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7《不同的视角》登飞来峰(第2课时)课时练习长春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7《不同的视角》登飞来峰(第2课时)课时练习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7《不同的视角》登飞来峰(第2课时)课时练习长春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 登飞来峰第二课时一、填空。1.飞来山上( ),( )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 ),( )身在最高层。2.本诗选自_,作者_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_,指_,现在一般用来比喻_。 二、回答问题。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_三、选择。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作者不怕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2答案:一、1.千寻塔 闻说 遮望眼 自缘2.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3.奸佞的小人 当时保守势力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二、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三、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不同 视角 飞来 课时 练习 长春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