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评新人教版201901184162.docx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评新人教版20190118416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评新人教版201901184162.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1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小卷(十一)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间 /45 分钟 分值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下图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从 1981年到 2009年向各成员国提供贷款的情况(注:“其他”指的是贷款额低于 112.95亿美元的国家的贷款总额百分比)。由此可判断该组织 ( )A.致力于消灭国际性贫困B.促进了国际汇率的稳定C.消除了成员国贸易壁垒D.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成果2.某一国际组织对成员的资格要求是:必须是一个能够管理其本身的对外事务,并且愿意而且能够履行该组织协定条款所规定的成员义务的国家。按照这些义务,
2、成员国在实施其汇率政策和有关经济与金融政策时必须以协定条款为依据,并提供所要求的经济和金融信息;成员国还必须支付认缴款。该国际组织 ( )A.对生产领域投资使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发展B.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C.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D.需对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援助3.20世纪 70年代,国际社会实行浮动汇率和黄金的货币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源是其自身的矛盾不可调和2B.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多元”与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多元”呈现一致性C.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不再是世界各国主
3、要的储备货币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实际上是对国际金融市场有序性的否定4.下表是 20世纪 50年代初和 1970年西方主要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表。由下表数据可推知 ( )国家时间 意大利日本法国联邦德国美国 英国20世纪 50年代初 41 49 33 25 12 51970年 17 13 12 7 4 3A.发达国家间经济差异缩小B.西欧经济一体化成就突出C.欧盟国家经济增速超过美国D.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趋于合理5.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 (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 B
4、.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 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6.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成立时间 名称1955年 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年 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年 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年 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需要3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7.2010年 11月,亚太经合组织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
5、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 ( )A.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B.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8.下表是美国的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单位:10 亿美元)。年份 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尚未偿还的外国银行债务1951年 33.5 22.9 8.91968年 38.7 10.9 38.5对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C.美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D.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9.
6、据统计,在 1989年到 1996年期间,仅流入俄罗斯(苏联)和阿根廷的美元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 350亿。据此可以推知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B.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空前强化D.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10.下图是一幅题为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的漫画。对其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4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B.反全球化已成为各国主流民意C.只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受益者D.维护国家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11.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最初的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词汇出现约10000次。进入 21世纪后,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
7、“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变化说明了 (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B.加入世贸组织,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C.全球化日益加深使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D.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12.“21世纪的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新兴产业。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正以文化产业为中轴线全面展开。”材料观点反映出 ( )A.文化价值差异阻碍全球化B.全球化的深入发展C.文化产业代表全球价值观D.国际格局逐渐演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
8、问题。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 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从(20 世纪)30 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5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
9、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 “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500 年前后不同文明间的注视和对抗。(8 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凯恩斯学派和“新经济”的特点。(8 分)(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16 分)14
10、.(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范畴,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目前学术上认为经济全球化最初发端于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5 世纪以前,东西方社会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分工,因而也不可能在大的范围内形成持久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材料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你对该论题的理解。(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分)6单元小卷(十一)1A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向成员国提供贷款的情况,世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11 单元 世界经济 全球化 趋势 测评 新人 201901184162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