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8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8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8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能力训练 8 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一、选择题1.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侮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D.其目的都是救亡图存2.某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
2、约3.1899 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 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2A.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5.对下图中统计数据变化轨迹的分析,与 18951911 年中国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的是( )A.甲
3、午战争失败,引发赴日留洋高潮迭起B.列强侵华加剧,商品倾销让位资本输出C.政府放宽政策,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D.社会思潮更新,爱国救亡运动此消彼长6.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民国初年出现的漫画亡清退位之现象。拍子下的蚊子是“袁”,蛛丝下面挂着的蜘蛛是“滚”。此幅漫画的寓意是( )A.颂扬袁世凯推翻清王朝的功劳B.袁世凯促成了民主共和的实现C.希望推翻袁世凯以实现真共和D.鼓励袁世凯彻底推翻清朝统治7.李大钊认为,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
4、守性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8.19 世纪 60 年代,“democracy”传入中国,时人便译为“民主”。后来有人觉得不妥,便译作“民政”(注:“民政”在古代中国是“为民之政”之意,有司空、司徒这样具体、琐碎的八个部门构成)。1903 年,梁启超又改译作“民主”。中国人对“democracy”概念理解的演变说明了( )A.对西方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B.外语翻译水平大幅度提高C.中国古代已有民主共和观念3D.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阶段性9.(2017 课标全国,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 883 人,占全
5、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10.据统计,19041908 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 227 家,到 1912 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 20 749 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企业,只有 750 家公司雇工超过 100 人。材料主要表明( )A.民族企业在前行中仍有不足B.外国资本制约民族工业发展C.新政成为民族工业发展主因D.近代工业先天不足后天
6、畸形11.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做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 1 913 次,而“民主”仅 305 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A.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B.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12.1902 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强调现代国家的国民应具自由、自治、进步、进取思想,权利思想,国家思想等公德;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则提倡“新青年”应具备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思想和意识。这反映了两者都主张( )A.建立民主政体 B.弘扬民主科学思想C.改造国民思想 D.批判传统伦理道德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
7、,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
8、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4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4.(2017 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能力 训练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冲击 中国 觉醒 探索 甲午 中日战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