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珠江两岸的歌《客家之歌》教案2花城版.doc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珠江两岸的歌《客家之歌》教案2花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珠江两岸的歌《客家之歌》教案2花城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客家之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客家文化、客家山歌传统的客家文化有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走进音乐世界中了解客家文化、认识客家文化。2、通过学习客家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结合美学的观点认识客家土楼的意图、特点和实用价值。3、通过客家山歌的学习、客家语言的学习了解客家人的由来,与客家文化的由来特点。教学重点1、分析客家歌曲类型、特点,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2、客家文化特色的了解,乐曲力度变化的表演形式。教学难点客家方言的掌握,力度的表现。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教
2、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客家(或称客家人、客家族群、客家民系),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中原,后来搬迁到华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 “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首歌颂客家的歌曲客家之歌。三、新课教学1、介绍客家之歌。客家之歌选自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土楼回响是由中国著名青年作曲家刘湲以2客家历史文化为题材,反映客家人性格、生存、奋斗、发
3、展等综合性的宏大、壮丽的史诗篇章。这首交响曲在客家人大聚会上首演,并荣获了首届金钟奖器乐作品金奖。全曲共分五个乐章,分别是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客家之歌。作品以劳动号子的雄浑,以开天辟地的壮烈,表现了客家人为了生存,远离中原家乡,用他们顽强的精神,与生活抗争,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而以他们智慧和力量为代表的土楼,更成为世界奇迹。客家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在乐曲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2、欣赏客家之歌。(1)教师引导学生首听时思考以下问题:a音乐的主题引用了哪首歌曲的曲调?b音乐的力度有什么变化?(让学生用笔记录下来)c音乐的表现用了什么形式?d听完音乐后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2)欣赏与参与:a听辨主题 A 与主题 B。b听辨乐曲各部分所采用的乐器和人声,提出思考问题:交响乐中运用合唱,起什么作用?给你怎样的感觉?四、课堂小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音乐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作曲家只是把它谱成曲而已”。只有了解、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才能创造出更辉煌的文明,从而屹立在民族之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音乐 上册 单元 珠江 两岸 客家 教案 花城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