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0*谈中国诗1钱钟书,字 ,号 ,曾用笔名 。著作有散文集 ,短篇小说集 ,长篇小说 。学术著作 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笼统( ) 精髓( ) 梵文( ) 轻鸢( ) 蹙颦( )撩人( ) 慨叹( ) 饶恕( ) 叫嚣( )3根据拼音写汉字一 c( )而就 逻 ji( ) 单 b( ) h( )巴狗 遥思远 chng( ) sho( )见不 xin( ) 不 lio( ) lio( )之4解释下面成语。(1)一蹴而至:(2)轻鸢剪掠:(3)穷边涯际: (4)吞言咽理:(5)拔木转石: 1默存 槐聚 中书君 人兽鬼 围城 谈艺录2ln su fn yun c pn
2、 lio ki sh xio3蹴 辑 薄 哈 怅 数 鲜 了 了4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2)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2(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1课文第 1 段中,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
3、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品味下列句子丰富深刻的含意。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句话借助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作 者 说 “诗 体 也 许 正 是 诗 心 的 产 物 , 适 配 诗 心 的 需 要 ”, 也 就 是 说 形 式 是 内 容 的 产物 , 适 合 内 容 的 需 要 。这句话蕴含着丰
4、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理智、意志等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是有所回归,寻找定所。3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说说下面这些比喻的含意和表达作用。最后总结一下本文妙用比喻的写作特点。比喻句 含意和作用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而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3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
5、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比喻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对本国文化的依恋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理解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用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特点: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手法,语言轻松、幽默,似随口而出,但生趣盎然。看似随意实则深刻,看似轻淡实则味厚。有的来自生活,通俗易懂,用来比喻抽象的道理,让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6、4仔细阅读课文,试分析下面两句话证明了什么观点,又对说明观点起到了什么作用。句子 方法 证明的观点 作用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类比论证 证明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用读者熟悉的事物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了说服力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比较论证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通过比较使观点阐述得更清楚5这篇文化随笔,处处显露着钱钟书先生语言的丰富、幽默与机警,从本文可以看出,他在语言运用上具有哪些特点?化繁为简,
7、深入浅出。作者在论述中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具体的例子,用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4明一些道理。读者在接受这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旁征博引,居高临下。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他引用的多个国家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这样的文章,以丰富的知识取胜。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课文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议论文,往往是艺术杂谈似的谈笑风生,中间充满了幽默风趣,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A精髓(su) 轩冕(min)
8、 锱铢必较(z zh) 牛羊咻咻(xi)B亵渎(xi) 谛听(d) 一蹴而至(c) 混沌含融(dn)C敷衍(f) 窸窣(x) 得鱼忘筌(qun) 眉眼颦蹙(png c)D付梓(z) 寒砧(zhn) 喋喋不休(di) 酩酊大醉(mng d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射 譬喻 注消 酩酊大醉B含糊 烂调 疏朗 遥思远怅C因缘 圆晕 干躁 回肠荡气D斩截 默契 飘零 得鱼忘筌 .Com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 ”B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C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9、式的句子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式的句子,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5D 韩 愈 在 月 夜 里 听 见 贾 岛 吟 诗 , 有 “鸟 宿 池 边 树 , 僧 推 月 下 门 ”两 句 , 劝 他 把 “推 ”字 改 成 “敲 ”字 。4下面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伦坡“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这句的意思是说爱伦坡没读过中国诗,孤陋寡闻,才提出可笑的主张。B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 “闪电战”一是指欣赏中国诗的时间快,二是指中国诗篇幅短。C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这句的意思是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D “我们要看
10、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形象深刻地说明了“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天早晨,集市上就涌来了购买海鲜的顾客,但货物虽多,数见不鲜,有的鱼已经死亡多日了。B凭他的能力,只要他出任主教练,就能一蹴而就地解决球队当前的问题。C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文恬武嬉,人民富裕,一直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D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五一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采。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钱钟书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都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处。他不仅在为人和言行上,而且在学问上为后辈
11、学子树立了楷模。B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未来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加重视人自身权益的保障、维护。C湖南卫视总能在娱乐节目中引导潮流,从几年前的“超女”“快男”到而今的“我是歌手”,收视率一路飙升,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D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上最贵的单瓶酒名单,各重要品种单瓶酒的史上最高价都没有超过这瓶 1958 年的中国茅台。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6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_。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
12、;_,足使黑格尔羡妒。A在中国文化里这种现象数见不鲜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B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周到的辩证法C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D在中国文化里这种现象数见不鲜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周到的辩证法8谈中国诗一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并且意蕴丰厚。请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再仿造两组句子。生命是一支箭,你必须知道瞄准什么目标和怎样运弓,这样才能把弓拉满,把箭射出去_;_。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钱钟书笔名的妙处。中华笔名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作家的笔名起得大有深意,值得再三玩味。学者陆文虎
13、曾写过管锥编略解一文,通过考证,指出“管”与“锥”分别是“管城子”“毛锥子”的省略性叫法,而“管城子”“毛锥子”在古汉语中都是笔的意思。李洪岩先生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中华书局出版的谈艺录补订本第 566 页说,唐代文人韩愈曾经以“中书君”代指“笔”。笔在古代的雅称是“中书君”,而“中书君”正是钱钟书先生的笔名,这个笔名妙就妙在既以笔之名为笔名,又与“钟书”二字谐音。他认为,由于“中书君”与“管城子”“毛锥子”同义,所以,又可得出“管锥编”三字中隐含作者的名字,是“钱钟书集”的意思。(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7外国诗的
14、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
15、尔泰所谓“史诗头脑” ,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 “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贵国爱伦坡主张
16、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1下列对第段中画线部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17、A只读本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本国诗和外国诗进行比较。 B只读本国诗的人,不能在进行比较中认识到本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 C只要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就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结论。 8D只读本国诗的人,就本国诗论本国诗,不能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本国诗。2下列对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照一些文学史家的观点,诗的一般发展顺序是:史诗戏剧诗抒情诗。 B作者认为中国最好的戏剧诗的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中国没有史诗。C “早熟”是指在中国诗里,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出现得异常之早的现象。D “早熟”是指中国诗在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后,就缺乏变化且逐渐腐化的现
18、象。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只有外国读者或者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才会问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是什么。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会牢记“作概论就是傻瓜”的话。C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至多是把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来说明彼此的特点。D要是无押韵禁律限制,中国诗就不会比西洋诗短,就不会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早熟”与“早衰”的对比,简要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B作者以一个印度愚人造房为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C “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用了反语的
19、手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作聪明。D “樱桃核”和“二寸象牙”的比喻,极言中国诗短小,简短的诗自然没有悠远的意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诗与中国画(节选)钱钟书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旧唐书元行冲传),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9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健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里,节省了不少心力。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
20、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零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瞻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而不见树。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 ,有条有理,而对于委曲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于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天地,所谓“此中人语” 。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缘故是: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 ,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ti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10 中国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