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文(扫描版).doc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文(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文(扫描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 文(扫描版)文科历史【答案】1. B 2. B 3. A 4. C 5. C 6. B 7. C8. B 9. B 10. C 11. C 12. D 13. D 14. A15. D 16. B 17. B 18. D 19. A 20. A 21. C22. C 23. C 24. D 25. C26.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抽签选举。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发展完善: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形成责任
2、内阁制和政党政治;进行 1832 年议会改革。 (3)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特点:制约权力、平衡利益。(酌情给分) 27. (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利;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原因:商鞍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
3、的精神等。28. (1)儒家主张藏富于民,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主张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民争利,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较多。(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濒繁;社会生产力进步,农工商业发展,经商逐利思想渐浓;小农经济产生;为富国强兵、赢得战争胜利需重视耕战。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待解决;对匈奴战争导致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影响。【解析】1. 材料选自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前半句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即之前的分封制度,后半句指的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考查了郡县制的重要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故选:B。本题考查的
4、是郡县制,这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也是高考的重点,学习时要注意其特点意义等。郡县制的影响: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2)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2. 由材料中“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中央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故选:B。本题以科举制度的描述为考查背景,考查对材料中科举制度信息的归纳整合的能力。解答本题掌握:科举制度中,中央制定统一标准,能够选拨
5、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3. 材料中提到了中国古代商人“以末置业,以本守之”和让子女积极参与科举的现象和价值观,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古代中国的经济模式,中国古代始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始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社会财富,加上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商人有钱后还是希望子女能够走科举之路。故 A 正确。B 从根本上看是自然经济引起的。故 B 错误。C 材料不能体现。故 C 错误。D 只是表面现象。故 D 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小农经济具有封闭的特点,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工业化时期劳动力的问题。
6、一。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二。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老旧,技术难以革新三。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4. 荀子时期还没有中西方的交流,排除 A;荀子时期中国处于封建制形成时期,而古希腊处于奴隶社会,社会制度不高度一致,排除B;荀子和普罗塔哥拉的观点都体现了对人的重视,C 叙述正确;普罗塔哥拉的命题关注对人的自身的探讨,排除 D故选 C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主要考点: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百家争鸣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百家争鸣中的民本思想;百家争鸣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百家争鸣的影响早在 2000 多年前,东西方的学者就已经认识到了人对自然的作用,关注对人的探讨,在
7、东方出现了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观点;西方则出现吧人作为评价事物标准的思想5. 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要从历史史实出发,即论从史出。从表格中的内容可知,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郡城之东、盛泽镇、王江泾镇、南浔镇”的发展,体现了市镇的繁荣,故正确;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古代商业发展: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
8、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6. 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依据材料信息“认为如果君主背离了兴利除害
9、职责的话,那些恨其君如寇仇、视其君为独夫的天下之人就可以起来推翻暴政”结合所学,黄宗羲从万民忧乐的角度诠释君权,深化了传统民本思想,B 符合题意;A 属于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C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黄宗羲思想是对儒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排除 D。故选 B。7.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中国的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欧洲国家的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是两国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导致的,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不是根源,排除。故选 C。8. 【分析】本题
10、考查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特点的识记,培养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解答】B 表格数据反映了在公元 11500 年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故符合题意。“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逆转”与“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故不符合题意。“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关系不大,故不符合题意。“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故符合题意。正确,故 B 项正确。ACD AC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B。9.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文明演进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相关的史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依据文明史观及所学知识可知,当两种不
11、同的文明相撞时,两种文明必然会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又会融合。西方工业文明是先进的,而当时中国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必然会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冲突中又会融合。近代中国人们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项不符合史实,中国仅仅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据上,排除 ACD。故选 B。10.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洋务运动兴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甲午战败宣告其破产,排除 A;B 出现在甲午战后,义和团运动之前维新变法运动已经被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镇压,排除 B;D 是指新文化运动,在辛亥革命后出现,排除;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天水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三 考试 试题 扫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