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2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
《(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2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2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4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十二 议论文阅读,虽然吉林卷或长春卷未考查过议论文阅读,但是考纲中却对多种文体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一改往年只考散文的试题结构,2018年首次考查了说明文阅读,因此议论文阅读及非连文本阅读的备考与训练也应列入2019年考生的复习日程当中。另外,在作业手册中还配备了议论文阅读及非连文本阅读的专题训练,以帮助各位考生充分准备,精准刷题,从容迎战来年中考。,(续表),(续表),(续表),第1讲 常考高频考点,中心论点、信息筛选与提取、词句含义、理解和辨析,真题体验,2018徐州 阅读下面的文章和图表,完成问题。(11分) 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 音“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
2、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28.4%。,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不难确认的是,
3、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当然,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还需要打个问号。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
4、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
5、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7日,略有改动),【考点一】 把握中心论点 1.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2分),【答案】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类的读书(阅读)需要。(答“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对于议论文来说,探讨的主要问题与中心论点略有区别,但密不可分。前者称为论题。论题是文中主要探讨的话题,而中心论点则是明确精准的观点。因此对于本题,只需通读全文,把文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概括出来即可。,【考点二】 信息的筛选与提取 2. 作者在文中对“
6、听书”进行了怎样的思考?(2分),【答案】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提取。主要聚焦在“听书”的段落,尤其是第段,结合问号的提示,可以得出答案。,【考点三】 理解词句含义,归纳内容要点 3.“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答案】一方面,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
7、语含义,归纳内容要点。首先找到关键词语“双刃剑”所在的段落,然后从上下文中筛选主要信息,归纳出“双刃剑”的两方面即可。,【考点四】 结合文本信息与链接材料,理解和辨析 4. 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图表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A.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B.从图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且将会越来越大。 C.目前农村居民的阅读现状令人
8、担忧。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D.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更明显的成效。,【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与图表信息的综合解读。根据原文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可知,A选项偷换了概念,将“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改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考点1 把握中心论点,2018年14题 作
9、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2分),【答题步骤】 1.锁定位置标题:表述完整、不用修辞的表态性陈述句。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则中心论点是开篇第一句;开篇列举现象,则中心论点一般在第二段。结尾:找标志词,比如“因此、总之、其实、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 2.特殊情况三个位置都没有,找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没有过渡句,找分论点整合概括。没有分论点,细读文本,理清论证思路,自己归纳概括(这种情况中考几乎不出现)。 3.规范答题写下表述完整的表态性质的判断句。,【答题模板】本文的中心论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主要主张)是。,考点2 信息的筛选与提取,2018年15题 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 专用 2019 中考 语文 高分 一轮 专题 12 议论文 阅读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