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选考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件.pptx
《(江浙选考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浙选考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件.pptx(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及规律 核心知识整合 1.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 。 (2)位移公式: 。 (3)位移、速度关系式: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在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公式: 。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x2-x1=x3-x2=xn-xn-1= 。,v=v0+at,aT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基本公式的应用 【例1】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
2、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汽车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 C.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答案,解析,-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例2】 (2018浙江杭州预测)小刘驾驶着汽车以43.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看到前面十字路口闪烁的绿灯倒计时只有4 s了,他果断踩刹车,假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2,则刹车开始6 s后汽车的位移是( ) A.18 m B.24 m C.31.1 m D.211.2
3、 m,答案,解析,-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方法技巧解答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讨论 1.恰当选用公式。,-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2.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 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与初速度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0=0时,一般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正方向。 3.对于刹车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的时间,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命题点二 逆向思维法 【例3】 一旅客在站台8号
4、车厢候车线外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2 m/s2 B.1 m/s2 C.0.5 m/s2 D.0.2 m/s2,答案,解析,-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例4】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内位移为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内位移为2 m。求: (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3)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思路点拨对于单向匀减速到停止的直线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反向匀
5、加速直线运动,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向思维法,即把运动过程的“末端”作为“初态”来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答案:(1)4 m/s2 (2)8 m (3)2 s,-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命题点三 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 【例5】 物体以20 m/s的速度从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6 m/s。已知上坡和下坡两个阶段物体均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上坡和下坡的加速度不同。则物体上坡和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45 B.54 C.23 D.32,答案,解析,-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
6、【例6】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 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答案,解析,-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自由落体运动 核心知识整合 1.定义:从静止开始, 作用的 直线运动。,3.重力加速度g的特点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方向均
7、为竖直向下。 (2)在地球上其大小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只受重力,匀加速,v2=2gh,-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某一段平均速度约等于瞬时速度 【例7】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照片中轨迹的长度为2 mm,照片长度的比例尺为110。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大约为(g取10 m/s2)( )A.6.5 m B.10 m C.20 m D.45 m,答案,解析,-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规律总结由于AB段的运
8、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AB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A点的瞬时速度,由此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例8】 如图所示,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当地重力加速度。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用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钢球的直径D、钢球挡住两光电门的时间tA、tB及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 ),答案,解析,-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命题点二 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例9】 (2018浙江桐乡教学测试)浙江省长兴县十里银杏长廊景区古银杏众多。某次游客小朱发现一
9、片手掌大小的树叶正好从离水平地面高约3 m的树枝上飘落。这片树叶从树枝开始下落到地面上的时间可能是( )A.0.4 s B.0.6 s C.0.8 s D.3 s,答案,解析,-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易错提醒分析物体是否是自由落体运动,如树叶、乒乓球等轻质物体下落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这类物体下落时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加速度小,落地时间长。,-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命题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的一段运动 【例10】 屋檐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水正欲滴下时,第1滴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水与第2滴水分别位于高1 m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取1
10、0 m/s2,则此屋檐离地面的距离为 ( )A.3.2 m B.3.0 m C.2.5 m D.2.2 m,答案,解析,-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方法技巧从释放点开始计算两段自由落体的差值,可以方便快捷计算这类题目。若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都是自由落体运动的一部分物理量,从释放点列方程会比较方便。,-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例11】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 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t1=0.2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
11、力。(1)求小球下落过程中,通过第一层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求斜塔的总高度h。,答案:(1)34 m/s (2)61.25 m,-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核心知识整合 1.x-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意义: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 。 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 。,物体速度的大小,物体速度的方向,-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实验,2.v-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意义: 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浙选考 2020 高考 物理 复习 第二 变速 直线运动 研究 课件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