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第35课时改革专题教案.doc
《江苏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第35课时改革专题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第35课时改革专题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课题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主 备 审核 历史备课组使用者 课型 使用日期 第 35 课时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史: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现代史: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世界古代史:伯利克里改革、查理.马特改革世界近代史:俄国废除农奴制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世界现代史: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教学过程 使用补充2一、改革的分类1、按性质分:奴隶制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地主阶级的改革:中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 世界(查理.马特改革、大化改新)资产阶级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 世界(俄国废除农奴
2、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的改革:中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 世界(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2、按时间分:19 世纪中后期的改革:洋务运动(19 世纪 50-60 年代) 、 戊戌变法(1898 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 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 年)20 世纪世界完成经济政策转变的三次重大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921 年)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933 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1978 年)共同点:都是在确保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政策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日本的大化改新(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
3、日本的明治维新(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标志)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折点)二、比较与联系1、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答: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2、比较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新)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答:相同点:A、影响:都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导致了社会性质的巨变,是日本历史上重要转折点。B、对外学习:都是向世界上比自己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学习。C、内容上:都加强了中央集权,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改革。不同点:A、学习对对象和内容不同:大化
4、改新学习的是中国隋唐先进封建制度,明治维新学习的是欧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B 具体的影响不同:大化改新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过渡到资本明确初中历史大致学到的中外改革及中考将要考的考点比较与联系1、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3主义社会。给我们的有益启示:(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A、改革是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B、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善于吸收和消化别国 的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答:相同点:A、性质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背景上:都是在民族危机日深,封
5、建统治难以维系的情况下发生的。C、内容上: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目的 上:都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同点:明治维新大获成功,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避免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而“百日维新”则完全失败,不但没有实现富国强兵、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最后甚至没能阻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分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根本原因);只依靠无实权的皇帝进行改革,脱离了人民群众;再加上顽固派力量的强大。日本的明治维新得到倒幕派的有力支持。4.比较俄国 1861 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答:相同点:A、性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2018 中考 历史 复习 35 课时 改革 专题 教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