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1.4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1.4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1.4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 1.4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带解析) 选择题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两句诗都 ( )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歌颂的是 19世纪 70年代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业绩 八年级(上)第 12页。“湘 ”是湖南的简称。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是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写的 八年级(上)第 16页。 A项只适合左宗棠,这两句诗赞扬的是两位历史人
2、物, B不对。 C项只适合邓世昌。左宗棠和邓世昌都是我国近代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答案:应是 D。 考点:考查 19世纪 70年代收复新疆和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要分清楚左宗棠和邓世昌这两位民族英雄的主要事迹。 在近代某条约的第 6款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装运进口。 ”此条约应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条约是关于中日之间的,而 A项南京条约和 B项北京条约和日本都没有关系,可排除。 D 项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1,中国共付各国战争赔偿
3、 4.5亿两银,分 39年付清,每年利息为 4厘,由中国的关税和盐税来偿付。 2,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以派兵保护。 3、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天津之间的炮台一律拆毁。外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驻扎军队。 4、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这一条约虽有日本参与,但题干所述内容显然不是辛丑条约的内容。题干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装运进口。 ”符合马关条约开埠通商的规定。答案: C。 考点:考查对马关条约内容的识记和理解。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
4、机器装运进口。 ”这句话教材中没有出现,马关条约中也没有这样的表述,给学生们解题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 D项的干扰性很大。 在签订某一条 约前,李鸿章表示: “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 “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这一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给出的情境形象地描绘了中日双方在这一条约签订前的地位和立场,中国妥协投降,日本贪婪傲慢。分析选项, A项南京条约是 1842年鸦片战争后交战双方中英签订的。 B项瑷珲条约是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俄签订的。 D 项辛丑条约是 1901 八国联军侵华
5、战争后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 、意、奥八国签订的。都与题干签约双方是中日这一情况不符。答案:为 C。 考点:南京条约、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要求比较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重点是马关条约,学生需要熟悉各个条约签订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双方的代表人物。 1895年 4月 23日,即马关条约签订仅六天,三国联合照会东京,提出警告说,日本占有辽东半岛,会威胁到整个远东的和平。你知道这里所说的 “三国 ”指的是哪些国家吗? ( ) A英法美 B俄英法 C美俄德 D俄法德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所提到的事件是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马关条约中
6、,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这严重威胁到俄国的利益,阻碍俄国向中国东北扩展侵略势力,于是纠合法德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日本又勒索了 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才归还了中国。答案: D。 考点:考查关于三国干涉还辽这一历史事件 点评:本题涉及的内容属于教材小字部分,难度较大,这提醒学生要全面掌握课本知识。 1894年 9月 30日英国泰晤士报社论: “关于中国的潜力以及中国迷梦的种种神话已被这次战争完全澄清了。 ”材料中的 “这次战争 ”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是英国泰晤士报对中国某场战争的评价
7、,此题从时间这一要素入手,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A项鸦片战争和 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别爆发于 1840年和 1858年, D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 1900年 6月,这三次战争都与题干 1894年不符,联系课本史实,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1894年。正确答案 : C。 考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点评:此题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 “甲午中日战争 ”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 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 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
8、舰队全军覆没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四个选项, A项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壮烈牺牲,评价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50年后的 1945年八年抗战胜利后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B评价正确。在这次战争的最后一役威海卫之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项评价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1894 年。 C 项所示年代错误。题干要求选择与史实不符的,答案:C。 考点: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评价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属于评价类试题。尤其是 B项,学生必须了解 50年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情况。才能对 B项做出准确判断。 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
9、 “致远舰 ”,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 ) A丰岛海域 B威海卫海域 C旅顺海域 D大东沟海域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题干,题干给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情境,也给了重要信息:邓世昌和致远舰。据此判断打捞地点。联系课本基础知识,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是在黄海海战中沉没在大东沟海域的。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次重要战役,战争地点在大东沟海域。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 5艘战舰,分别为超勇、扬威、广甲、致远、经远。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答案:为 D。 考点:黄海海战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只要了解黄海海战的基本战况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下图是位于山东威海刘公岛的某次战争的纪念馆, 1
10、888年,北洋海军在威海正式成立,实力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可北洋海军的悲剧也在这里上演,这里成为北洋海军 (舰队 )最终的归宿。与该纪念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重要信息:山东威海、北洋舰队、这次海战后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A项鸦片战争和 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别爆发于 1840年和1858年,那时候北洋海军还没有成立,中国也没有近代新式海军。予以排除。D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场主要在北京、天津一 带。威海不是战场。由课本史实可知,北洋舰队参加并导致其覆灭的的一次重要海战威海卫之战。这次战
11、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役。答案: C。 考点:威海卫海战 点评:此题以图片引出,很形象,难度不大,主要用排除法可得出正确答案:。 毛泽东曾说过: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 ”下列哪一场战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 “唇亡则齿寒, ”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户破堂危 ”比喻的是一个意思。毛泽东用这个成语比喻中国和朝鲜的关系。选项中 A、 B、 D都没有涉及到朝鲜, C项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场包括
12、朝鲜和中国两个国家。战争的过程是先在朝鲜境内,清军没能守住平壤等战略要地,一路败退到中国境内,朝鲜沦亡了,中国没有了战略凭依,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侵占辽东半岛,攻陷中国海军基地山东威海卫。最好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只有 C项符合这一成语描述。答案: C。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点评:必须充分 理解题意,对四个选项中的每次战争的战况都熟悉,还要理解题干中 “唇亡齿寒,户破堂危 ”的含义。此题难度中等。 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乎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 )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 答案: D 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初中历史 年级 1.4 甲午 中日战争 练习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