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祭十二郎文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请归取其孥(n) 形单影只(zh) 不省(xng)所怙(h)B.乃能衔(xin)哀致诚 虽万乘(shng)之公相 丞相薨(hng)C.其余奴婢(b) 呜呼哀哉!尚飨(xing) 中年兄殁(m)南方D.并令守汝丧(sng) 窆(bin)不临其穴 吾不以一日辍(chu)汝而就也2.下列加红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 止
2、(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3.下列句中加红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 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 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4.加红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 B./C./ D./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3、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动摇者欲脱而落矣。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将成家而致汝。A. B. C. D.阅读理解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题目。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 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 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 矣。6.在横线上填入课文原句。7.下列各句加红的字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句中“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君为我呼入,
4、吾得兄事之。C.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D.外连衡而斗诸侯。28.比较下列各句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武陵人捕鱼为业 既克,公问其故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不克蒙其泽矣A.相同,也相同 B.不同,也不同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9.翻译: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10.韩愈听到十二郎去世的噩耗,心情极为悲痛,他不愿相信而又不得不信这个事实,此节文字多次运用 句和 句描绘了这样一种 心理,刻画入微。阅读理解阅读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改都官员外
5、郎,迁职方员外郎。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迁刑部侍郎。 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谢。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曰:“愈前所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十二 练习 解析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散文 欣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