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的运动规律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的运动规律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的运动规律学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二 大气的运动规律网络构建 备考指导本专题内容的原理性和规律性很强,复习时需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弄清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解释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2)从大气环流的原理入手,理解各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并运用气候资料图进行判读分析。(3)结合等压线图的判读,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第 1 课时考点一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K 考 题 调 研 aotidiaoyan(2017全国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如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
2、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1)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B )A BC D(2) 该地寒冷期( C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 该地可能位于( D )A吉林省 B河北省2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 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气温,排除、。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膜内平均气温几乎无变化,排除,故选B。第(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
3、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种植葡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且寒冷期平均气温与图示气温相近,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 核 心 突 破 exintupo1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应用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4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3(1)(2)X 新 题 再 练 intizailian(2018天津河西一模)夜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其多少常用夜雨率表示,夜雨率是指 20 时至次日 8 时降水量总和占一天中降雨
4、量的百分比,下图为青海省 69 月平均夜雨率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地夜雨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 )A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夜雨量大B位置偏东,受夏季风影响较显著,夜雨量大C地处高原,夜晚降水量较白天小,夜雨量小D临近河流,白天水汽较夜晚充足,夜雨量小(2)夜雨率高有利于该地( C )A棉花的生长发育 B地表水下渗量减少C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D地质灾害频次减少【解析】 (1)甲地位于湟水谷地,河谷的地形,夜晚盛行上升的气流,形成夜雨,选A。(2)夜雨率高直接导致该地土壤水分含量增加,选 C。该地不适合大量种植棉花;夜雨率增加会使地面下渗量增加,由于区域山地地形较多,夜
5、雨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频次增加。考点二 大气运动与降水K 考 题 调 研 aotidiaoyan(2017江苏地理)2017 年 5 月 56 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 月 6 日 0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hPa)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4(1) 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 )A甲 B乙C丙 D丁(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C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我国东北地区受强烈的锋面气旋系统影响,甲地处于冷锋锋后,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最可能形成暴雪天气;乙、丙两地位于锋面气旋南部
6、,受暖气团控制,降暴雪的可能性不大;丁地处于锋面气旋东部,暖锋锋面附近,受暖气团缓慢北移影响,可能有降雪,但强度不大。第(2)题,戊地此时受高压(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戊地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戊地吹东南风。H 核 心 突 破 exintupo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2主要的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形式 对降水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地区5气压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低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多一般而言,赤道地区与温带地区属于多雨带,而副热带地区与极地地区属于少雨带风带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带多带来降水;而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
7、风带往往较为干燥盛行西风带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多降水;而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地区多干燥季风夏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冬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少大陆东岸地区,尤以亚欧大陆东部地区最为典型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4某地降水状况的分析思路方法技巧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试题中经常以两地
8、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差异等为载体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或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X 新 题 再 练 intizailian(2018山东淄博名校二模)下图为某区域简图。据此完成(1)(3)题。6(1) 甲城市的气候特征是( A )A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
9、干燥D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多雨(2) 图中最适合建滑雪场的地点是( B )A地 B地C地 D地(3) R 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C )A含沙量大 B多凌汛C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D流量季节变化小【解析】 本题组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区域气候和水文特征以及滑雪场的建立条件,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该地位于黑海附近,且纬度在 45N 左右,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故 A项正确,B、C、D 项错误。(2)滑雪场应该建立在有一定坡度的山坡上,且应该靠近城市,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地适合建滑雪场,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3)该
10、地区位于临近山区,植被丰富,含沙量小,A 项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高于 0,不会有凌汛,B 项错误;该地区全年降水均匀,但是夏季气温高有冰雪融水补给,所以 R 河段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2018山东泰安二模)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 18802000 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 13 题。119701980 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B )7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11、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2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A )A1890 年 B1920 年 C1940 年 D1960 年3与 1900 年相比,1920 年黄河三角洲( D )A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B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慢C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慢D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解析】 第 1 题,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数值大小表示一个地区季风环流强弱。19701980 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冬季风指数距平为正值,说明冬季风势力强,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厚,A 错。冬季风势力强,气温低,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B 对。西北
12、地区天山雪线偏低,C 错。南方冻雨频次偏高,D 错。第 2 题,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夏季风指数距平值为负值。势力最弱的年份是1890 年,距平为负值,且差值大,A 对。1920 年、1940 年、1960 年夏季风指数距平是正值,夏季风势力强,B、C、D 错。第 3 题,根据图示夏季风指数距平,1900 年距平为负值,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径流量小,携带泥沙少,沉积量小。1920 年距平为正值,夏季风势力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携带泥沙多,黄河三角洲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D 对。A、B、C 错。(2018海南压轴卷)下图为两个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
13、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中阴影表示比湿最大的区域。(比湿是指在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读图,回答第 45 题。420 日 18 时至 21 日 18 时期间( B )A长春地区风向由西北转为东北 B北京经历降温天气,风力增强C重庆气压值一直高于 1010 百帕 8D高压中心的势力均在逐渐减弱521 日 18 时与 20 日 18 时相比( A )A甲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B福建省比湿最大区域范围扩大C台风带来的降水使所经地区比湿增大D南下冷空气使所经地区蒸发减弱,比湿增大【解析】 第 4 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图,此时长春地区风向为西北风,故 A
14、错误;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后,说明冷锋已经经过北京,北京经历降温天气,故 B 正确;重庆位于低压中心区,气压低于 1010 百帕,故 C 错误;高压中心的势力并非均在减弱,北京西北方向的高压中心即逐渐加强,故 D 错误。第 5 题,对比两幅图可知,甲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故 A 正确;福建省比湿最大区域范围缩小,故 B 错误;21 日 18 时台风登陆后,广东和福建两省比湿最大的区域减小,说明台风带来的降水使所经地区的比湿减少,故 C 错误;南下冷空气并未使所经地区蒸发减弱,比湿增大,故 D 错误。6(2018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四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阿留申群岛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
15、之间,由 300 多个小岛组成,属于北美科迪勒拉山系西部山脉的组成部分。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差小,植被以丛生的草甸、苔藓为主。每年 1 月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形成的阿留申低压,强度和位置异常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异常有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及其地理位置。(1)分析阿留申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差小的原因。(2)指出阿留申群岛上几乎无树分布的原因。(3)简述阿留申低压的形成原因。(4)推测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答案】 (1)四面临海,受海洋调节作用大,四季温差小;处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风力强。(2)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
16、火山熔岩不利于植被生长;位于盛行西风带,洋面广阔,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3)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 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 60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 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9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4)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推测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弱,风力偏小;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出现暖冬现象;寒潮等灾害天气减少。【解析】 试题考查气候成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阿留申低压的成因及影响。(1)阿留申群岛风大、
17、雨多、四季温差小的原因可从所处的位置及大气环流两方面来分析;风大的原因是处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且风从海洋吹来,降水多,风力强;四季温差小的原因是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海洋性强。(2)阿留申群岛上几乎无树分布的原因应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地形地质、土壤、气候等方面来分析;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土层薄,火山熔岩不利于植被生长;由材料“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差小”可知,洋面广阔,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不利于树木生长。(3)阿留申低压的成因是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 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 60附
18、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 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4)阿留伸低压强度偏弱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可从阿留申低压的成因来分析,1 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可推测出亚洲高压势力较弱,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出现暖冬现象;寒潮等灾害天气减少;东亚冬季势力偏弱,风力偏小。一、单项选择题(2018天津和平区期末)研究
19、表明,青藏高原对流层厚度随时间变化。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1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B )A12 月 B45 月C78 月 D1112 月2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D )A植被茂盛,吸收大气中 CO2最多10B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C风力减弱,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D地表增温,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解析】 第 1 题,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对流层顶的气压值变化幅度越大,说明对流层顶的上升幅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45 月气压值变化最大,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
20、度最大的时段是 45 月,B 对。A、C、D错。故选 B。第 2 题,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顶的海拔也越高。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D 对。植被恢复,雨季来临,全球变暖等不是主要原因,A、B、C 错。故选 D。(2018重庆三诊)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河谷 1 月份晴天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图,据图完成 34 题。3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 C )A190 米 B260 米C330 米 D400 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逆温现象持续时间约为 8 个小时B8 时逆温层厚度达到一天中最大C该地
21、逆温形成仅与夜晚吹山风有关D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解析】 第 3 题,根据图例,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温差约 2,海拔每升高1000 米,气温下降 6,谷底、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 330 米,C 对。A、B、D 错。第 4题,逆温现象指的是下面温度低,上面温度高,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持续时间即谷底温度低于坡顶温度的时间,持续时间约为 14 个小时,A 错误。根据图示各时刻的谷底、坡顶温差,6 时逆温层厚度可能达到一天中最大,B 错误。该地逆温形成与夜晚吹山风有关,也与天气状况有关,C 错误。气温日较差越大,夜晚降温幅度越大,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D 正确。(2018山西孝义一
22、模)负积温是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 0的累加,是重要的农业气候11生态指标之一,负积温的高低,制约着当地农作物和果树的安全越冬,影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和农药施用量。下图示意 19612008 年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负积温空间分布,据此完成 56 题。5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B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C距海远近 D大气环流6甲地负积温等值线明显弯曲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B )A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B减少农药使用量C利于果树的安全越冬 D改变耕作制度【解析】 第 5 题,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同纬度西部负积温等值线南凸,说明其数值大于东部,说明西部较东部
23、冷,主要是由于东部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西部黄土高原,地势高,起伏较大,故答案选 B 项。第 6 题,甲处负积温等值线向高值凸出,说明该处负积温值较同纬度偏低,积温低,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A 错误;因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下降,B 正确;积温低,农作物和果树容易遭受冻害,不利于安全越冬,C 错误;不会改变耕作制度,D 错误。故答案选 B 项。(2018广西南宁二测)2018 年 1 月 7 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 38 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 2016 年和 2017 年)。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
24、图。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完成 79 题。72016 年以前,有利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是其( B )A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B地处迎风坡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82016 年以前冬季,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C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2B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C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D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到达9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D )A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B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大气 运动 规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