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9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doc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9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9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高频考点解密 19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18年 2017年 2016年课标全国卷 14,用典,5 分 9,铺垫,6 分北京卷 16,写作手法,3 分 16,听觉+视觉,3 分山东卷 14(1) ,修辞,4 分天津卷 14(3) ,艺术手法,3分14(2) ,表现手法,3分江苏卷 11,表达效果,5 分 10,选材效果,5 分浙江卷 20,点染手法,6 分 20,叙述+对比,6 分 22,叙事特色,4 分【 调 研 1】 (2018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送王昌龄李 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
2、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 ,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这 首 诗 与 柳 永 雨 霖 铃 词 都 运 用 了 点 染 手 法 , 试 赏 析 本 诗 的 点 染 手 法 。【答案】 “送 君 多 暮 情 ”句 点 出 了 伤 别 之 情 。 “淹 留 野 寺 出 ”至 “梦 里 金 陵 城 ”十 句 ,层 层 铺 写 暮 景 , 满 篇 幽 淡 惆 怅 , 字 字 都 是 “暮 情 ”, 有 力 渲 染 烘 托 了 离 情 。 结 尾 “叹 息此 离 别 ”再 次 点 明 别 离 之 情 , “悠 悠 江 海 行 ”表 达 对 朋 友 孤
3、 身 远 去 的 不 舍 。 - 2 -【解析】此 题 考 查 考 生 对 诗 歌 手 法 的 把 握 。 考 生 首 先 要 明 确 何 为 “点 染 手 法 ”, 再 结 合 诗 歌 具 体内 容 进 行 分 析 。 诗 歌 标 题 点 明 该 诗 为 离 别 诗 , 第 一 句 “送 君 多 暮 情 ”点 明 伤 别 之 情 。 接 下 来 详 细地 描 写 了 景 物 , 把 暮 景 层 层 铺 开 , 渲 染 了 幽 淡 惆 怅 , 烘 托 了 离 别 之 情 。 诗 歌 最 后 “叹 息 此 离 别 ”再 次 点 明 别 离 之 情 , 表 达 了 对 朋 友 远 去 的 依 依
4、不 舍 。【 调 研 2】 (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
5、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答案】BD【 调 研 3】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除 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 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3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
6、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 ,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药酒名。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 ,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比如“和煦的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
7、【 调 研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南邻萧寺丞夜访别梅尧臣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诗歌在描写诗人与萧寺丞日常交往的情景时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使用了对比手法。萧寺丞有时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有酒有肉,热情款待;但萧寺丞到诗人家做客时,诗人则常常因为家贫没有酒肴招待。诗人通过对比,描写二人的日常交往,为下文描写诗人用“升斗”之酒招待朋友做铺垫,以此表达二人的深情厚谊。【解析】本 题 考 查 鉴 赏 古 代 诗 歌 的 表 达 技 巧 。
8、解 答 此 题 可 以 从 两 个 方 面 入 手 : 一 是 哪 些 诗 句 描写 了 诗 人 与 萧 寺 丞 日 常 交 往 的 情 景 , 二 是 描 写 这 些 情 景 时 使 用 了 什 么 手 法 。 诗 歌 的 七 、 八 句 描写 了 二 人 之 间 的 日 常 交 往 , 从 诗 人 到 萧 寺 丞 家 “食 有 鱼 ”和 萧 寺 丞 到 诗 人 家 “贫 无 酒 ”可 知 ,此 处 使 用 了 对 比 的 手 法 , 表 明 两 人 的 家 境 不 同 。 - 4 -误区警示1知识储备不足,分辨不清各种技巧,答非所问。2只有概括没有分析。解答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除了要答
9、出具体的表达技巧,还要联系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如【调研 4】 ,答出了对比手法后,还要分析将什么和什么进行了对比。技法点拨1把握诗歌内容。通过理解题目意思、分析诗歌类别(如咏物诗、送别诗、田园诗、怀古诗、闺怨诗等) 、联系作者处境等,理解诗歌内容。如【调研 4】 ,抓住题目中的“夜访别”三个字可初步把握诗歌内容。2明确各种方法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回答有条理性。古代诗歌中常考的表达技巧主要有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答题时一定要先明确使用的是哪种技巧,然后再阐述诗歌运用这种技巧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其表达效果,比如刻画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等。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别房太尉墓 杜 甫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语文 高频 考点 解密 19 鉴赏 诗歌 表达 技巧 解析 DOC
