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宁夏吴忠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吴忠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宁夏吴忠市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开釆出的煤通过干馏、气化、液化等多种途径实现其综合利用B. “光化学烟雾” 、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利用生成的胶体净水:A1 3+3H2O A1(OH)3(胶体)+3H +D. 氢能是清洁能源,工业上电解水法制大量氢气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答案】D【解析】【详解】A.煤通过干馏、气化、液化等多种途径实现其综合利用,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所以 A 选项正确;B.“光化学烟雾” 、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
2、氮氧化合物有关,故 B 正确;C.明矶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故 C 选项正确;D.工业上不用电解水法来开发氢能源,因为成本太高,故 D 项错误。本题选 D。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gH218O 与 D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NAB. 常温下,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 OH 的数目为 0.1NAC. 含 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 Cu 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 22.4LSO2(STP 下)D. 常温下,22.4LH 2O 中所含氢氧键的数目约为 2NA【答案】A【解析】【详解】AH 218O 与 D
3、2O 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 20,中子数均为 10,2.0g 该混合物物质的量为 0.1mol,中子数为 NA,故 A 正确;B常温下,pH=13 的 NaOH 溶液中 c(OH -)=0.1 molL -1,题中体积未知,无法求出 OH的数目,故 B 错误;C随着反应的逐渐进行,浓硫酸变为稀溶液,而稀 H2SO4与 Cu 不反应,所以无法计算生成 SO2含量,故 C 错误;D常温下 H2O 为液态, 22.4LH 2O 的物质的量大于 1mol,则所含氢氧键的数目大于 2NA,故 D 错误。2本题选 A。3.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
4、的 3 倍,Y 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YWB. 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Z 的弱C. 单质 Y 和 Z 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D. W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于 X 的气态氢化物【答案】C【解析】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X 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故 X 为 O 元素;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故 W 为S 元素;Y 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大于 O 元素,故 Y
5、 处于第三周期,故 Y 为 Al 元素;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 为 Si 元素。A铝离子只有 2 个电子层,硫离子含有 3 个电子层,离子半径:YW,故 A 错误;B非金属性 SiS,故元素 S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Si 的强,故 B 错误;C. 铝能够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硅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气,故 C 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 OS,则 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正确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A,要注意掌握比较离子半径的一般
6、方法,同时知道,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本题中也可以借助于氧离子进行比较。4.有机物 X、Y、Z 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 Z 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 3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 Y 和 Z 可以用金属钠来鉴别C. X、Y、Z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 Y 的分子式为 C7H9O3【答案】B【解析】【详解】AZ 的环上一氯代物共有 4 种,分别为 、 ,故 A 错误;BY 中的醛基不能和金属钠反应,而 Z 中的羟基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 H2,故可用金属钠将两者鉴别,B 项正确;CY、Z 分子中都有多个饱和的碳原子,根据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可
7、知,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项错误;DY 的分子式为 C7H10O,D 项错误。本题选 B。5.2016 年 7 月报道,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在“可充室温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该电池放电时工作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金属 Na 为电池的负极B. 充电时,碳电极发生的反应为:4Na +4e +3CO2=2Na2CO3+CC. 放电时,电解液中 Na+向碳电极移动D. 放电时,每转移 2mol 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的 CO233.6L【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中电子流向可知 Na 在反应中失电子,因此 Na 为电池的负极,故 A 项正确;B充电时
8、反应为放电时的逆反应,此时碳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 2Na2CO3+C-4e-=4Na+3CO2,故 B4项错误;C放电时阳离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 Na+在溶液中向碳电极移动, C 项正确;D放电时,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4Na+4e-+3CO2=2Na2CO3+ C,故每转移 2mol 电子,消耗CO2的物质的量为 1.5mol,在标准状况下,CO 2的体积为 1.5mol22.4L/mol=33.6L,故 D项正确。本题选 B。【点睛】本题易错点为 B 项,充电为放电的逆反应,得失电子关系也正好相反,这也是本题的突破点。6.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 回收水溶液中的 I2:加入乙酸,分液,蒸
9、发B. 回收含有 KCl 的 MnO2:加水溶解,过滤,干燥C.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 P2O5的干燥管D. 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无水氯化钙,蒸馏。【答案】B【解析】【详解】A.乙酸能溶于水,不能用分液方法分开,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能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可通过过滤除去,符合题意;C. P2O5为酸性氧化物,能跟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来吸收氨气,不符合题意;D. 无水氯化钙能与乙醇形成络合物,除去乙醇中的水,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应加氧化钙,蒸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B。【点睛】本题为分离、除杂题,解题时要明确除杂、提纯要求:能除去杂质,不能与期望所得产物发生反应,不能引入
10、新的杂质。7.常温时,向 20mL 0.1 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逐滴滴加 0.1 mol/L 的 NaOH 溶液,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与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A. a 点的 pH=1B. b 点时, c (CH3COO)=0.05mol/LC. c 点时, V(NaOH)=20mLD. 反应过程中 的值不断增大,c(CH3COO-)c(CH3COOH)【答案】D【解析】A、CH 3COOH 为弱酸,部分电离,a 点为 0.1 mol/L 的 CH3COOH 溶液,c(H +)浓度小于 0.1 mol/L,则 pH 大于 1,故 A 错误;B、b 点
11、溶质为 CH3COOH 和 CH3COONa,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体积由 20mL 扩大为 30mL,根据物料守恒 c(CH3COOH)+c(CH3COO )=0.1 mol/L ;CH 3COOH 的电离和 CH3COO 的水解均是微弱的,则二者的浓度应均接近于230.033mol/L,不会等于 0.05mol/L,故 B 错误; C、假设 c 点时, V(NaOH)0.13mol/L=20mL,则 CH3COOH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H3COONa,此时溶液显碱性,pH7,与图不符,故假设不成立,故 C 错误;D、 ,随着 NaOH 的加入,溶液的碱性c(CH3COO)c(
12、CH3COOH)=Ka(CH3COOH)c(H+)逐渐增强,c(H +)逐渐减小,而温度不变,K a不变,则 的值逐渐增大,故 D 正确。c(CH3COO)c(CH3COOH)故选 D。点睛:b 点溶质为 CH3COOH 和 CH3COONa,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此时溶液显酸性,则 CH3COOH的电离大于 CH3COO 的水解,所以 c(CH3COO )c(CH 3COOH),又 c(CH3COOH)+ c(CH3COO )= 0.1 mol/L ,所以 c(CH3COO )略大于 0.033mol/L,c(CH 3COOH)略小于 0.033mol/L,B 选23项为该题的难点。8.某兴趣小
13、组探究 SO2气体还原 Fe3+、I 2,它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6(1)SO 2气体和 Fe3+反应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别是_、_。(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 SO2的是_。A.Na2SO3溶液与 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硫化氢在纯氧中燃烧(3)装置 C 的作用是_。(4)装置 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 SO2为了验证 A 中 SO2与 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 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 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方案: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NaO
14、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方案: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 BaCl2,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方案是_,原因是_。【答案】 (1). SO42- (2). Fe2+ (3). B (4). 除去多余的 SO2,防止污染大气 (5). I2+SO2+2H2O=4H+ + 2I +SO42- (6). 方案 (7). 因为 A 的溶液中含有SO2,SO 2也能使 KMnO4溶液褪色【解析】【分析】本题通过硫及其化合物、铁盐及亚铁盐的性质等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从离子检验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 (1)二氧化硫与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
15、+SO2+2H2O = 2Fe2+SO42-+4H+,反应中 Fe3+被还原成 Fe2+,所以还原产物为 Fe2+;SO 2气体被氧化为 SO42-,故氧化产物为SO42-。本题正确答案是:SO 42-;Fe 2+7(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无法得到二氧化硫气体,故 A 错误;B.浓硫酸具有强酸性,且浓硫酸不挥发,亚硫酸钠与浓硫酸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操作不容易控制,且无法获得纯净的二氧化硫,故 C 错误;D. 硫化氢在纯氧中燃烧制得的 SO2容易混有杂质,无法获得纯净的SO2,故 D 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B。(3
16、)二氧化硫气体是酸性氧化物,具有刺激性气味,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因为二氧化硫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碱液处理二氧化硫,所以装置 C 的作用为:吸收 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本题正确答案是:除去多余的 SO2,防止污染大气。(4)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 + SO42- + 2I。(5)若发生反应,可通过检验溶液中有 Fe2+和 SO42-生成来验证。方案中,由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
17、酸钾溶液褪色,Fe 2+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无法证明二氧化硫与铁离子之间有反应发生,所以方案不合理;Fe 2+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Fe(OH)2,然后在空气中被氧化,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Fe(OH)3,可以证明反应发生,方案合理;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 BaCl2,产生白色沉淀 BaSO4,可以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 SO42-,方案合理。本题正确答案是:方案;因为 A 的溶液中含有 SO2,SO 2也能使 KMnO4溶液褪色。9.氯化铬晶体(CrCl 3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 2CrO4)来制备。实验室以红矾钠(Na 2Cr2O7)为原料制备 Cr
18、Cl36H2O 的流程如下已知:Cr 2O72 +H2O 2CrO42 +2H+;CrCl 36H2O 不溶于乙醚,易溶于水、乙醇,易水解。(1)写出碱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所加 40NaOH 不宜8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2)还原时先加入过量 CH3OH 再加入 10%HC1,生成 C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反应后从剩余溶液中分离出 CH3OH 的实验方法是_。(3)使用下列用品来测定溶液的 pH,合理的是_(填字母)。A.酚酞溶液 B.石蕊试纸 C.pH 计(4)请补充完整由过滤后得到的固体 Cr(OH)3制备 CrCl36H2O 的实验方案:将过滤后所得的洁净固体完全溶解于过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吴忠市 2019 届高三 化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