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学问和智慧》教案语文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学问和智慧》教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学问和智慧》教案语文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学问与智慧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课题 学问与智慧 课型 第几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课时教学目标(三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 阅读法教具学具 多媒体使用教材的构想学生搜集“纸上谈兵” 、 “ 庖丁解牛” 、 周总理智答记者”几个故事准备课上讲述。搜集有关智慧与学问及其关系的名言警句。 阅读课文,依据议论文的知识,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 。
2、设计意图1、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2、大段形象的比喻,可谓妙语如珠;整齐的句式让人琅琅上口 ;运用反问,加强自己的语气 ;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到位,还巧创新词,用幽默进行调侃 )4一、 导入新课。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 259 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
3、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赵括熟读兵书,但没有实战的智慧,被后人戏为“纸上谈兵”。)同学们听过什么类似的故事吗?感受:有智慧不见得有学问。远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智慧发明了生产工具、火的应用等。还有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金字塔、赵州桥等宏伟建筑。甚至在日常生产中无处不闪现着劳动的智慧。但有时候,智慧又与学问息息相关,到底智慧与学问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走进我们今天的学习学问和智慧二、阅读课文,学习字词,疏通文意。1、读准字音2、积累字词各组同学用简洁
4、的语言给大家讲故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注意听,之后评价。庖丁解牛: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头牛,但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得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看到的,都是一头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周恩来总理智答记者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
5、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中字词,疏通文意。晦塞(s) 陶冶(y) 犀锐(x) 譬如(p) 大郤(x)大窾(kun) 探骊(l)得珠 矻矻穷年(k) 字字珠玑(j) 读书得间(jin)陶冶 烛照 渊博 犀锐 晦塞 笼罩 熔炉 疆域 远瞻 书橱 映射 斧凿 肥皂泡博而寡约 瞬息幻灭 推陈出新 寸积5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找出各段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1 学问 智慧 教案 语文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