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液的浓度”知识归纳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液的浓度”知识归纳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液的浓度”知识归纳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9.3“溶液的浓度”知识归纳检测题一、单选题1.有关下图试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溶质为胆矾 B. 溶液呈蓝色 C. CuSO4的摩尔质量为 160 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1:20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 P 点表示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50%D. 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 Q 点的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应采取降温的方法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
2、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 t2时,20g 丙能溶解于 50g 水中形成 70g 溶液C. 若要将 N 点的甲溶液转变为 M 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至 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4.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D. t2时,10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400g 水,得到 10%的甲溶液5.实验
3、室配制 50g 6%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取 NaCl B. 称量 3gNaCl 2C. 量取 47mL D. 溶解6.依据下列 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 1011 题。已知 20时,NaCl 和 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 和 88g。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溶质质量: B. 溶液质量:C. 溶质质量分数:= D.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7.下列做法对配制 10%的氯化钠溶液,不会有影响( ) A. 使用的氯化钠晶体不纯 B. 配制溶液的烧杯未干燥C. 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 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8.将 10
4、%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 5%时,所使用的仪器中通常不包括( )A. 酒精灯 B. 量筒 C. 烧杯 D. 玻璃棒9.由 Mg(OH) 2和 MgO 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8%取该混合物 5g,将其投入115g 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5% B. 15% C. 10% D. 20%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 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 将 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析出甲的质量大C. 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D. 将 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的 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2.t2时,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如图所示),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A. 甲析出的固体比乙多3B.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C. t2时,甲、乙所含溶质相等D. t1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3.抗生素“先锋”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 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质量是 ( )A. 1g B. 2
6、 g C. 3g D. 4 g14.对 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100g 水中溶解了 10g 食盐 B. 100g 食盐溶液中溶解了 10g食盐C. 将 10g 食盐溶解于 90g 水中所得溶液 D. 将食盐与水按 1:9 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15.实验室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 50mL 的量筒量取 42.5mL 蒸馏水1
7、6.25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仍为饱和溶液 B. 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C. 溶液的质量不变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7.关于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析出晶体(ba)gD.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溶解度相同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 t1后,甲
8、的溶液浓度比乙的溶液浓度大C. t2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甲含的溶剂多D. 要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甲晶体,通过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19.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 31.6g,向 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再加 5 克 KNO3晶体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A. 27.6% B. 24.0% C. 31.6% D. 34.9%20.欲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 10.0g 氯化钠 B.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C. 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9、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二、填空题21.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_g,水为_g。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_(填“左盘”或“右盘”)。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 1g/cm3),量筒的规格是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_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2.如下左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葡萄糖由_种元素组成
10、,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要把 10g 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 2%的溶液, 需要水的质量为_ 23.某同学设计了如上右图所示的探究 Ca(OH) 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1)向 U 形管中注入新配制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用酒精灯对 U 形管的右侧加热,左管无明显变化,而右管中明显出现_ , 这种现象称之为_ (填“结晶”或“蒸馏”),此时右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能观察到右管中的_ 消失,通过对比有效地证实了 Ca(OH) 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_ 的事实(2)上述 U 形管若敞口长期放置,澄清的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
11、学方程式_ 24. 同学们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甲: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的缘故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丙: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5【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变红。【讨论分析】(1)甲同学提出猜想后,很快被小组同学否定了,其理由是_ 。(2)经过思考,大家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其理由是_ 。【实验设计】(3)为验证丙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93 溶液 浓度 知识 归纳 检测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