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2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课件湘教版.pptx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2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课件湘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2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课件湘教版.pptx(6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考纲导学,考纲呈现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思维导图,考点突破,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考点二 昼夜更替与晨昏线,考点三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考点四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 (1)侧视: 自西向东 。 (2)俯视,2.周期,3.速度,特别提醒 海南文昌是我国继西昌、酒泉、太原之后建设的第四个航 天发射中心。从地球运动角度看,海南文昌相对其他三个航天发射中心 地理纬度低,可充分借助地球自转动力,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
2、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 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方法技巧 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的判读(1)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和排列,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由图中等值 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A、B两点的线速度 在837 km/h与1 447 km/h之间,说明A、B两点位于60N与30N之间,即位于中纬度地区。,(2)根据等值线的弯曲状况,确定地势的高低。等值线凸向数值小的地 区,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较大,地
3、势较高;反之,地势较低。图中A处 地势较高,B处地势较低。,命题视角一 地球自转周期与角速度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 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 间为 ( B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解析 本题通过恒星视运动考查地球自转周期。恒星视运动实质 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约15,故需要连续拍摄3个多 小时。,命题视角二 地球自转线速度 下图是地球表面某地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C ) A.
4、北半球低纬度 B.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中纬度,解析 根据图中线速度由北向南减小,可判定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60N上为837千米/小时,故根 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3.图中c、d两点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B ) A.纬度高低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距海远近不同 D.地表植被不同,解析 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除纬度外,还有海拔。同一纬度地区, 海拔越高,其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c点的线速度比同纬度的d点大,可知c 点的海拔较高。,考点二 昼夜更替与晨昏线读昼夜分布示意图,完成基础知识。,
5、(1)图中甲为 夜 半球,乙为 昼 半球, 为 晨线 。 (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 不透明 、 不发光 的球 体。 (3)周期:一个 太阳日 (24小时)。 误区警示 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 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 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的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 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5)
6、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相反。,2.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以上三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 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 根据上述方法可知图1中 为晨线, 为昏线;图2中 为晨线。,命题视角一 晨昏线的判断 某国际航班从巴黎经16小时的飞行,于北京时间星期一17时10分安全降 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 回答下题。,1.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D ),解析 注意题中关键信息:北京时间17时10分日落
7、,说明北京昼短夜 长,同时北京正在日落,位于昏线附近。故D正确。,命题视角二 晨昏线的特征与应用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 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甲地位于乙地的 ( B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解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与方位知识。甲、乙两地同时日出, 则位于晨线上,此时中山站(69S)为极夜,依此信息可作图如下,图中AB 为晨线,AB与赤道交点O所在的经线NS时间为6时,再结合甲、乙日出 时刻,可大致画出甲、乙的位置如图,则甲位于乙的西北方位。,3.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8、( D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解析 中山站出现极夜,说明南半球为冬半年,此时北半球为夏半 年。墨西哥湾热带气旋在夏半年活动频繁,故D项正确。,4.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 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 A )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解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从材料中可知晨昏圈上有一点地方时正 好为12点,即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为0,说明该点为极夜现象,因此不可 能为春、秋二分日。假设在下图中A、B、C、D、
9、E为晨昏圈上的5个 等分点,A、C不相邻同时日落,A正确;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因 此B错误;晨昏圈为大圆,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的纬度不固 定,如AC与BE之间的纬度不同,C错误;日期分界线为0点经线和国际日 界线,此时不是春、秋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合,D错误。,考点三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1.时差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 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 早 。,2.地方时,3.时区与区时 (1)时区: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 (2)区时:每个时区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4.日界线,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地球 自转 课件 湘教版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