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下学期第三周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doc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下学期第三周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下学期第三周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感性认识什么样的运动叫波动。(2)知道机械波的概念,知道其形成的条件,理解其形成的机理。理解机械波波动过程的特点,知道其传播的是运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3)知道机械波的分类及相关概念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从感性出发剖析机械波波动的规律,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2)通过对机械波形成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方法,并进一步从根本上理解机械波波动的规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师:直线运动、曲线
2、运动、圆周运动、振动等引入:生活中还会见到另一种运动,演示:一模拟水波(播放 08 年奥运会开幕式中活字印刷术模拟水波视频);二演示实验(敲击音叉)声波的传播;三演示实验橡皮绳的运动(用橡皮绳沿竖直方向演示);提出问题:你还知道有什么波?学生知道的波:声波、地震波、电磁波(可以提示学生)(表扬)汶川地震(视频)。波可以给我们带来震撼而美妙记忆,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堪回首的灾难.我们趋利避害,就要研究波,首先需要认识波.波是怎样形成和传播的呢?从本节开始我们来研究这类问题。环节二.讲机械波的传播介质请大家思考,水波是在什么物质中传播的?绳波是在什么物质中传播的?。归纳:我们看到,波都是在某种物质中
3、传播的,物理上把能够传播波的物质叫介质。提出问题:波在介质中是怎样形成和传播的呢?师:在形成波的时候,你们注意我拿绳端的提出问题播放视频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提出问题表扬鼓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归纳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观察视频观察现象观察现象积极思考思考回答问题讨论解释从运动形式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民族自豪感.2手怎样运动了吗?希望答出“左右振动”。师:绳子的一端首先振动,我们把首先振动引起波的那点叫波源(为讲机械波形成条件埋下伏笔)。师:波源振动,就形成了波,这说明波的形成与什么有关?与振动有关。环节三. 以绳波为例,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分组实验:四人
4、一组,两人操作(一人抖绳,一人按住另一端),另两人观察。交换角色。把波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振动联系起来,你怎样解释波的形成与传播?给出以下思考问题,引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商量)在研究绳子上的波时,绳子可以怎样简化成什么样的模型?绳子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其他各点都跟着振动起来?单独观察绳上的每一个点,它做什么运动?绳上的各个点,运动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首先让学生表述每个问题(用时讨论、议论),教师引导,然后教师归纳总结:第一,绳子可以看出是由无数个质点组成的,质点间具有相互作用力弹力。第二,某一质点开始振动后,会通过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带动后一个质点也振动起来,这样依次带动,各个质点做受
5、迫振动,就都先后振动起来,就形成了波。第三,因为是前面的质点振动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所以后面的质点振动开始比前一个质点要晚,这样,在同一时刻,各个质点的振动状态不都相同,宏观上就形成了波。(这里突出:相互作用,带动,振动步调不一致)环节四 教师演示:用波动演示器观察。同时提出问题:波源在哪里?在形成波的过程中,质点做什么运动?质点随波移动了吗?在形成波的过程中,传播的是什么?环节五.教师归纳总结:机械波:(定义)产生条件:形成原因:3 传播特点: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传播的正确引导语言引导总结概括引导自主学习操纵自制教具模拟绳波实验演示归纳总结操作波动演示器提出问题学生聆听思考小组实验合作学习分组
6、实验观察现象学生分组讨论商量代表发表见解交流聆听分析结果学生思考观察现象观察思考 回答问题聆听感知绳波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以问题为引领,提高学习效率3是能量环节六.控制波形并画出 t=0,t=T/4,t=T /2,t=3T/4,t=T,t=5T/4 各质点位置.(学生动手绘图帮助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 环节七讲横波与纵波观察波的演示器,每一个质点在哪个方向上振动?,波又是在哪个方向上传播?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何关系?结论: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有波峰和波谷学生分组实验彩环形成纵波观察并思考:和横波相比较,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何不同?通过反复利用彩环形
7、成纵波,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结论: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有密部和疏部演示:弹簧波实验。分析:簧片的振动带动附近的弹簧振动,前面的弹簧带动后面的弹簧振动,从而使振动向远外传播,我们好象看到弹簧向右传播,是这样吗?演示:在弹簧的中间某一位置系一红毛线,演示弹簧波,可看到红毛线在某一位置两侧振动,并不向前传播。再次强调: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振动的能量。环节八.观看自拍人体活动形成的波(人浪) 班级学生分成两组,比赛看哪组做的好。每组至少 20 个同学,距离合适。课前要训练一下。衣服可以设计一下。因为 20 多个学生,需要的地方大,也可以课前在操场录好,课上放录像看自己的表现
8、,也很好。教师:我们在大型文体活动中就可以看到这种由人体活动形成的波(有视频最好)。波是一种物理现象,物理现象应用于生活,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这说明科学与美是统一的,学习物理,要注意体会物理给我们带来的美。环节九、课堂小结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引起的。对一列归纳总结操作仪器提出问题操作仪器提出问题总结提出问题总结操作仪器提出问题两人一组合作画不同时刻波形图展示波动图。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感受纵波观察现象交流结论观察现象构建波动过程图景,帮助理解波动过程,为下一节波动图像埋下伏笔。感知纵波强化质点不“迁移”4波,从微观上看,每一个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受迫振动,这种振动是通过质点之间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市 一中 2017 _2018 学年 高中物理 学期 第三 周波 形成 传播 教学 设计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