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7岳麓版必修3.ppt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7岳麓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7岳麓版必修3.ppt(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课 百家争鸣,学习目标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2、诸子百家的代表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含义是什么? 百家争鸣:是指 时期(BC770BC221年), 针对当时 上和 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 论形成的局面。,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社会,学术,探究一: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 出现“ 百家争鸣”的局面?,材料一“开阡陌,废井田”。商君书,井田制崩溃,材料二周天子伸手向鲁“求金”、“求车”。,周王室衰微,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
2、重用。人教版,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1、经济:井田制崩溃; 2、政治:周王室衰微; 3、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4、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探究一: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 出现“ 百家争鸣”的局面?,【典例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于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典例2】下列对百家争鸣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B.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百家争鸣” 奠定了
3、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D. 诸子百家彼此互不相容,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二、诸子百家,二、诸子百家 1、儒家 (1)孔子思想,孔子(BC551BC479年)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他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 论语,、孔子思想中的“礼”是指( ) A、礼貌 B、礼器 C、法律 D、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二、诸子百家,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面八方带来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已达3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世界遗产“三孔”,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其规模仅次于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高 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思想 宝库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课件 岳麓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