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鲁滨孙漂流记》(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鲁滨孙漂流记》(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鲁滨孙漂流记》(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鲁滨孙漂流记,16,鲁滨孙漂流记(英文原名:Robinson Crusoe,又译作鲁滨逊漂流记,或鲁宾逊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写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写作背景 4.字词精讲 5.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6.课文解读,7.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8.课文结构 9.课文主旨 10.课堂拓展 11.当堂检测 12.课后作业布置,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重点)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
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难点) 3.激发阅读原著的愿望,近距离感受鲁滨孙的生活。,笛福: (16601731),英国作家。1660年诞生于商人家庭,1731年在穷困中去世。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主要作品: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其他小说有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罗克查娜等。,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有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后来,一位航海
3、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有位作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题材,便很快创作了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位作家就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梗( )概 桅( )杆 简陋( ) 日晷( ) 商业簿( ),lu,gng,gu,wi,b,chng(乘船 乘客) shng(千乘之国),x(畜牧业 畜牧) ch(牲畜 畜生),b(停泊 泊车) p(湖泊 水泊),梗概:畏惧: 流落:安慰:,大略的内容。本文中指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害怕。本文中指鲁滨孙对经历的危险从不害怕。 穷困潦倒,漂泊外地。本文中指鲁滨孙在船出事以后,漂泊到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心情安适。本文
4、中指鲁滨孙在船上找到一条狗和两只猫,就像有了伴一样,内心感到不那么凄凉、孤独了。,容身:简陋:野蛮:教化:,安身、存身。本文中指一个可以遮风避雨,让鲁滨孙生存的地方。 (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本文中指鲁滨孙搭建的帐篷很简单。 不文明;没有开化。本文中指野人那种人吃人的不文明的行为。 用伦理道德等约束和引导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本文中指鲁滨孙教“星期五”说英语和学习文明人的生活习惯等,试图把“星期五”从野人变成文明人。,淡忘:叛乱: 介意:天涯海角:,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本文中指鲁滨孙因为在岛上生活时间长了逐渐忘记了要回国。 武装叛变。本文中指水手们绑架了船长,夺取控制权。 把不
5、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式)。本文中指鲁滨孙在荒岛上有很多的时间,不在意工作麻烦。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本文中指鲁滨孙希望走遍世界各地。,闻所未闻:郑重其事:不可思议:聊以自慰:,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本文中指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事情是别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本文中指鲁滨孙安顿下来后,开始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眼前的情形和环境。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本文中指鲁滨孙难以理解自己是怎样被送到这座荒岛上,幸免一死的。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本文中指鲁滨孙能找出理由来安慰自己。,改善 改进,都有“对旧有情况有所改变”的意
6、思。 “改善”改变的对象是生活、环境、条件等;“改进”改变的对象是工作、方法等。 1.工厂改善了工人们的工作条件。 2.侦查小组改进了工作的方法,案情有了很大的突破。,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串珠问题: 1.“梗概”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 3.“精彩片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重点表现的是什么? 4.从鲁滨孙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梗概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英国人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鲁滨孙流落到荒岛,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
7、慧生活的情形。,精彩片段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鲁滨孙在荒岛上过着忧郁、寂寞的生活,并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第二部分(第79自然段)写鲁滨孙对自己所处的形势进行了理性的分析,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鲁滨孙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阴、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lu)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从鲁滨孙对容身之所的选择,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儿具体描写了鲁滨孙是如何为自己选择安身之处的。从他的选择条件中可以看出,他选择的地点有两个优势:一是条件宜居,二是便于请求救援。这表现出鲁滨孙遇事冷静、聪明能干的特点。,鲁滨
8、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他没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当意外来临时,鲁滨孙没有抱怨,没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而是学会了接受现实。“想办法”说明鲁滨孙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行动起来应对困难。,十八年过去了。后来,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孙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面对恐惧,鲁滨孙是怎么做的? 虽然恐惧,但是鲁滨孙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办法对付野人,保证自己的安全。,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鲁滨孙为什么会给这个野人起了“星期五”这样奇怪的名字呢? 鲁滨
9、孙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为“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孙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有关,从后文可以看出,他记得自己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上岸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一个曾经那么想回到自己国家的人,为什么会“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去呢? 鲁滨孙经过二十多年在荒岛上的辛勤劳作,已衣食无忧,并且有野人“星期五”陪伴,生活很愉快,因此差不多对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已经淡忘了。,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所以我要把它的经过从头至尾,按着次序记下去
10、。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正是鲁滨孙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人们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孙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外,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失望,是他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写的都是“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充分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阅读方法解密:品析第一人称的写法,概念: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效果: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直接抒发了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 运用:见本课“
11、课后练习单”第二、 2题。,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到。 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孙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孙的孤寂和无奈。,我的理智现在已经能够逐渐控制我的失望心情,因此我开始尽量安慰我自己,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并按照商业簿(b)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 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鲁滨孙不再沉迷于忧郁和寂寞中了,他已经开始冷静地面对现实,在逆境中找到安慰和满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16 鲁滨孙 漂流 课时 课件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