7(2014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多选)某同学水平拉动纸带,使用电源频率为 50 Hz 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A打 100 个点需要 1 sB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 sC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源D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的运动速度较小一、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二、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 10 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 220 V当电源的频率是 50 Hz 时,它们都是每隔 0.02 s 打一个点三、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步骤(1)把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
9、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5(1)vB , vC .AB BC2T BC CD2T(2) a .vC vBT CD BCT2考点 3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2017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图示能正确表达弹簧弹力 F 与伸长量 x 之间关系的是( )2(2014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测
10、得弹力 F 和弹簧长度 x 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x0表示( )A劲度系数 B弹簧伸长量C砝码质量 D弹簧原长3.(2013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轻质弹簧,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为 8 cm,挂上 5 N 的钩码,指针所指刻度为 10 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A150 N/m B200 N/mC250 N/m D300 N/m4.(2013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因单根弹簧的弹性限度有限,某同学将两根同样的轻质弹簧并联起来(如图所示),测得其劲度系数为 k,则单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 k B k C0.
11、5 k D0.2 k5(2013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实6验器材中不需要的是( )A秒表 B铁架台C刻度尺 D钩码一、实验器材轻质弹簧一根、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重垂线、坐标纸、三角板二、实验原理1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越长,弹力也就越大2装置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 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的大小 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 x, 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以探知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
12、关系. 三、数据处理方法1直接利用记录表中的数据确定弹力 F 与伸长量 x 的关系2作 F x 图象,研究图象中的图线确定二者关系3实验结论: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考点 4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2016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的结点伸长至相同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A便于记录测量点B便于在同一位置作图C使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D便于对弹簧测力计读数2(2015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分别使用一个测力计和两个测力计拉伸橡皮条的结点至相同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A便于作
13、图B便于记录测量点C便于读测力计示数D保证两次拉伸橡皮条的效果相同3(2015 年 1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多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先用一个测力计将橡皮筋拉伸一定长度,再使用两个测力计互成一定角度将橡皮筋拉伸一定长度实验中做法正确的有( )A橡皮筋应与木板平行B测力计应与木板平行7C应记录拉力的大小和方向D两次操作要把结点拉至不同位置4(2013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多选)如图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力 F1、 F2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橡皮条端点的小圆环,使橡皮条再次伸长,实验中必须确保( )A F 大小等于 F1大小与 F2大小之和B F 大小等
14、于 F1大小与 F2大小之差C橡皮条的伸长量不能超过弹性限度D两次橡皮条伸长量均应使小圆环处于同一位置5(2012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器材中需要用到的是( )A弹簧测力计 B打点计时器C天平 D秒表一、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二、实验原理一个力 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 F1、 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某点,所以一个力 F就是这两个力 F1和 F2的合力,作出力 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F1和 F2的合力 F 的图示,比较 F 和 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15、三、数据处理1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 O 点沿着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 F1和 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2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表中,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3比较 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四、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3)仪器许可的条件下,弹簧拉力尽可能大一些2规范实验操作(1)在 O 处的结点应小一些,细绳应长一些(2)拉弹簧测力计时应使弹簧测
16、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3)画力的图示时,要选取合适的标度,尽量将图示画得大一些(4)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结点 O 的位置不能变动83数据的记录(1)记录力时,既记录力的大小又要记录力的方向(2)F的方向即细线的方向考点 5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2017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的准备阶段,小车不挂小桶时,先将木板的一端垫起一定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A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B平衡摩擦力C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D测量木板倾斜的角度2(2016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拉小车的细线应该与长木板平
17、行B平衡摩擦力时,必须通过细线挂上小桶和砂C小桶和砂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D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3.(2011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保持小车所受拉力 F 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 m,得到了不同 m 时的加速度大小 a,并绘出了a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的斜率表示( )1mA a B F C m D.1m4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气垫导轨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小噪声 B减小滑块速度 C增加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5(多选)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关于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平衡摩
18、擦力时,应将装沙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求小车加速度时,可用天平测出装沙小桶(或砝码)质量 M以及小车的质量 M,直接用公式 a g 求出 MM96小莱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正要释放小车时的情形对此另一同学提出了实验应改进的几点建议:应把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阻力;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表面平行;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一、实验目的、原理和器材1目的:验证 F ma.2原理:用控制变量法若控制 F 不变,则 a ,
19、即 a 图象是直线则验证了定律;1m 1m若控制 m 不变,则 F a ,即 F a 图象是直线则验证了定律3器材:打点计时器、天平、刻度尺、小车、小桶、纸带、砝码等二、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M 和 M,把数值记录下来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使小桶和砂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把砝码和砂的质量 m 和 m记录下来. 2把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桶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与小车
20、所受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平衡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即改变对小车的牵引力,再做几次实验,在实验中一定要使砂和小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按照“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那样,标明记数点,测量记数点间的距离,算出每条纸带上加速度的值7记录各组数据, F( M m) g.作 a F 图象,看是否为直线,以此验证定律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即控制 F 不变,改变小车上砝码数,重复上面的实验,10记录各组数据小车总质量为 M
21、总 ( M m),作 a 图线,看是否为直线,以此验证定1M总律. 考点 6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1在利用自由落体“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是( )A重物 B纸带C天平 D电源2(多选)在用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用天平称重物质量B实验时,当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的同时,立即接通电源C要选用第 1、第 2 两点接近 2 mm 的纸带D实验结果总是重力做功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3(多选)我们在用自由落体运动来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应该 ( )A选用秒表来计时B选用打点计时器来计时C用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D用直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一、实验器材打点
22、计时器,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复写纸片,重物,铁架台(带铁夹)二、实验原理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下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通过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到小车从 O 点到 1、2、3、4、5、6 点的距离,及在 2、3、4、5 点的瞬时速度三、数据处理方法(图象法)从打下 O 点到打下 2、3、4、5 点的过程中,合外力 F(等于重物的重力)对重物做的功W 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 Ek,可由下式计算: mgs mv2,动能定理即被验证12四、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桌边的铁架台上;112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交流电源上;3把纸带固定到重物上,并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提升到一定高度;4接通电源,释放纸
23、带;5断开电源,调整纸带,重做两次;6拆掉导线,整理仪器五、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重物的质量 m,质量可消去2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3实验时,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再释放纸带4保证第一个点是一个清晰的小点,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第一、二点间距接近 2 mm 的纸带5用刻度尺量出从 O 点到 1、2、3、4、5、6 各点的距离 h1、 h2、 h3、 h4、 h5、 h6.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算出 2、3、4、5 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 v2、 v3、 v4、 v5,比较与 2、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2019 高考 物理 一轮 基础 复习 讲义 专题 16 单位制 实验 探究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