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A(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A(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A(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A)教师寄语:如果你有贪玩的童年,必然会有辛苦的中年和悲惨的晚年。努力吧,让成功在此起步!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人类史上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一个过程,因此探索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应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2、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 1-5 页回答以下问题: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 、 。2、19 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仔细比较了 与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 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 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 、 、等地区?它们的过着 生活,吃的是 。4、
3、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二、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 2、3 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 2 -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 、三方面不同。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二)请同学们观察第 4、5 页课本内容及插图,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请你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1、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有什么异同点
4、?2、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3、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三、拓展创新1、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20 世纪 7 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 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 300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 ,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了大量 200 万年300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多古老的人类化石。由此,1987 年
5、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石证据的发现,以及对古人类和现代人群基因的比较研究,对人类的起源又有不少争议。有人对非洲起源说提出争议,不少人仍然赞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3 -根据上面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1)古人类“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2) “露西”生活在 300 万年前。(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 200 万年300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4)其他地区没有 200 万年300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5)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四、归航拾贝本节课你的收获是本节课你的困惑是五、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下册 411 人类 起源 发展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